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拒绝基本dasic
拒绝基本品牌官方订阅号,提供品牌最新资讯和会员服务。我们在全世界寻找跟你一样,最热爱生活的那一小群生命共同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拒绝基本dasic

古惑仔都看过, 但曾经香港黑帮的真实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拒绝基本dasic  · 公众号  ·  · 2017-07-12 23:00

正文

谁还没看过几部香港黑帮电影呢?对香港电影熟悉的基本都知道旺角这块风云地。

但真正的旺角黑帮,又是怎么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请到和旺角黑老大聊过天的 @博客天下 来跟大噶讲讲真正的旺角风云。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博客天下(ID:bktx2012)授权转载

电影里的旺角没有白天,只有黑夜与江湖。

现实中,旺角平均每平方公里 13 万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贩夫走卒聚拢在此,龙蛇混杂,声色犬马,遍地人间烟火味。

旺角地处香港九龙半岛西部,从行政区划上,与毗邻的油麻地、尖沙咀共同构成油尖旺区。

从地铁荃湾线的旺角站任何一个出口出来,都能几步到达纵贯香港的弥敦道。这里是全港人流量最大的地铁站之一,也是旺角的「心脏」。如果说中环代表香港最现代繁华的一面,旺角就是这座城市最市井的一面。

刀光剑影的江湖电影与普通百姓的江湖人生,在 20 年里交错纠缠,映照在这片灯红酒绿的九龙「不夜天」里。

另一个江湖

夏日,旺角中国冰室,老旧的三叶铜扇在屋顶慢悠悠转着。食客洪哥坐在阁楼一张方桌前,面前摆着一份红豆冰。他吃得不急,身体轻靠在椅背上,此时是下午 4 点多,他还不忙


抬眼都是几十年未变的模样,仿佛要留住旧日时光。

冰室不大,两层加起来不过三四十平方米,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这间老字号冰室就始终隐匿在狭窄拥挤的旺角广东道上。白天,一排卖杂物的摊档挡住店面,就连招牌上「中国冰室」四个字也极难被发现。

室内装潢风格一派老香港腔调,屋内保留着上世纪流行的黄黑、白黑及红黑相间的马赛克墙砖和地砖,桌椅老旧,逼仄的楼梯通向同样逼仄的二层阁楼,居高而坐的食客可以顺便俯视一楼厅堂。

看起来极不起眼的中国冰室,却是香港电影中最出名的地标之一,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市井生活。在「 PTU 」中,警察机动部队在这里吃宵夜;在「旺角揸 Fit 人」中,叻君(吴镇宇饰)在这里偷看收银小姐(李丽珍饰);在「新不了情」中,阿杰(刘青云饰)在这里说服阿敏(袁咏仪饰)的妈妈成全女儿的梦想……

形形色色的人物穿梭在这间门口挂着「广东道 1077A 」的铺子里,勾勒出属于这方天地的电影江湖。

现实里的中国冰室同样「卧虎藏龙」。70 岁的谭阿婆在店里帮忙 50 年,无数顾客在她眼前来来去去。

文身的古惑仔、砵兰街的「凤姐」、巡逻的警察、匆匆赶地铁的上班族、背书包的学生、退休的阿伯,他们在不同时段出现在中国冰室,点上一份杏仁糊、芝士肠或者黑白淡奶,互不打扰,吃完便各自散去

▵位于广东道的中国冰室保留着老香港腔调,这里看起来不起眼,却是香港电影中最出名的地标之一


洪哥喜欢待在这里。

那天,他刚好坐在「濠江风云」中黑帮大哥阿廖(方中信饰)坐过的位置。30 年前洪哥来过中国冰室,当时他还是小弟「阿洪」,香港「新义安」的一员。如今他 49 岁,被尊称为「洪哥」很多年。

「洪」是他名字里最后一个字,从某一刻起,「洪哥」慢慢成为他的江湖名号,无关年纪。坐在冰室里的洪哥看起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中年大叔,平头,没有文身,穿着墨绿色T恤和宽大的方格短裤,温和谦逊地和店员打招呼,默不作声吃东西。

几乎没人知道,30 年前,血气方刚的他曾带着一帮兄弟在旺角的夜里拼杀。

「离开冰室,洪哥很快走进街角一家海鲜酒楼。酒楼是他现在的营生,晚上 6 点多,正是晚饭档,他开始一天的忙碌。从冰室到酒楼不过几百米,洪哥几步便从江湖跨进炊烟。」

整个晚上,洪哥手里一直拎着一瓶啤酒,在酒楼上下两层招呼客人。店里人声鼎沸,他正和这桌喝酒,旁边一桌有人高声喊,「洪哥,来喝一杯啦」。

这家典型的港式海鲜酒楼面积不大,两层一共十几围台,桌与桌之间还摆放了两张麻将桌,墙上贴着「招牌海鲜」、「是日大厨推荐」及「午市例汤」等菜单,上面是「避风塘无壳赖尿虾」、「酥炸大扇贝」、「鱼肠煎蛋」、「咕佬肉」等香港人熟悉的菜名

