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ashion采访手记
这里有最好最快的时尚内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年报】国际原油海运市场2025年展望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年报】中国对外贸易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 ·  3 天前  
天津日报  ·  一轮船突发爆炸!船上载有13万吨燃油 ·  2 天前  
天津日报  ·  一轮船突发爆炸!船上载有13万吨燃油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上华国际,邀您莅临“2025国际 ... ·  4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货主论坛】“2025跨境冷链与国际贸易协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ashion采访手记

为什么ZARA、H&M和优衣库很少卖鞋子?| 干货

Fashion采访手记  · 公众号  ·  · 2018-05-22 23:17

正文


其实买了那么多年ZARA、H&M和优衣库,你会不会跟我们一样有个疑问:为什么这三个快时尚牌子,衣服有那么多款式,但鞋子的款式特别少呢?


因为我们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所以最近认识一位业内人士K.K,就赶紧邀请他来为大家写一篇文章,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快时尚服装款式这么多,但是为什么鞋子这么少呢?


zara的店铺里,感觉上鞋子常常只是作为搭配产品出现的


uniqlo的店内,除了最近的merimekko联名系列,完全没有鞋子

专门做鞋子的品牌,我们也很少看到有销售额非常庞大的。


现如今,如果不靠收购品牌, 在大众市场里单一品牌品类销售额最大的就是服装 ,服装可以支撑的品牌生意大约在300亿美元左右。


在奢侈和轻奢领域里,品类最大的是包包 。一个包包目前可以支撑的最大品牌市场大约就是40-50亿美元。


当然,我们也定义一下我们这里说的鞋子的概念, 这里指的是时装鞋,不算运动鞋 。运动鞋卖的最多的耐克,耐克单靠鞋子销售一年可以到200亿美元,还主要是批发口径,如果算到零售口径,那就大约是300-400亿美元。


那么, 运动鞋可以支撑如此大的销售额,为什么高跟鞋或者时装鞋不可以?


耐克是全球最大的鞋类品牌,不过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内


1. 大家买鞋本来就买得比衣服少,而且这几年运动鞋渐渐取代了时装鞋。


这一点还是挺好理解的吧?大家可以数一数衣柜里的衣服,肯定是衣服的数量要远远大于鞋子的。


另外,从2015年开始刮起的运动鞋风潮,也让很多男士开始穿西装配运动鞋,让很多女孩子穿裙子配运动鞋……反正去哪里都可以穿运动鞋,没人会觉得不妥当。




2. 鞋子的产品属性,决定了需求很分散。

这首先要提到市场集中度和需求集中度了,之前很多行业研究(包括经济学)都是在研究市场集中度,一般来说, 市场集中越高的行业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越强


而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来源于规模经济效应,当进入门槛低了,没有技术门槛存在,那么规模效应就成为了行业的主导力量。


按理说,时装鞋和运动鞋的技术突飞猛进,各个参与者和工厂早已不存在什么工艺的门槛,那么, 为什么运动鞋行业的集中度就远胜于时装鞋呢?为什么运动鞋最大的品牌按零售口径就可以达到300-400亿美元呢?

那是因为需求集中度:


运动鞋的需求其实更多的偏重于功能性,你买一双运动鞋,很可能就是因为想跑步、或者要用来打篮球,而功能性对于每一个行业的参与者都是追求的首要条件 ,因此需求非常集中,促进了行业的集中。


当球鞋的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难分伯仲之后,就需要靠打广告来促进销售 。这也是为什么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广告费用远远大于zara和H&M的原因。


zara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从来不打广告

但是 对于时装鞋来说,大家对于时尚的需求多种多样,众口难调 这本身就成为了门槛


我们看到快时尚品牌的门店越开越大,sku越来越多。而 时装品牌的门店如果没有鲜明的设计风格,则很快被淘汰


因此,你 要么用大门店和少量多款吸引更多的人,要么用小门店精品的设计吸引认可你的设计的人 。但是从规模上来讲,一定前者大于后者。


3. 做鞋的工艺复杂程度限制了鞋子销售的规模化

但是对于时装鞋来说,因为和服装一样,需求集中度因为时尚的原因很低,导致卖鞋子卖到很大规模的品牌并不多。


而如果想突破这类瓶颈,则一定要从工艺和供应链下手。


阿迪达斯的3D打印工厂,是制鞋工艺上的一大突破


当运动鞋开始走时尚路线之后,3D打印等技术让运动鞋的工艺进步神速, 而时装鞋在工艺上则难以摆脱鞋楦的束缚,工艺进步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开始变时尚的运动鞋 。这也导致了运动鞋的行业集中度速度远远大于时装鞋。

因此,产品的本质因素:因时尚导致的需求不集中,以及工艺因素: 因工艺导致的无法快速反应,使得时装鞋在这一供应链和工艺革命中落后了


而追求周转速度,门店效率最大化的快时尚品牌ZARA、H&M,自然不会给这个鞋子更多的货架和空间。


当做衣服的Zara的库存周转天数达到80天,H&M达到120天的时候,同样定位大众市场的做鞋的 达芙妮交出了将近200天的业绩,而定位中高端的女鞋品牌LeSaunda达到了300天,仍然远远落后于ZARA和H&M的周转速度。


卖得还不太好的达芙妮,除了产品要做得更好看,可能还要从制鞋工艺上下功夫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百丽被私有化,达芙妮,千百度,Le Saunda等女鞋品牌仍然还在困境中挣扎,唯有高端的女鞋能在不大的市场中缓慢增长。


是这个品类被抛弃了吗?我觉得并不是,当你看到仍然有源源不断的女士进入门店挑选和试穿高跟鞋的时候,你就知道, 鞋子这个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的创新,而是来自于工艺和供应链的更大的创新。



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这是“Fashion采访手记”邀请制鞋行业内人士K.K撰写的原创内容。采访和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applered88。









Fashion 采访手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