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要资讯
有专业的产业团队,有严谨的研究态度,还有点不正经,你们想要什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不止是操作系统!Linux ... ·  4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开源装机工具 Ventoy 更新 ... ·  4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官宣:这所高校禁用 DeepSeek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Fedora即将登陆Win10/11 ...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网络工程师这样用,简直是要榨干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要资讯

50后一代父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控制欲太强

要资讯  · 公众号  ·  · 2018-08-18 21:29

正文

点击上方 “要资讯” 关注我们


近日,某日报刊发一篇奇文,建议政府向40岁一下未满二胎公民征收生育基金,引爆网友一片mmp。


某肥肥猫对此写的文章里有提到说: 50后这代人有一些共通的问题,例如极强的控制欲,无论对子女,还是对社会上的其他人。


看到后直拍大腿,说的太tmd对了。不由得想起11年的一段热门话题,当年全国掀起一场大讨论,关于父母是不是祸害的讨论。


这个源自英国的一本书,窦文涛说,我觉得这个父母皆祸害问题,是一个不健全的社会培养了一批不健全的成年人。有时候是他们在生活里遭遇到很多挫折失败,很多父母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中的焦虑和自己的失败,把这些压力给了孩子。


回顾了一遍《锵锵三人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加藤今天给咱们粉一个?

加藤嘉一:对。


窦文涛:这才符合你的年龄嘛?


加藤嘉一:对。


窦文涛:加藤是80后的日本杰出代表。加藤,我还好奇,你是准备在我们中国找个女朋友,还是将来娶一个日本女的呢?


加藤嘉一:这个我都不会排除的。


窦文涛:都有可能。


加藤嘉一:但可能就是说中国的女孩子更不好管。


窦文涛:你这个日本大男子主义,还要管。


加藤嘉一:更不太好相处,和平相处,和平相处起来比较困难,可能中国女性,她的个性太强,可能说还得让我拎包,什么乱七八糟的,还不好好做饭。


窦文涛:这对于大男子主义的日本人来说。


加藤嘉一:对,但是我也不会排除,不能以面盖点。


窦文涛:但是我这个问题是不是你爸爸妈妈现在经常问你这个问题?


加藤嘉一:他觉得都可以。


窦文涛:他们催你结婚吗?


加藤嘉一:没有。


窦文涛:也没有着急。


加藤嘉一:我从小时是个被放任主义,就是说父母从来是放任我们的。


窦文涛:父母皆祸害的根据是什么


窦文涛:为什么我跟他聊这事,查老师,你知道嘛,最近现在全国热门话题掀起一场大讨论,关于父母是不是祸害的讨论。你知道这事从哪挑起来的吗?在豆瓣网上有一个小组,这个小组大概有7000多个成员,这个小组的名字就叫做父母皆祸害。


我后来还查了一下,它这个来由,父母皆祸害是英国一本小说,英国小说自杀俱乐部。这个说里讲一个女儿跟她神经质的母亲和他当教育部长的父亲之间的这种冲突和矛盾,所以他们把它引出来,然后这7000多人就在那骂父母。


但是,你知道吗?他们有根有据的,本质上现在全国,举国痛骂,这事《南方周末》也登了,登了之后,现在举国痛骂,说这帮白眼狼怎么能说父母是祸害呢?父母容易嘛,父母都是好心,可是我就发现中国的,也不叫中国的。全世界的争论都有一个问题,你看研究哲学的,为什么往往都研究到语言学上去了,我发现语言。


你好比,比如我说强奸女儿的父母,当然母亲不能,就是父亲是祸害,你没争议了吧。所以这说的,全称还是什么,我发现这帮小组里的人,他指的父母是一部分,这部分父母大部分是小学教师,他们说是僵化的国家教育机器的最末端。然后这帮父母,你看50后和你们80后之间的,大多数50后人。


加藤嘉一:代沟。


窦文涛:而且这种父母往往是看电视,看央视的新闻联播、春晚、主流电视剧。当然这不是对人家央视有什么,我也爱看新闻联播。


查建英:是吗?