▵入夜后的旺角大排档,本地人与游客都来享受宵夜


店内的喧闹和店外的安静形成鲜明的反差。

距离巷子1公里之外,就是繁华的弥敦道和霓虹灯下熙攘的人群。香港自由行开通后,内地游客接踵而至,但人潮通常不会涌进广东道这类巷子。

所以,包括中国冰室在内,整条巷子两边的小店铺基本都在晚 7 点左右收档,白天挤得密密匝匝的摊档也一一收起,一些货品直接成袋吊挂在店门口,除了个别水果摊还亮着灯,广东道很快进入寂静。

从客流量来说,这里不是开酒楼的最佳位置。但洪哥的酒楼与众不同,从晚上六七点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几乎天天爆满。食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他昔日的兄弟,除了个别蓄起长须或染成灰白头发的人稍显抢眼,大多数兄弟看起来和普通食客并无二致。

兄弟们又带着各自的朋友来酒楼捧场,洪哥这里成了整条街上为数不多的灯火辉煌处。

这是洪哥的另一个江湖。

电影里的江湖

17 岁那年,少年洪哥被一个年纪相仿的兄弟怂恿,加入新义安。加入原因只有一个,威风。

洪哥出生在上世纪 60 年代旺角的普通家庭。此时,香港正处于社会形态的剧变期,规则尚未健全。经济起飞带动大量外地人口涌入,治安松弛,为黑帮的滋长提供了土壤。到上世纪 80 年代,黑帮势力壮大,成员飙升至三五十万,大大小小数十个江湖帮派中,出现了新义安、14 K 等几个帮派「龙头」。

此时的洪哥初中辍学后,整日游逛在街头,身边的兄弟也大多如此,他们眼中的未来都跟「江湖」有关。江湖上流传的那些大哥小弟浴血奋战的传说,撩拨着这些热血沸腾的少年

▵旺角庙街至今仍有几家沿街算命看相的铺子,不仅看手相算八字,也经营星座和塔罗业务


入会那天,有一个简短的拜门仪式。

洪哥跪在地上,先听一位大哥讲规矩,而后磕头。大哥递来一个红包,包着 30 块钱,还有一个写着「四九」的号码,意为「四九仔」——帮会里最低级别的小弟,仅比那些有意入会但尚未拜门的「蓝灯笼」高一级。

在新义安中,「四九」向上依次是「四二六(红棍)」、「四一五(白纸扇)」、「四三八(二路元帅)」和「四八九(龙头)」。龙头即「话事人」,也是全帮派最高领导人,新义安的「龙头」一直是向氏家族世袭。

「四九」这个号码开启了洪哥那段醉生梦死的生活。每天下午 5 点是他的「清晨」,从宿醉中迷迷糊糊醒来,他开始新一轮的浑浑噩噩。喝酒,去夜店,抠女,打架,早上才回家睡觉,循环往复。

电影「旺角卡门」塑造了这样的江湖。小弟苍蝇(张学友饰)去收保护费,语气嚣张却没半点底气,总是收不到钱,最后只能靠大哥阿华(刘德华饰)出面。

现实中,洪哥几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相反,熟识的夜总会、酒吧总希望和气生财,每月按时上交万把块钱已经成为彼此的「默契」。没事的时候,洪哥和弟兄们去辖区的场子里转一圈,所有花销一概免除,没事大家安生,一旦有人闹事,他们就要站出来摆平。

上世纪 90 年代,新义安成了香港第一大帮派,势力范围包括九龙区的尖沙咀、油麻地、观塘、旺角,以及新界区的将军澳、屯门、元朗、葵涌等地。据传,那个时期新义安正式成员有 25 万人,非正式成员达 40 万人。

仗义成为洪哥闯荡江湖的通行证。很快,他有了自己的小弟,小弟又有小弟。有一次,洪哥和 14 K 的老大胡须勇同桌饮酒,这个在江湖上颇受尊敬的大佬,让洪哥甚至瞬间萌生了一个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像他一样。

阿发也是新义安成员,与洪哥不跟随同一个老大,但对洪哥的江湖地位早有耳闻。阿发透露,洪哥最辉煌的时候已经成长为某个片区的大哥,手下兄弟无法计数。但现在每每提及此事,洪哥就否认,他总说,「我以前就是个小混混,没什么出息的。」

打打杀杀几年后,洪哥和弟兄慢慢变得温和了。「能不打就不打,先看看对方是什么意思。我说我是看场的,你给我面子,不要搞事,如果他说行,那就不用打架啊;如果他说不行,又脾气很大,那再打咯。」

