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裕策生物
裕策生物是国内首家以肿瘤精准免疫治疗为核心的基因检测和大数据分析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肿瘤医学研究、转化与应用的高端品牌,实现肿瘤可防、可治的伟大梦想,使基因科技惠及千家万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昨天  
自贡网  ·  哪吒也有“小目标” ·  昨天  
自贡网  ·  时间定了!可能还要涨 ·  2 天前  
食品论坛  ·  培训通知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裕策生物

CSCO 2017 广州国际肿瘤免疫治疗论坛成功召开

裕策生物  · 公众号  ·  · 2017-12-18 18:54

正文

导读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在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临床研究工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学习和掌握国内外新进展,交流免疫治疗的经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于2017年12月17日在广州召开了“CSCO 2017 广州国际肿瘤免疫治疗论坛”。


徐瑞华院长首先代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欢迎各位专家到来。徐瑞华院长指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已有1000多项临床研究正在开展,在各个瘤种中均有突破。未来,国家在生物技术方面的投入会进一步提升,相信在新时代下免疫治疗、生物技术领域会大有作为。


徐瑞华教授


王宝成教授主持了“CSCO-IO规范管理项目”启动仪式。王宝成教授首先代表CSCO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向各位领导、专家、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王宝成教授表示,免疫治疗目前已经与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相比肩,成为肿瘤治疗的另一“武器”。目前,重要研究结果层出不穷,如“繁花似锦”。2017年,CFDA正式受理了首个PD-1抑制剂上市申请。相信不久的将来,PD-1抑制剂就会在中国获批,掀起免疫治疗的热潮。


王宝成教授


2017年来,在CSCO成立20周年之际,免疫治疗专委会以“抓规范,建基础”为首要任务,做出大量务实工作,为免疫治疗在中国高速、有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宝成教授指出,2018年为中国免疫治疗发展的“关键年”。专委会将会吹响免疫治疗综合培训的“集结号”——正式启动CSCO免疫治疗规范管理项目,旨在建立肿瘤免疫诊疗规范,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王宝成教授呼吁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夯实地基、构筑大厦,相信肿瘤免疫治疗事业也会迈向新时代,迎接春天的到来。


接着,秦叔逵、徐瑞华、王宝成、张力、罗荣成、叶定伟、朱波等教授登上舞台,共同启动了CSCO-IO规范管理项目。


CSCO-IO规范管理项目正式启动


张力教授随后代表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参加本次国际论坛。张力教授表示,正如发人深思、引人奋进的“晨钟暮鼓”,专委会以后将在每年的年初、年末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给大家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张力教授


会议邀请了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院Vansteenkiste Johan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免疫治疗的进展。Vansteenkiste Johan教授认为免疫治疗彻底改变了癌症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在NSCLC的治疗方面进展最快,全球范围内已经批准的3种PD-1 / PD-L1抑制剂。


随着临床试验的持续获益以及优异的安全性,PD-1 / PD-L1抑制剂被推荐为二线治疗NSCLC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是在一线治疗方面,免疫治疗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选择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筛选患者?如何与化疗、抗血管等治疗方式联合优化临床获益?这些问题还等待更一步的研究。相信免疫治疗征程不远,未来可期。


Vansteenkiste Johan教授


PD-1/PD-L1抗体在杀灭肿瘤的同时会损伤自身组织,引起一系列毒副反应,称为免疫相关性毒副反应(irAEs)。关于免疫相关性毒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来自台湾大学医学院的许骏教授详细介绍了irAEs的机制,解读了ESMO和SITC 两大irAE管理指南,并且通过临床病例分享了他在临床实践中针对irAE管理的经验,与会医生受益良多。


许骏教授


大会同时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解放军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崔传亮教授分别针对胃肠肿瘤、晚期肝癌、肺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和进展做了大会报告。


徐瑞华教授介绍了胃癌免疫治疗的发展现状。徐瑞华教授指出,根据ATTRACTION 02和KEYNOTE 059 队列1的结果,未经筛选的胃癌患者接受PD-1抑制剂单药末线治疗安全有效;利用PD-L1等Biomarkers对胃癌患者进行筛选,有效率可进一步提升;胃癌免疫治疗领域尚需对联合治疗、潜在Biomarkers等方面进行探索。


徐瑞华教授


秦叔逵教授以肝癌免疫治疗新进展及中国研究现状为题进行了报告。秦叔逵教授指出,肝癌在索拉非尼上市后鲜有突破,大多数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随着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的发展,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新方法。目前,南京八一医院有13个PD-1抑制剂单药,联合化疗、靶向治疗等等其他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国产PD-1抑制剂联合FOLFOX4方案、阿帕替尼等的临床研究也初步见到了良好的疗效,值得期待。


秦叔逵教授


张力教授以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及中国研究现状为题进行了报告,解读了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一线治疗的长期生存数据。并且介绍道,2017年PD-1抑制剂对局部晚期、早期肺癌的适应证已开始了探索。张力教授对PD-L1检测、TMB等Biomarkers检测的意义和价值,疗效评价标准和irAE的管理也进行了回顾。


张力教授


徐兵河教授以乳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及中国研究现状为题进行了报告。乳腺癌的免疫治疗相关研究结果总体不如肺癌、黑色素瘤等领域。但是,PD-1抑制剂也在乳腺癌中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在今年的SABCS大会上,我们看到了PD-1抑制剂单药,联合化疗、CDK4/6抑制剂、抗HER-2药物、PARP抑制剂等均在探索中,很多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相信未来在Biomarkers筛选、合理选择联合药物等方面会有更多的探索。


徐兵河教授


崔传亮教授分享了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新进展及中国研究现状。崔教授指出,免疫治疗始于黑色素瘤治疗领域,CTLA-4抑制剂,PD-1抑制剂和两药的“强强联合”陆续被美国FDA批准用于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IDO抑制剂、BRAF抑制剂、TVEC、MEK抑制剂等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黑色素瘤也取得了突破。另外,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研究结果已陆续公布,已经改写了NCCN辅助治疗指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