窦文涛:我真的爱看新闻联播。


加藤嘉一:我也看。


窦文涛:我不太爱看凤凰的新闻,整天闹心,你知道嘛,这反映它一种文化断代,然后他读的报纸呢,大多数报纸都是党报和都市报,这些孩子们就觉得家是最郁闷的地方,说你逃得过枯燥沉闷的小学,你一辈子逃不过父母,这是他们的控诉。


查建英:这个真是,我这个应该说算是父母这一代的同代人吧,我们至少是革命时代长大的,社论就是一切,完全是奉献型的,但是我觉得他这个网站里面描写的50后父母好像还不是我们这一代所有人的共性。


窦文涛:当然。


查建英:就是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其实是那么长大的,也许很多习惯到今天还是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但是尤其是受过一点教育,接受过一些新鲜事物,他也有一个反省,甚至像我,我觉得。


窦文涛:查老师的女儿。


查建英:也变成这种,你刚才有一个词被放任一代,我们也是放任型,可能某种程度上也是觉得,绝对不能,你越管,他越要叛逆,你越不尊重她隐私,她就越会藏着。


结果到了,这有点老谋深算之后得了好。就变成我越不问他,其实小孩有交流欲,她反而道,我女儿爱自己跟我来讲讲,不用我问,她自己跟我来讲讲男孩女孩的事。


窦文涛:我不知道为什么呢?可能我是很有偏差的一种人,也可能是我的悲观,我老觉得,咱们说起情,亲情、友情、爱情,老是说越浓越好,我还是希望人跟人之间淡一点好。你比方说,你是冷的,你热点,它就温暖,你要是热,就把人烧坏了。


查建英:这像男女关系一样嘛。


加藤嘉一:日本人的人际关系强调距离感


加藤嘉一:你到日本肯定会混的特别好,日本人就是保持距离,不远不近,不热不冷,这叫理性,日本人这么说的。


窦文涛:日本人有时候也不太正常,得到的关爱太少,有没有这个问题。


加藤嘉一:有啊,现在叛逆的孩子都是关爱的太少那些孩子,那些叛逆,不是暴走、骑摩托车、抽烟的、染头发的,那是叛逆。


窦文涛:所以你看你问题就是说,爱也不是,不爱也不是,其实我发现不是爱不爱的问题,哪个父母不是好心,可是这年头,如果认识是错误的。咱好比举个例子,你这个父母如果认为地球是方的,你爱孩子就是说你别走远了,走远了掉下去,那你也是爱孩子,可你根本是错的。


加藤嘉一:是。


查建英:而且他会有一个信息,他在家里头听的是一套,可是现在社会上可是流行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他就会产生一种错乱。我举一个这一代的,我女儿的一个同学,她在纽约上学,她们班里头其实是一种所谓比较自由的那种学校,私立学校,来了一个公费的奖学金,学习很好的一个非洲的孩子,女孩。


她来了以后,她们家里正好父母都是小学老师,而且是专门管考试,训练考试的,所以上这么一个私立学校又很不容易,所以她的功课压力,她一定要好成绩才能保持住这奖学金,就比别的小孩要紧张。


她们家里又是很好的基督徒,星期日一定要上教堂,她到这来,她因为从小生长在这里面,她带来的这条价值观到这么一个自由放任的私立学校,同学她就说,比如说同性恋,她就说,同性恋按基督徒的标准来说,就是上帝诅咒的,然后这些所有的同学都不干了,女孩。这些女孩说,你怎么能这样说呢,她们都受的是另外一种我们要宽容,个人选择要尊重。这小孩就说,这是上帝,《圣经》就是这样看的。


査建英:对抗父母 80后在软性叛逆


窦文涛:就有一网站最近投票,让80后的投票了,他们投诉50后一代父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控制欲太强,不尊重孩子隐私。我跟你讲,我现在觉得,我老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有句名言可悲天下父母心。我们从很多个案例看到,要是当父母的,你知道,你的孩子生活里,最想逃离的就是你,你要想知道你的孩子在社会上最琢磨该怎么对付的人就是你的话,你说你可悲不可悲呢?


