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者
《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开年最强制作扑了,一代顶级“男神”步入黄昏? ·  3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搞定文言文以后,孩子像开了挂” ·  3 小时前  
新周刊  ·  让人困惑的《再见爱人4》,被他说清楚了 ·  5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寻找扰民邻居的100多天,我选择和噪音和解 ·  2 天前  
新周刊  ·  这届年轻人,流行给老年人当班主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者

观察 | “吃什么”正在成为中国年轻人的世纪难题

读者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6-09 19:56

正文


成天加班,疲惫不堪的人,失恋痛哭的人,梦想受挫意志消沉的人,忘却日常乐趣的人,被沉重的工作压得透不过气的人,因上司蛮不讲理满腹牢骚的人,置身幸福之中欢欣雀跃的人——让大家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满面笑容回家的治愈天堂。”



 ——安倍夜郎《深夜食堂》

 

You are what you eat.

 

从大学开始,我就一直被“吃什么”困扰,直到现在成为上班族,每天问的最多和被问最多的问题就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夜宵吃什么”........

 

“吃什么”俨然成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世纪难题。

 

《孤独的美食家》里说,上帝让人必须吃饭才能生存。因此他用食欲促使人们开饭,并用吃饭带来的快乐作为给人类的奖赏。

 

食物的目的不仅是好吃,它融入了生活的血脉,成为记忆的一部分,将你的味蕾和情感连接起来。

 

每一种食物,都包含一种情感。


- 01 -

多少人是一个人吃饭的?

——独自吃饭背后的心理状态

 

现在年轻人所遇到的环境适应问题在一日三餐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刚来北京时,我这样的北漂一族和土生土长的北京土著平时没有差异,遇到晚上加班,差异马上就显露出来了。

 

家就在北京的同事会用电话跟家人打个招呼,“你们先吃,给我留点剩饭!”

 

你不知道那时我多羡慕他能吃到“剩饭”。

 

我这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没电话可打,一般会点个外卖,或是等下班之后在家门口的小店开瓶啤酒,点一把烤串,算是一种放松和安慰……

 

有时,这种通过一个人吃饭来实现的放松和安慰,只能称作“自我安抚”(self-stroking ;Eric Berne,1955)。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时间结构(structure-hunger ;Eric Berne,1955),把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定义为“退缩”的状态。人在这种状态或关系模式之下,只能给予自己少量的安抚。

 

而且一旦当一个人习惯处在“退缩”这种时间结构上时,他在扮演各个角色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滑落进这种状态中——

 

比如作为学生,喜欢在宿舍里一个人打游戏;


作为职业人,习惯在团队当中一个人思考和工作;


作为家庭的一员,习惯在家里待在自己的房间里读书、听音乐、看电影……

 

- 02 -

“跟谁一起吃饭才香?”

——中国家庭饭桌上的心理支持

 

当年“X当劳”一句“妈妈的味道”引发了很多人热烈回应,后来也有“外婆家”这样模仿“家”的味道的餐厅.......

 

这样的餐厅尽可能逼真的模仿家里菜肴的口感和味道,但无法复制和给予的是那种只有家里才能有的归属感。

 

比如,我老婆做菜很烂,我在到处找好吃的东西时,不知不觉地就成了人们口中的美食评论家。不过吃过那么多美食后,到头来,还是觉得老婆做的那些“难吃”的菜最美味。

 

回想起上学读书时每天都要上晚自习,中午和晚上都在爷爷奶奶家吃饭,六年里印象深刻的也就是菜花、土豆和茄子这些菜,主食是奶奶自己蒸的馒头。现在,身边各种蔬菜、禽类、肉类、水产应有尽有,却再也找不到那种味道了。

 

为什么家人做的饭就是不一样?

 

从内心层面来讲,家人为我们做饭时,他们处在“照顾型父母”的内心状态,而我们则是享受的一种不计报酬的关怀和温暖。

 

在餐厅里,做饭(售餐)的人则跟我们处在一种等价交换的心理状态之下,所以感觉会完全不同。

 

除非是你大半夜的一边生病流着鼻涕一边吃饭,老板看到之后专门跑到后厨煮一碗姜汤端给你,就像《深夜食堂》里一样。那时,给你姜汤的老板扮演的是家人所扮演的就是“照顾型父母”,这种关怀是你花再多钱也难以买到的。

 

所以,你才觉得,深夜的那碗普通的“姜汤”是世界上最好喝的汤。



- 03 -

为什么你每天都在纠结要去吃什么?

