专栏名称: 天津广播
天津最好的本地新闻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天津广播

热议 | 多地官宣调整!取消中考“小四门”,会全国推广吗?

天津广播  · 公众号  · 教育  · 2025-03-25 13:11

主要观点总结

长沙市教育局发布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政策,明确从2025年初二年级开始,生物、地理不再计入中考总分。此前,北京、河南、西安等地已做出类似调整。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负担,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新的疑虑和争议。本文就此政策进行了解析和探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考改革背景及目的

多地调整中考科目,旨在减轻学生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指导学校开展探究性、实践性和跨学科主题学习,避免机械化刷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观点2: 长沙及其他城市的中考改革措施

长沙市将生物学、地理调整为考查科目,不计入总分。北京、河南、西安等地也相继发布改革政策,调整中考计分科目。广州市计划调整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科目的分值。这些改革措施反映了一种趋势,即优化考试科目,更注重学生的素养培养。

关键观点3: 改革带来的疑虑和争议

有人担心改革会导致其他科目压力增加,出现新的内卷现象。还有人担心不计分科目被忽视,影响初高中学习的衔接和人才培养。对此,需要深化推进中考改革,建立对初中办学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督促初中学校扭转升学教育模式。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3月24 日,长沙市教育局发布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政策,明确从2025年初二年级开始,生物、地理不再计入中考总分。


初中阶段生物、地理、历史、化学四门学科被俗称为“小四门”。中考“小四门”改革,长沙并不是第一个。此前,北京、河南、西安等多地已做出调整。以此让学生卸下过重的学习负担,缓解家长焦虑。


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不考“小四门”,是否会提升其他科目的难度?中考不考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等科目,而高中要让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6门科目中选科,初高中学习如何衔接?中考调整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




长沙中考将生物学、地理调整为考查科目,不计入总分。这是否会增加考试难度来提高区分度?是否会导致生物学、地理学科边缘化,甚至影响高中阶段的学习衔接和人才培养?


对此,长沙市教育局负责人解释称,中考试题难度系数等核心指标保持不变,命题内容不超课程标准,不与奥赛内容挂钩,不出偏题、怪题。


生物学、地理调整为考查科目,有利于指导学校开展探究性、实践性和跨学科主题学习,避免机械化刷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该负责人表示,长沙初中生物学、地理学科在初一、初二年级完成国家规定课时教学,初三年级原本没有开设课程。 学生按照课程标准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即可为高中阶段学习奠定基础。


0 1
多地调整中考科目,会成为全国风向标吗?


日前, 北京 教委发布2025年的中考政策,录取总成绩满分为510分,计入成绩的统考科目为6门,这也意味着 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小四科”不计入总分


自2025年起, 河南 中招考试政策也做出改革, 生物、地理 成绩以等级呈现, 不计入中招录取总分


西安 教育局此前也发布中考改革新政,决定从2026年起,将原有的中考计分科目数量从10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康、生物学、地理)下调为7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与健康), 化学、生物学、地理不再计入中考分数


广州市 也发布了中考改革新方案的征求意见稿,计划在总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提升数学、语文、英语科目的分值, 减少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科目的分值 。该方案拟于2027年开始实施。


图片


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是, 北京等地中考取消“小四门”,会成为全国的风向标吗?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强调,各地应谨慎简单模仿, 教育改革不能忽视地区间客观条件的差异。但未来中考政策在考试和招生上会有一些调整,优化考试科目,命题将更加灵活,反刷题、去模式化。


0 2
中考为何科目“瘦身”?


这些中考改革举措或减少中考计分科目,或调整科目分值、权重, 官方给出的核心原因是“减负”


在2023年9月26日的北京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教委负责人解释,近几年出现教师和学生初二提前进入中考备考阶段的情况;在部分科目追求满分的驱动下,孩子反复刷题、机械记忆、负担过重;老师围绕试卷试题设计教学和练习,而无暇顾及应有的课外实践和实验教学等。中考改革旨在发挥“指挥棒”作用, 引导教学回归素养培养,同时联动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改革,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在2022年印发的新课标为课程和中考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要求“让核心素养落地”,以解决学生反复刷题、机械记忆等顽疾。


常年带毕业班的北京市朝阳区一所中学的初三物理老师称, 他观察到,2025届学生基本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对比前几届,他们的确轻松一点”。在更早些时候,初三学生周六还要补课,“双减”才后开始施行双休。


0 3
中考“瘦身”背后的新隐忧:滋生新内卷?


如何在减负与选拔、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这场改革的核心,既是对“唯分数论”的纠偏,也是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探索。


缩减中考计分学科,减少机械记忆类内容的考查,是推进改革的初衷。但对于这番改革,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担心, “小四门”的压力会不会转嫁到剩下的科目,其他几科会不会更“卷”了?


比如,一些对历史和地理很感兴趣,而理科成绩一般的学生。 此前,文科综合优势好,也能在中考中脱颖而出,但现在就不太可能了——现在似乎更倾向于选拔理科特别好的学生 。那些数学和物理差的学生也只能硬着头皮学,因为别无选择。


还有家长说,取消“小四门”, 靠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科目少了,只拼智商的话“普娃”路更难了。


减少中考计分科目,是在中考改革过程中,进行学科调整、优化。可由于现实原因, 如何让学校和学生重视不计分科目,这一问题又凸显出来。“考什么才学什么,不考就不学或少学”, 这其实是以应试化思维对待中考与初中学习出现的问题。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 解决这一问题,既要进一步深化推进中考改革,更要建立对初中办学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督促初中学校扭转升学教育模式。



中考科目“瘦身”,

对此你怎么看?

你支持取消中考“小四门”吗?

评论区聊聊吧!



辑 | 马瑞
综合 | 央视新闻 潇湘晨报 新京报 羊城晚报 南方周末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