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之下,
不仙不佛不妖魔。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艺非凡(ID:efifan)
在电视剧《知否》霸屏数周后,
一位国风画师反而火了。她为《知否》制作的片头曲,被称为近年最古典唯美的影视片头。
水墨绘就的男女主角,
在氤氲中悄然登场又散去。
画面中数次出现的兰花,
正应了女主的闺名“明兰”。
着实把国风那隐晦的深意,
入了画。
热爱绘画的朋友一眼就看出来,
这个风格太独特,不正是那个画国画的
张渔
吗!
张渔的名字
取自“如鱼得水”。人如其名,恬淡雅致。明明可以靠颜值,却硬是凭着几十年如一日对绘画的执念,撑起了中国电影美术的半边天。
在《知否》之前,
张渔早已为《画壁》等多部影视作品制作片头。合作的导演,也是陈可辛、王晶这个级别的。
近年上映的古风电影,
十有八九要请张渔做美术顾问,或是请她绘制海报。电影圈流传着一句话:一张好海报,价值2000万票房。而张渔就是美术界的票房保证。
近日上映的国产动画《白蛇:缘起》,
亦邀请了张渔绘制海报。
网友对此做出评价:
且不论国产电影的内容,海报的水平真是上去了!更偏激的网友甚至说:中国的电影,已经配不上海报了!
冷门如《有匪》:
《风语咒》:
《九州羽传说》:
热门如《大护法》:
《鬼吹灯》:
《西游伏妖篇》:
无一不是请张渔为其创作海报。
这独一份的国风韵味,没有十几年修行不可得。
甚至与古风毫无瓜葛的
《超时空同居》都要来凑一份热闹,赢一份“票房保障”。
张渔的业务能力
早已在电影圈闻名。海报不能只是“好看”,还要传递大量的信息。
赵丽颖、冯绍峰主演的《女儿国》,
国王的发带飘忽变成子母河,又连结了唐僧师徒的来路。发簪细看,竟是权杖与金箍棒!
女儿国国王与唐僧、孙悟空,
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一幅海报足以“剧透”。
《白蛇》海报,
用了张渔最爱的八卦构图,星空般流动的漩涡。人与妖,在此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世的情再难阻断。
《奇门遁甲》海报,
则是以四角金字“封印”。细看八卦盘由妖兽组成,正中却隐约有人形。细节之繁复让人惊叹。
张渔虽在电影界声名鹊起,
却为人低调,许多人看到她作品的第一反应,都是“与大师天野喜孝”太像。
其实,他们的差别,
正如水墨与水彩的差别。张渔的画,太“中国”。
打小,张渔就是汲取着
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长大的。有一次,她在奶奶家一个老床边找到了樟木老箱子,这是她整个童年最大的宝藏。里面尽是五花八门的古籍。
她专挑连环画和老画册看,
什么“聊斋”呀“封神”呀,看得入了迷,连天黑都没发觉。
后来学了画画,
再受各方各路影响,最信手拈来的还是那些神魔妖佛。这无数老朋友的面孔,一直在心底放着,是时候放他们透透风、露露脸了。
更可贵的是父母的支持。
张渔自小不爱学习,成绩差又不合群。甚至几次三番,为了画画翘课。
班主任愤怒地电话打到家里,
爸妈反倒帮她打掩护,画完了,妈妈还笑盈盈地端上鸡汤面,慰劳这位小画家。爱不释手地给女儿的画作拍照。父母才是人生路的第一知己,让通往梦想的道路顺畅许多。
素描油画之类的,
自然画不出她心目中的“国风”。张渔几乎没多想,竟自己弄来水墨,准备自学国画。
一学才发现,
材质、技法、意蕴,处处是大问题大漏洞。舞弄了几张毫无成果。要怎么画出浑然天成的意境?张渔吃瘪后沉下心来,索性一笔一画临摹起了唐宋院画。
将生宣缓缓展开,
屏息凝神地专注白描。慢慢控制毛笔的水分和速度,把每张纸的特性都刻进心里。日复一日地,终小有所成。比起自学的苦,对绘画的热爱更胜一筹。
最终画风的成形,
还是因为一次敦煌之旅。一钻进石窟,她就怔住了。无数游客匆匆来往,她却定定地看了一天,醒时只道出一句:“我此生受到的最大震撼就是在这里了。”
此后她的画多了“佛性”。
用浓烈的色彩去碰撞,隐约透出宗教感,把敦煌重彩融成了她的独特风格:似佛非佛,似仙非仙,似妖非妖。
虽然在北京电影学院求学,
张渔画画多是靠自己领悟。始终与学院派职业画家格格不入。最后反倒是影视圈,挖掘了这个宝藏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