加藤嘉一:是,我不知道中国父母是装不知道的,还是真不知道。就是说这个明白我们社会舆论上,网络都有今天中国父母都有问题,他的劣根性是可想而知公开的秘密。不是公开的秘密,公开的事实,但是我不知道,中国的父母,他们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窦文涛:很多孩子,80后的孩子,我知道跟父母之间已经完全是谎言相见了。


加藤嘉一:对。


窦文涛:孩子比父母能转弯,我跟你讲,就是说父母反正你就是这一套,我实在没折了怎么办,我们只有跟你撒谎了,我还跟你争论嘛,我跟你俩都懒得跟你聊了。


查建英:其实他是一种软性的叛逆,不是像真的美国式叛逆,你就吸毒,或者离家出走等等,这种自己打工等等,你说你家里?


加藤嘉一:对,我妹妹也是特叛逆,当时初中的时候她每天半夜2点钟回来,拒绝父母的钱,我不要你的钱,我不要你管我。


窦文涛:2点回来,晚上干嘛去了。


加藤嘉一:2点钟打工,在麦当劳打工,违法打工,以这样的行动去表示叛逆,这就是真的叛逆,但在我看来,我也在人大附中教书,他们的叛逆根本不算,就是抱怨。他根本不算叛逆,他不合格的叛逆。


查建英:而且你看他说的网站还都逆命的,后来这个记者报道,好像都说,我们用的这是假名,生怕这两个人暴露出去以后,他真要跟他的父母面对面叫板,其实他是不要的,而且中国在同时它还发生了一种啃老族现象。同样你又抱怨父母又管你,同时他又在,比如说等到他工作了,钱不够要买房,我还不能晚买,这时候又是父母的牺牲和奉献,他又接受,这就自相矛盾。


加藤嘉一:对,自相矛盾。


窦文涛:没错,其实父母,我觉得当然他是为了他好,可是我就觉得怎么说呢。


查建英:方式确实有问题。


窦文涛:还不是那么简单,我觉得这个父母本身,咱就说一个不健全的社会培养了一批不健全的成年人。有时候是不是他在生活里遭遇到很多挫折失败,你比如说,我就知道很多父母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中的焦虑和自己的失败,把这压力给孩子。


加藤嘉一:包括在教室里的,小学老师。


加藤嘉一:不叛逆的人成不了才


窦文涛:对,你要帮我成功,甚至有个别父母,我就觉得能把孩子当成,怎么说呢?当成他的一个转嫁器。你明白嘛,我心里怎么想,我这辈子算完了,我一门心思,我觉得这意淫孩子,整天盯贼似的,看着你的一举一动,我跟你说,20多岁的年轻人谁受得了这个。


查建英:你让我想起来,我有一个朋友,他说他们的女儿在学校竞争不过他们班的一个男生,永远门门功课特别好,跟老师特别顺,每次都是三好学生,还是什么代表,然后可是他就发现,父母就不得了,两个人都是国企的,以前这父亲还当过兵,但并不是很发达这种人。


然后,两个人轮流下班,在下班之前就打电话,每个钟头给好儿子打电话,看他作业做到哪了,绝对不能看电视。回来以后一个人辅导,另一个真做饭,这个人换班了以后,那个人洗碗,这个人又回来,一直到睡觉之前都是在父母的监控之下。而且男孩后来跟他们这个同学,我朋友的女儿又说,你看你对老师在课上,虽然功课不错,你老评不上三好学生,老师在看着你的时候,在任何时候你的表情都要点头微笑,你不能随便做表情的,其实这个学生心理想的又是另外一套,而且他有时候会做一些很负面的评论,对同学。


窦文涛:其实我就觉得他们说的这种父母,所有的观念生活方式跟我的父母都很像,但是我跟你讲,我觉得我特别感谢我父母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可能是他们性格的原因,性格不是那么强,有点软弱,或者我觉得我父母亲遗传给我一个最宝贵的品质,就是他们经常怀疑自己是错的。他们是这种观念,但是往往最后争了半天,就从了你。他回头也后悔,我难道真的是对吗?我觉得这是我父亲身上最宝贵的一个东西,凭什么,你认为你就一定是对的呢?


