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界面文化
界面文化频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阑夕  ·  倒也没毛病-20250212193911 ·  昨天  
界面新闻  ·  机票价不得低于200元?多家航司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界面文化

这一辈子,都是在浮泛中度过 | 一周荐书

界面文化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4-11-04 09:59

正文


撰文 | 董子琪

编辑 | 姜妍


《儿女风云录》


王安忆 著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10

本书为王安忆最新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上海老爷叔(亦称“老法师”)“瑟”的人生展开。“他向来不是有心智的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寂寞,这一辈子,都是在浮泛中度过。”小说写道,主角出身富门,少年时家道中落,单身北上舞蹈学校,吃尽大漠风沙,世人冷面,直至中年妻离子散、孑然一身、两手空空,沦落至舞厅谋生。在国内度过大半生之后又和父母远赴美国孤悬海外。小说跨越时间较长,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直写到当下,涉及到不同命运、身世的人物的故事,围绕在老法师周遭的男女,人生都有各式残缺。


小说在开头交代,上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流行一种日夜兼营的舞厅。它们多设于人民公园的旧茶室、关停工厂的废弃车间、空地上临时搭建的棚屋,票价也亲民,五元一张。舞厅日间客源以本地居民为主,退休或下岗的有闲人群。到了晚场,就变成外地人的天下,民工和保姆充斥期间。舞厅中的“师傅”是跳舞高手,以一带十,只需交付一杯饮料的钱,就能和师傅跳一曲。小说主角就是“师傅”中最出色的一位,他自带时间感,跳起舞来脚底生风。


《战争,战争,战争》



[法]蕾拉·斯利玛尼 著 袁筱一 译
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4-10


1947年,阿尔萨斯少女玛蒂尔德追随摩洛哥丈夫飞往“他者之乡”。在那里,她醒悟:逃离与出走不过是另一个深渊,她永远只是一个外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但即便如此,面对陌生、贫困、暴力与压抑,她终将会重新活下去。

小说中的主角是一位写作中的女人。每当她投身于一段风景描写或场景书写中时,总觉得词汇量不够,她总在同样的词语上磕磕绊绊,仿佛语言是一片巨大的田野,无边无际的游戏场,令她头晕目眩,她想要描绘出伊斯兰教区墙面的黄色,妇女包裹在白色罩袍里幽灵一般的飘过,可是她想要的并非异国情调的词汇,而是真正的、毫无障碍地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战争,战争,战争》是龚古尔文学奖得主蕾拉·斯利玛尼全新的传记小说,也是其书写家族三代女性真实命运的“他者之乡三部曲”之一。小说以二战后法属摩洛哥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讲述一个深陷政治身份危机的国家,一个筋疲力尽的女人,如何在动荡的世界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位置。斯利玛尼是首位荣获龚古尔文学奖的摩洛哥裔女性。2014年她以《食人魔花园》在法语文学界崭露头角,2016年,她凭借《温柔之歌》荣获龚古尔文学奖。2017年,法国政府授予其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


《黑龙江纪事》



卜键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6


本书是作者继《库页岛往事》之后,又一部关注东北区域历史、关注东北亚诸国关系历史的作品。作者放眼三千年的黑龙江流域史,重点关注300年来该流域上的重要人物与事件,着重检讨清代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原因。

将历史的罪过追责于一两个人是不恰当的,东北失地是整个统治集团造成的:签署《瑷珲条约》的奕山诚然是一个历史罪人,但咸丰帝与身边近臣罪责也不算小,作者在书中写道。如果从努尔哈赤称汗的天命元年(1616)算起,清朝拥有黑龙江流域差不多三百年,与沙俄有战有和,最后则导致左岸与下游大片国土的丧失。通过作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康熙朝留下乌第河待议地区;允许黑龙江将军衙门迁往右岸,并不断后撤;乾隆朝对东北根本之地的长期忽略,不修边备,早已潜伏下祸机。至于咸丰以来内忧外患的局面、移民政策的失误,以及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的变局也都成为了领土丧失重要因素。

《动物化的后现代》


[日] 东浩纪 著 褚炫初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9


二创、同人、萌、泪目……它们都是“宅文化”的关键词。本书提出,不了解“宅文化”,就无法理解当下和未来。作者东浩纪试图通过“御宅族”的意识来更新后现代性的僵化之处。“御宅族系文化”诞生自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的,融合了美国亚文化,呼应着1970年代至今的后现代潮流。美国式消费社会的逻辑自二战以后稳步扩大,如今已经覆盖全世界:无需他人的介入或是麻烦的社交,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非常简便地获得满足。

本书初版于2001年,如今已成为当代文化研究的根基性经典,书中运用“数据库消费”“萌要素”“动物的时代”等概念,分析了御宅族系文化影响下的日本社会和日本思想,并从中理出御宅族系文化的形成与未来的可能性。如戴锦华所说,本书仍是理解今日流行文化与世纪更迭的最突出的文化阐释。

作者东浩纪,1971年出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总合文化科博士,日本著名评论家、作家及文化学者,以研究并评论“御宅族系文化”而闻名。


《血与蜜之地》


刘子超 著
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24-10


本书为刘子超《失落的卫星》之后的最新游记作品。作者带领我们穿越巴尔干半岛——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波黑、塞尔维亚、科索沃地区、北马其顿、希腊。就像其所写的,“巴尔干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更像一个形容词,充满伤痛、挣扎、求索和希冀的复杂含义。”

刘子超探讨了巴尔干的民族与国家、暴力与战争,认同和分裂。譬如说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是一座分裂的城市,这里既有奥斯曼时期的清真寺,也有塞尔维亚风格的东正教堂;又比如说波黑城市莫斯塔尔也是一座分裂的城市,这里有两套邮政系统、两个汽车站、两支消防队、两只足球队。作者检视现状,并引用英国作家约翰·伯格创造的“landswept”一词,这个词由“land”(土地、大地)和“swept”(横扫、扫荡)两个词合成,意为:土地经历了一场大风暴或是严酷的冲突,其上的建筑、树木、生活痕迹等都被彻底摧毁,一切都被“横扫”。只剩下赤裸的大地,默默地承载着伤痕,成为沉默的见证者。


《中国中世都市纪行》


[日] 伊原弘 著 洪怡 译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4-10

偏偏是被视为贫弱的宋朝孕育了都市风景。本书带领读者追随陆游、成寻、孟元老,以及梁山好汉的脚步,从日渐完善的城墙、道路铺设和水道设施,到打破坊墙阻隔后的街道,从食品店、澡堂到粪便处理和交通工具各方面勾勒出宋代都市、开封生活的一天二十四小时,还特别发现了女性在城市生活中的角色和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专门为苏州开辟一章,以现存最完整的宋代城市地图《平江图》为依据,介绍了苏州城的规划、功能区划以及市民生活的独特风貌。本书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资料和理论框架,也适合一般历史爱好者阅读。

作者伊原弘,1944年7月4日生。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国际人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和城市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