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政府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  昨天  
半月谈  ·  “80后死亡率突破5.2%”?错得离谱! ·  昨天  
政事儿  ·  王焕清已任广州市委常委 ·  2 天前  
政事儿  ·  “内鬼”云大飞,官宣落马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这些中国老人正在被洗劫!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3-29 06:54

正文


床上用品、鸡蛋、牙刷,全部送送送!近年来,一些所谓的保健品公司大打感情牌忽悠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多数老人被洗脑,更有老人明知被骗,却心甘情愿。


骗子究竟用了怎样的“花招”?老年人如何一步一步陷入保健品骗局的?这些伸向他们的黑手,又该怎样防范?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ID: cctvnewscenter


1

观察:老年人撑起保健品半壁江山




中国保健协会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


调查显示,超过65%的老年人使用过保健品。在保健品获得渠道中,老年人自己购买的比例达到了近40%。


在购买渠道中,有近66%的老年人因公司推销、广告宣传而购买保健品。


2

揭秘:保健品骗局如何让老人一步步掏空钱包?




保健品忽悠老年人的手段有哪些?是什么让阅历丰富的老人丧失了判断力?一步一步陷入保健品骗局的?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会销”保健品。


“会销”保健品 全部是套路


用开会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方法,被称作“会销”,他们多以公益健康讲座、免费体检、赠送礼品为噱头,在街头发放传单,邀请老年人参加。 会议的前几天,年轻的业务员围着老人不停嘘寒问暖,几乎绝口不提与推销有关的内容



在了解老人病情和财务状况后,选取可能花钱的老人,邀与主办方请来的“医疗专家”,进行一对一问诊。卖给老人高价保健品……



分析:

时下的许多保健品,找准了目标人群和功能定位。老年人对健康本就十分在意,“专为中老年设计”的定位,紧紧锁住老年人的需求,深耕运营,谋求盈利。尤其是针对老年人腰腿疼、内分泌失调、睡眠不好等常见病症, 保健品企业着眼小切口、大推广、强营销,往往吹得天花乱坠,让老人不知不觉落入陷阱,不能自拔


亲情拉拢 吹嘘“疗效” 全是骗售


骗子们针对老年人一般是先打亲情牌,优惠牌,然后针对推销的产品大打疗效牌。当然他们所说的“疗效”,要打一个大大的引号。在精心设计的骗局面前,很多老人一步一步地交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宣称可以降血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甘舒堂乐粉售价898元,但实际上并不具备降血糖等治疗功效,它的出厂价,只有150元。 而所谓的医疗专家也是编造、虚构的。



分析:

不少保健品企业,对于老年人生活的场景非常熟悉,“进社区”是他们常用的渠道手段。与此同时,营销人员进入社区,往往一口一个“大爷大妈”,嘴甜温柔,让孤独的老人倍感亲切。甚至有的老人坦言,这些营销人员比自己的儿女都孝顺。 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向大爷大妈推销产品就变得很容易了。


“买保健品送旅游” 老人花光积蓄


本月11号,有人在山东青岛的一处海滩,发现一位老人,已经身亡。在遗书中老人透露,之所以会选择跳海自杀,跟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有关。逝者的妻子卢大妈说,老伴儿很喜欢旅游,这家公司声称“买保健品送旅游”,才让老伴儿一步步落入陷阱。


分析:

保健品诈骗已成公害,致无数家庭破裂,乃至家破人亡,其危害不逊于电信诈骗…… 该像打击电信诈骗一样打击保健品诈骗,通过联合执法、社会参与、家庭干预,围猎保健品诈骗,还老年人清静。


局蔓延 农村成重灾区


类似陷阱更是在向着农村地区快速蔓延。很多拙劣的“养生保健”已经渗透到边远农村,打着“国家扶持”“实惠下乡”的名义,开始对农村老人进行新一轮洗劫。



分析:

不法分子在城里面难以施展自己的欺骗的伎俩的时候,逐渐把已被识破的骗局转移到农村,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 农村与城市不同,老年人上当受骗,媒体的报道普遍比较滞后。 等到一个村一个村去识别以后,传播开来,可能半年就过去,那些人大量骗钱骗到手,已经逃之夭夭了。这个时候再追究的时候,执法成本大,老百姓的损失特别的严重。


3

真相:所谓的保健品真的能治病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

保健品它的本质就是一种食品而已,它不可能治病的。


我国批准的保健品功能共有27个,包括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等,产品在宣传中只能宣传在审批时通过的功能,超范围的宣传都属于虚假宣传。



4

维权:保健品市场乱象 如何整治?




很多老年人即使发现被骗,也面临举证难、维权难的尴尬。目前保健品推销的手段多采取打“游击”的方式,“会销”现场没有任何产品的“身影”,都是现场下单付款,之后送货上门,没有交易凭据,以关爱老人的方式进行掩盖,难以做到“人赃并获”,即便消费者事后幡然大悟也很难让不法分子“现形”。 此外,商家不遗余力地夸张虚假、具有明显欺诈倾向进行宣传,老年人却趋之若鹜,两种情况并行,常常令保健品行业维权监管陷入“黑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