——年轻人的“吃饭选择困难症”

 

为什么年轻人会纠结吃什么呢?原因很简单。

 

1.决策权被无可奈何的“甩”到了我们自己身上

 

在家时我们吃着父母做的饭,不需要做出“吃什么”的决策。

 

当我们离开家后,面对新的环境会有非常明显的不适应感,地域、饮食习惯、生活需要时间来适应,一下子也不知道“吃什么”好了。

 

相比之下,那些可以回家吃饭,或者家人给带饭的人,则是被“剥夺”了这一决策的权力。

 

作者的私房菜

 

2.我们热衷于追求食物的味道和“深度”了

 

这个盛产吃货的时代,网上出现了大量以“吃”为主题的贴吧、论坛、主页,吃货们沉迷美食,想方设法的吃,绞尽脑汁的吃,不仅可以舒缓压力,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食物很匮乏,没有任何的选择权,自然就不用纠结“吃什么”的问题。一旦食物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对于本来就有点“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简直要纠结死了。

 

除了味道,我们也开始追求食物的深度了。

 

世界各地的名厨吃过寿司之神的二郎寿司后,都会惊叹这么简单的东西,味道怎会如此有深度?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极简的纯粹”。

 

食物传达了什么理念,背后有什么故事,用什么材料,工艺,调料,有怎样的情怀........对有些人来说非常重要。

 

“吃”不再是一种本能的生理行为,而是一种生活品位的象征,甚至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形象特质。


 

3.“瘦文化”下的“体象焦虑”

 

一个人对自己的体象持消极态度,认为自己的身体难以令自己满意或不符合社会审美时,就可能会产生体象焦虑。比如“胖”。

 

对瘦的极致追求直接导致了个体的减肥行为。大部分的厌食症患者起初只是想减肥,他们会给自己定下减肥目标。从那一刻开始,吃饭变成了一连串数字。厌食越来越严重,最终有可能演变成“进食障碍”。

 

有些“进食障碍”的人不是纠结“吃什么”,而是纠结“到底吃不吃”,觉得自己像一个怪物,“好像脑袋里有两个人在打架,一个劝你吃,一个则说别吃。”

 

1996年的一次世界范围内的进食障碍流行病调查显示,减肥是进食障碍发病机制中主要的危险因素,大约有30%~60%的青春期少女试图通过节食来减轻体重,有大约7%到12%是极端节食者。


- 04 -

吃,是现代人都平等地拥有的最高治愈

 

“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毫不费神地吃东西的这种孤独行为,是现代人都平等地拥有的最高治愈。”

 


吃,绝对不是一件随便的事。

 

一天顺利的工作后,一顿饭决定着你的快乐能不能锦上添花,一天的碰壁与暗淡后,一顿饭可能是你能抓住的最可控的安慰。 

 

在过往的研究中发现,饮食和人的情绪、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某些时刻,你想吃某种食物,绝非偶然。你对每一种食物的渴望可能都具有某种特定的意义。

 

吃巧克力、蛋糕等甜品,渴望安慰和平静;

 

吃酸奶等乳制品,渴望可以缓解抗忧郁的情绪;

 

零食,当人在压力大或快速思考时,是最想吃零食的时候,这时渴望能缓解压力、愤怒和焦虑;

 

吃糖果,渴望快乐,填补空虚;

 

想吃辣,辣其实是一种痛觉,可以产生刺激和驱动的力量......

 

有人认为,食物有改变心情或能量的特性,可以使情绪暂时恢复平衡状态。每一种食物,可能对应了当下不同的情绪需求。

 

当你感觉非吃不可时,这是内心发出的求救讯号,想要摆脱空虚、压力、愤怒.............等负面情绪。而你的身体自动对特定食物产生食欲,会协助你用那些食物带来的能量转化平衡你的情绪。

 


通过了解为什么会对某一样食物产生渴望,也许能了解自己和他人当下的情绪状态,也可以帮助人摆脱被食物绑架困境,活出更健康、自在的人生。

 

所以,吃什么,和谁吃,怎么吃,是最重要的事情。

 

- 05 -

如何才能不再为“吃什么”烦恼?

