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北大新媒体 作者:三土
本文由北大新媒体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北大新媒体。
❉❉❉❉❉❉❉❉❉❉
近日,一个据称可以检索出“鲁迅说过的话”的在线检索系统被曝光,瞬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网友们戏称它为“鲁迅语录搜索引擎”。
根据官方介绍,该检索系统正确名称为“
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测系统
”
(
http://cx.luxunmuseum.com.cn/)
,由北京鲁迅博物馆文物资料保管部整理,包括鲁迅著作全编、译作全编及研究月刊三个子系统。系统一切资料版权归北京鲁迅博物馆所有。
虽然网站在
2017
年就已经上线运营,但目前仍在持续增加相关史料、资料内容。通过这个检索系统,就可以轻松查询某句话是不是真的出自鲁迅之口。
登陆该查询系统可以发现,系统分为
“文章浏览”“简单检索”“高级检索”“综合统计”
四种查询方式,检索“鲁迅说过的话”,主要是通过“简单搜索”完成。如搜索“闰土”、“祥林嫂”“孔乙己”,系统检索后会显示出相关原文语句;如果搜索一些鲁迅没有说过的话,系统就会提示“文章内没有符合条件的记录”。
在高级选项里,访问者还可以对鲁迅的著作、书信、日记、笔名四个分类分别进行查看。除了鲁迅本人的著作,还可以检索他的译作。
不过,由于近日大量网友的访问,系统的服务器出现了数次崩溃的情况。据报道,仅
5
月
7
日上午,该检索系统点击访问量就达到
870
万人次,致使系统瘫痪长时间无法访问。
或许连网站开发者都没想到,这样一个低调的用于学术研究的网站如今竟成为了公众热议的话题,再一次体现了
网络亚文化的强大影响力
。
虽然鲁迅孙子周令飞表示:“如今网络上出现的鲁迅语录热,
至少折射出大众对鲁迅的一种关注。
”“这种变化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杜撰鲁迅言论,只要不是宣扬拜金主义等错乱价值观,就没必要拿起棍子,将年轻网民的在生活中尝试的一些时尚好玩的话题行为打翻,不能矫枉过正。”
但是,
在“集体娱乐”的大众文化传播下,很多人其实并非是真的对鲁迅先生著作的文本细读有兴趣,而是假托名人的话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诸多“名人名言”,实际上也未必有据可考,那些假托莎士比亚、李白、爱因斯坦、莫言的话语,都存在不少的滥用和误会。其实对此现象,并不能一笑了之。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泰戈尔
“我即使是死了,定在棺材里,也要在墓里,用这腐朽的声带喊出:我没说过这句话”
——鲁迅
“如果你不知道某句名言是谁说的,就说是马克吐温说的”
——马克吐温
像这样杜撰鲁迅语录和营造伪名言的现象有一个学名,即
“托伪”
。
它指的是文章作者想借助名人传播自己的观点与思想,就将自己的作品假托名人作品来发表推销。譬如《黄帝内经》,就是后人假托与黄帝问答撰写的重要医学典籍。现在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很多人杜撰名言,利用名人效应扩散自己的文字;一些公众号发布伪名言,借助名人的名声获取更多的关注量。
而托伪之所以有市场,
一方面说明接受伪名言的人们对“优质文化”内容有渴望,但另一方面也说明部分读者仍旧缺乏判断力。
就像阿兰·德波顿在《新闻的骚动》一书中详细分析名人崇拜现象时所说的那样:对于文化名人的沉迷,其根本是普罗大众精神上的“缺失”:失去自我判断的个体,需要依托名人来为观点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