洪哥说,后来总的原则是,先谈判,尽量和平解决,「一家 Disco ,你今天在这打了架,明天有人来查执照,还有没有人来玩?」

▵有些具有时代特色的产业依然在旺角存在,比如舞厅、歌室和麻雀馆


现在,打架的就更少了,连电影「古惑仔」中常见的以「炫实力」为目的的「晒马」,以及真刀真枪的火并也不太多见。「一帮人对一帮人是打不成架的,现在只要聚在一起,就会有人报警,还没等动手,警察先到了。」洪哥说。

风向变了

洪哥有几个警察朋友,其中还有一位在反黑组。洪哥眼里的警察比较斯文,不会说粗口,但他始终觉得这种关系很微妙。

平日里,他和警察可以一起吃饭,喝酒,闲聊几句,但一转头,警察抓人时,所谓的交情一点儿用也没有。 电影里,黑帮成员会在警局和警察拍桌子,但现实中,洪哥和弟兄们对警察都是客气又恭敬。

曾经,新义安遭受过警方两次扫荡。一次是上世纪 80 年代初,在一次反黑行动中,警察摘除新义安 50 余名坐馆、红棍、白纸扇,成为自 1956 年以来香港最大的一次反黑行动。另一次是五六年后,警方派出卧底混入新义安,成功破获当时最大宗黑社会组织案,先后拘捕 11 人。

这个时期,香港政府频出大招,还实施了洗脱三合会会籍计划,鼓励黑帮分子金盆洗手。到了 1994 年,「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通过,这是打击黑帮的专门法,在这部里程碑式的法律中,自称三合会组织成员也被视为犯罪。

进入新世纪,打黑力度再次加大。洪哥记得,大约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卧底进入黑帮。他们全都是刚从警校毕业的年轻人,就像「无间道」里的陈永仁(梁朝伟饰)一样,只不过,和陈永仁「三年又三年」不同,现实中的卧底不会超过两年,便回归警察队伍。

因为卧底的渗入,反黑行动越来越频繁,平均每三个月就会有一次大规模行动。洪哥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兄弟被抓走。

香港的暴力犯罪相应降低了。有学者统计,从 1997 年到 2008 年,香港黑帮犯罪中,暴力犯罪比例从两成下降到一成多,类似「香港警方查获黑帮武器库」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

▵旺角的市井与传统,正渐渐消失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外面的世界也在变化。旺角最「声色犬马」的砵兰街消失在城市发展的大潮中。当年,砵兰街是香港最著名的红灯区,也是黑帮的地下经济中心。

2004 年,现代气息十足的大型购物中心朗豪坊在砵兰街拔地而起,这是当年香港市区重建局的旗舰项目,政府希望就此改造砵兰街,将其整体转型升级。

同一时期,警察还加紧步伐清理砵兰街的色情场所,一时间,大量店铺迁走,「凤姐」们陆续转移。

如今,朗豪坊成为砵兰街上最耀眼的存在,也成为旺角的商业中心,连扎根十几年的卖红豆冰、多士面包的平民食肆也要么关店,要么披上现代的外衣升级改造。大量年轻的本地人和游客汇集在此,吃饭、购物、看电影,那个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已经不复存在。

帮会里的弟兄们赚钱越来越难,一些人开始转型。

洪哥所在的新义安动作最明显,组织用之前聚敛的钱财收购合法企业,投资各类生意,竭力在合法领域确立江湖地位。

兄弟们日渐散去,情况好一点的出国了,有钱的开始做生意,还有人去了内地,或者留在香港做些小买卖。现在,新义安、14 K 、水房、胜和四大帮派在旺角还有一定势力,但与当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洪哥越来越累,不仅因为局势变化,他越发觉得自己不适应黑社会。他为人仗义,是优点也是缺点。他有肝胆相照的兄弟,也经历过被人出卖。年纪的增长让他对纸醉金迷的生活心生厌倦。

突然有一天,他开始想过正常人的日子。

和气生财

洪哥决意告别刀口舔血的日子。虽然黑帮不是想退就能退——他至今名义上仍是新义安成员——但他不再去跑江湖,而是转身做起了生意。

下定决心那年,儿子出生,他在 35 岁第一次当上爸爸。

洪哥与太太相识于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像「旺角卡门」里的阿玉(张曼玉饰)一样,太太是个温柔的女人,不混江湖,有正经的文员工作,平时对洪哥体贴顺从,从不过问他的事业,哪怕约会时洪哥被一个 BP call 叫走消失两天,她也从未生气。当了爸爸的洪哥,希望弥补多年的亏欠,更希望儿子不再走他的老路

▵旺角果栏,曾经也是旺角江湖气十足的一条街


没学历,没本事,洪哥能选的范围并不太多。帮朋友做了一段时间货运生意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学着做起外贸生意,向美国出口布料。这个时候洪哥发现,江湖的朋友虽多,可真到了生意场上,能帮上忙的寥寥无几。摸爬滚打了几年,洪哥摸出点门道,最好的年份赚过上百万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