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总理陆克文(左)及霍华德(右)。(《澳洲人报》图片)
据《澳洲人报》报道,澳洲自由党前总理霍华德(John Howard)及工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近日双双表示,澳洲政坛过去时期堪称“衰落十年”,不仅政治出现不稳定及不确定,民众更丧失了对议会及政治进程的信心,不成熟的政治野心家也开始随意利用领导力之“枪”,随意让一党领袖下台。
两位前总理均炮轰了如今愈演愈烈的党派之争、史无前例地更换领导人的做法、“不成熟”政客割据主流政党,以及关键经济改革失速的情况。两人警告,主流政党的碎片化将迫使选民支持思想极端的党派。
过去10年中,澳洲政治的左、右翼出现了分裂,为边缘政党及独立政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削弱了主要政党的力量,导致了少数政府的形成,为议会僵局及政治投机主义埋下了伏线。
霍华德指出,自2007年的联邦大选以及2010年陆克文被迫下台以来,澳洲政坛出现的一个改变是“在各自的内部事务管理问题上,左右翼均展露出严重不成熟及幼稚”。
他表示,其中的部分原因是来自那些全部生活经验只有从政经验的人的影响,这些人的自然本能就是——若不满某人或某物,便将其立即换掉。
霍华德是澳洲史上在职时间第二长的总理。他表示,若党派中存在着容易受类似这样的人影响的成员,这对任何一个政党来说都不是好事。他特别提及了陆克文此前被“逼宫”的事例,并指出这种不良影响在自由党中已有扩大之势。
2010年,澳洲发生了一件轰动政坛的工党“党内政变”事件,时任总理陆克文被副总理吉拉德拉下总理位置。(图片来自网络)
霍华德警告,政党工作失效及领导人更换已造成了改革寸步难行的局面,谭保(Malcolm Turnbull)政府去年大选失利也该归咎于此。他指出,2015年,谭保取代艾伯特(Tony Abbott)上位的同时也错失了经济改革的机会。
陆克文也表示,澳洲的民主因2010年6月的事故深受损害,至今仍未恢复。
那么,霍华德口中所说的“逼宫”和“议会僵局”,陆克文所说的“2010年6月事故”究竟指什么呢?
2006年
陆克文在同僚的支持下挑战当时的工党领袖比兹利(Kim Beazley)的领导地位,并顺利取而代之成为新任工党领袖。
2007年
陆克文带领着已经在野11年的工党从连任三届、号称“政治不倒翁”的霍华德手中赢得了大选,就任澳洲总理。霍华德也在这次竞选中丢掉了自己坐镇33年之久的本尼龙(Bennelong)选区,连国会议员地位都没能保住。他随即宣布永远退出澳洲政坛。
2010年6月
2010年6月,澳洲工会和工党内部不少议员转而支持时任澳洲副总理、工党副领袖吉拉德,并鼓动她要挑战陆克文的工党领袖地位。于是,吉拉德在当年6月23日晚10点半突然宣布发起领导地位挑战——这也就是陆前文所说的“逼宫”事件。
陆克文仓促应战,却发现自己已经失去大部分党内议员的支持。于是在6月24日上午党内选举前夕,他宣布放弃票选并辞去总理职务。吉拉德也顺理接替他成为澳洲总理、工党领袖。
这次工党“党内政变”发生得太过突然,许多选民第二天起床发现国家总理竟然换了人,人们不满工党就这样将一位人民选出来的总理密谋替换了。工党的民意信任度也在这次政变之后再次下滑,当年的大选中,工党丧失了11个席位,僵持了3周后,靠着几位独立议员的支持才勉强组成了悬峙议会。
这次党内改选事件被视为后几年工党内部派系斗争所导致的混乱局面的开端。
2013年
吉拉德领导的工党民意持续下滑,不仅危及她的领导地位,也威胁到了工党的执政地位。为避免工党在大选中失利,陆克文在众人的支持下,选择做出了3年前吉拉德所做的同样的事——发起领导地位挑战,并在这次党内改选中再度赢得工党领袖地位,第二度出任澳洲总理。
不幸的是,陆克文这次并没有能够力挽狂澜拯救工党选情,2个多月后,败给了艾伯特领导的自由党。工党在这次大选中失去了执政党地位,陆克文也辞去了议员职位,正式退出政坛。
外界普遍认为,这次大选工党是败给了党内派系斗争,而不是对手自由党。2010年“党内政变”中工党所失去的元气和民意,至今都尚未完全恢复。
2015年
时任总理艾伯特被谭保以同样的党内改选的方式挑战了领导地位,并失去了自由党党魁和澳洲总理地位。谭保在2016年的大选中带领自由党再次在联邦大选中获胜,继任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