查建英:你的父母还很高级,就是希腊哲人的话,就是文明人的第一标志就是自我怀疑?


窦文涛:是吗?这也是性格的?


加藤嘉一:我父母也是,儿子怀疑,我怀疑你的能力,我也对父母说过我怀疑你们的能力,也怀疑你们的意见,我们可以争论,但是现在中国很多孩子不说,只是藏在自己的心理,而是找狡猾的办法,去跟那边投擦边球那种感觉。


窦文涛:我就特别能理解父母恨不能把儿子一辈子都铺好了,甚至你找什么女朋友,我都给你安排好了。女孩子找什么男朋友,那看得更干嘛,太理解。但是我就发现,要不你就不要孩子,要孩子就是一种赌博。当然就是年轻人,说实在的,你比如说一个人谈恋爱,你明明看见他找这人不靠谱,但是从心理学证明,你也只有等他自己碰了壁回头,你别的没有任何办法。


像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就说过嘛,这个年轻人就是要犯错的,他会回头,你想我最近发现美国有部电影叫《暮光之城》3,美国好莱坞电影,他在这里表现对青少年的理解。在一个毕业典礼上,一个小女孩发表演讲,我跟你讲,这个里边他这个话很有意思,我专门让他们抄下来。


小女孩说,在我5岁那年,他们问我长大后想干什么?我说宇航员、总统或者公主,我10岁的时候,他们又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摇滚歌星、牛仔或者是金牌运动员,但是现在,我们长大了,父母老师需要我们一个严肃的回答。下面这个回答怎么样呢?Who the hell knows? 谁他妈知道呢?现在不是做决定的时候,现在是犯错误的时候,到处转转,尝试一下失败,多谈谈恋爱,这是美国年轻人。


加藤嘉一:日本人是,再有一句话,不叛逆的人成不了材,年轻人应该叛逆,就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多犯错误,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机会犯错误,什么都得管?那他根本没有机会犯错误,你本来就是铺好一个道路,所以说,今天我在中国80后独立不起来,全都是父母的错误。


父母的傲慢与偏见,不是孩子独立不起来,父母舍不得,你就是说,你们曾经没有实现过的梦想,没做到的事情全部都扔给了孩子,看着人的虚荣心毫无价值,所以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窦文涛:但是这不是我的观点,我的观点还有另一面。另一面,就是我也认为美国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美国人过得你是什么日子?年轻人16岁,美国人就玩性解放了,女高中生,你们瞎玩玩就瞎玩玩,你们那种国家跟我们没法比。


我们这温总理讲了,13亿人,我就发现有些时候,最后确实证明父母是对的,可是真的有时候没办法,我也感谢他当时从了我,让我有机会,要不你怎么着呢?你父母有时候想的,我们多老谋深算,我们这辈子,中国什么社会,我们也许是对的,可是为什么你们之间就处的那么拧巴呢?


查建英:你看所有人都在谈,所有的父母都在谈中国英式教育的种种问题,给孩子压力过重,就像我们这些孩子正好有机会出去学习不必面对高考的问题,但凡一想,我女儿要在这高考,我马上陷入一个非常矛盾的境地,我不督着她学习,我让她放羊自由,也许她最后真的就是没有机会,可能输在。


现在我天天那手机上收短信,我们可以家教给你,不让你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想他真的这个意识是从这个现实出发的,你在起跑线上就输,你可能是个天才,可是你在小学都饿死了已经,你以后怎么办呢?


窦文涛:没错,这玩意你看出来了吗?家庭要不说是社会的缩影,整个时代这么变,社会的压力这么大,最后它体现在这个地方,它也并不完全是父母的问题,这就是观察到的现实。


查建英:包括虚伪的问题,父母明知道,他可能想得都已经是另一套了,可是他觉得我这个孩子不能全把真实的想法告诉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