 

1.“一人食”:一个人吃饭,是自由的最高级。

 

当你纠结于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其实你是想吃到自己真正满意的,但是一时间又没想到。

 

这时,不要着急。先不要思考,就像五郎一样,感受一下,认真地问自己:

 


再认真地考虑:

 


吃饭的店的氛围很重要。正如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里说的:“我们把不便透露给亲密人的忧愁,交付给陌生人,然后在毫无交际的人生里,寻求一种安抚和认同。”

 

好的餐厅就像是人生中的驿站一样,有邂逅、有隔阂、有重逢、有分别,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来,有人走,一幕幕不断上演。

 

人们匆匆路过,带着各自的悲喜,短暂停留,然后各自上路。只有回忆,是参与过彼此生命的证据。

 

看一个人如何吃饭,就知道他如何看待孤独,看待生活。

 


“孤独的”五郎总是一个人去吃饭, 和我们很多人一样。但五郎的孤独则是一种乐趣,有人陪都不要。

 

仿佛在说,“对不起,我唯一想要的伴侣是食物。”

 

在日本,一个人吃饭称为 " 一人食 ",把孤独演化为一种审美、一种情趣、一种仪式。他尊重自己,每一顿饭都认真地吃,认真地生活,易惊喜,易知足,就是最高的自愈了。

 

“我拥有属于自己的太阳、月亮与星辰 , 一个属于我一个人的小小世界。”

 

 而一个人吃饭,就是自由的最高级。

 

2.对着镜子吃东西会感觉更香。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员中田龙三郎(心理学)等人日前汇总的实验结果显示,即使是一个人吃饭,如果边吃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会比没有镜子时感觉味道更好。

 

中田认为其原因或许并非是味觉或情绪的变化,而在于“创造出模拟与他人‘共同进餐’的环境,从而刺激味蕾感到更好吃”。

 

3.找到最佳的决策人。

 

对于那些单身一族,或者步入婚姻仍然纠结的夫妻,之所以纠结“吃什么”,就是因为期待有人能担负起这个决策者的角色,但是身边的所有人也都抱有这个期待!


   “你想吃什么?”


    “你想吃什么?”


    “我问你你想吃什么。”


   “我不知道,你想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如此循环反复.............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甚至是多个人,都处在一种思考吃什么,但是又没谁能最终拍板的情况。

 

怎样不会过多纠结呢?

 

找到最佳的决策人。

 

无论是二人世界还是三口之家,只要其中有一个人开始担负起“照顾型父母”的角色,就不用去纠结选择了。

 

同事之间有一个特别有威信或懂得吃的人主动提出了去吃什么,自然也就打破多人一起议而不定的僵局了。

 

在一种环境里,找一个最能做出决策,一个会吃、爱吃的人来担当这个角色,“吃什么”就不是问题了。

 

4.自己下厨房

 

小时候我们去厨房凑热闹,大人会说:“小孩子来厨房干什么?去写作业去!”但是当我们长大之后,或许爸妈可以找一个时间,认真的把围裙交到我们手里,然后说:

 

“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下厨房了!”

 

父母不能照顾我们一辈子,我们也要学会慢慢从依赖过度到独立自主的状态,这种独立,包含着多重的意义,除了通过工作实现经济上的独立,通过结婚生子实现门户上的独立,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通过下厨房,实现“饮食”上的独立……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人吃饭,就勇敢去当那个决策人,如果你决策不了,就勇敢的下厨房吧。


You are what you eat.

 

食物不仅仅是食物,是自我成长的重要主题,反映的是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吃,是现代人能享受的最高治愈。一顿美食,足以支撑我们悬而未决的人生。

 

一桌好饭,一个人,一段故事,一种人生。

 

希望每个人都能用“心”吃饭,开心生活。


作者:大曾 ,一个被心理学吸引而改行的厨子;四毛 ,一个无辣不欢的心理学吃货。


来源:微信公众号“壹心理”

(ID:onexinli)

心理学从这里开始

编辑:辛巴德



《1000个故事——30年最美的风景》

品味读者创刊以来的最精品文章

点击图片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