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就其本质和题材而言,是一种以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方式与时间联系在一起的艺术。绘画呈现的是观赏者看到画作时那一瞬间的体验。音乐
控制着节奏,并
使一段时间变得完整。而小说关注的是内容时间,即故事所涵盖的那段时间。有时这段时间被压缩,有时又被拉长。在小说创作中,时间可以变得富有弹性,并且可以通过新的方式对其进行重构。今天,我们所带来的这两种小说处理时间的方式:简述与详述,是每一个厉害的作家都烂熟于心的法则,但很多初学写作者却往往会忽略这一部分。
简述是用相对短的篇幅来涵盖相对长的时间,详述则是用相对短的时间来讲述相对长的篇幅。
简述是一种有用且十分必要的叙事手法:它可以提供信息、补充人物的背景、使我们理解某个动机、变换步调、形成过渡、产生时间的跨越。例如,在《毒木圣经》这部小说的开头,作者就使用了简述的手法使时间跳跃到了当前的时间,还为故事设置了政治语境。
公元1960年,我们用火箭把一只猴子发射到了太空;一个叫肯尼迪的男孩拿走了慈父般的艾克将军屁股下面的椅子;整个世界都围绕着一个叫作刚果的轴心旋转。猴子在太空遨游,在一架离地球不远的飞机上,人们在锁着门的机舱里瓜分刚果的宝藏。当时我在那儿,就在那个轴心上。
下面这个例子选自伊恩·麦克尤恩的《爱无可忍》,故事的讲述者正准备去机场接他的妻子。简述的叙事方式直接跳跃到了他们的团聚,没有告诉我们他整个早上都做了什么(当然我们也无须知道这些信息),但是对他准备过程的详细描述让我们知道他是多么渴望妻子的归来。
在去希思罗机场的路上,我绕道去了考文特花园,找到一个虽然不允许停车但也不违法的地方把车停好,就在卡卢西奥附近。我进去后把野炊的东西放在购物车中,其中最令人得意的是一个有足球那么大的意大利干酪,导购员用一把木制的勺子从一个陶缸中把它舀了出来。我还买了黑橄榄、混合沙拉和香草橄榄油面包。然后我赶去朗埃克广场的罗塔精品店取克拉丽莎的生日礼物。除了我们的公寓和车子之外,这是我买过的最贵的东西。这本书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在走回街上的时候我似乎感觉到这本小书从厚厚的棕色包装纸中透出一阵热度。40分钟后我在机场的大屏幕上一遍又遍地查看着航班到达的信息。
艾丽斯·门罗,201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段友谊也可以用简述的方式进行叙述,就像下面这段选自艾丽斯·门罗的《记住了什么》那样:
皮埃尔和若纳斯一起在西温哥华长大,他们还记得狮门大桥建造之前西温哥华看起来还是个小城镇时的景象。他们的父母是朋友。在十一二岁的时候他们造了一艘小船在邓达拉夫码头游玩。他们在上大学时分开了一段时间,若纳斯学的是工程专业而皮埃尔学的是古典文化。文科专业和工科专业的学生历来瞧不起对方,但他们的友谊在此后几年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若纳斯没有结婚,他会去找皮埃尔和梅里埃尔,有时和他们一待就是一个星期。
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上面两段简述都使用了
具体的细节
来吸引读者——猴子被发射到太空,一个足球那么大的意大利干酪,在码头划船游玩。
生动具体的简述读起来令人轻松愉快。相反,宽泛敷衍的简述,如“他们几年前相识并相爱。他觉得她漂亮,她觉得他英俊。他们如胶似漆地约会一段时间后就订婚了。”这样的简述读者可能不愿意多读就直接跳过去了。
如果说简述是小说的黏合剂,那么详述则是构筑小说的砖石。详述是读者与人物一起体验故事必不可少的手段。详述的基本定义是发生在一个固定时间内两个或更多人物之间的“实时”对话或动作。在一个故事中,详述为其提供了转折点或小危机,使其向前发展至结束。详述对于小说而言十分必要,它可以让读者看见、听见和感受到故事在不同瞬间的发展。
杰罗姆·斯特恩在《如何写好小说》中敏锐地指出,
就像小孩子使性子一样,当你想让别人完全关注你时,可以“使用详述”,使出作家的全部本领,如“对话、身体反应、姿势、气味、声音和思想”。一个特定时刻的遭遇、一个特定时刻的转折点或一场发生在特定时刻的危机,这样的时刻是有意义的,只能用详述,而不能用简述。
一个故事的形式需要冲突、转折点和危机,因此也就需要详述。
单用详述不用简述,也有可能写出一篇短篇小说。但很多时候,小说作者喜欢详述和简述交替使用,这会使故事的发展加快,以至于故事看起来完全像是简述,但仔细阅读就会发现里面还是有详述。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看看汉娜·博顿米·沃斯奎尔的短篇小说《暗流》,这篇小说看起来似乎都是简述,其实里面包含了一系列细微的详述或显示详述的时刻,如动作、戏剧性事件、生动的细节,甚至还有对话。
但是,如果你想完全用简述的方式来成功地完成一个故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初学小说写作的作者最常见的错误之一是,对事件进行简述而不是把它们看作不同的时刻。
下面,让我们通过对《坦多尔夫大师》中的一个时刻分别以“简述”和“详述”的方式来呈现,对照一下,看看简述的局限性在哪里。
简述:
故事中扮演小丑的罗德尼给过生日的男孩起了个名字,然后他想进一步地捉弄这个男孩,当这个男孩伸出舌头时,罗德尼抓住男孩的舌头后猛地松开,导致这个男孩重重地坐在别人的膝盖上。这个男孩的父母和朋友们粗鲁地把罗德尼赶了出去,不让他回去解救他的兔子。他想努力讨回点公道,但是没人把他当回事。
这段简述使我们与动作和人物产生了距离,而我们刚好期望和需要更近的距离。这个特别的时刻是个转折点,好像我们就在理查德·鲍施所描绘的场景,与罗德尼一起经历所有的事情,因他戏弄那个过生日的男孩而被他逗乐了;而当他遭到粗暴的羞辱时,也和他一样感受到了屈辱;我们也感受到了他解救那只叫琪琪的兔子时的急切心情;当他显露出醉酒的状态时,感受到了他的窘迫。
详述:
现场安静了下来,连小孩子们都能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妙。
“坦多尔夫还有一个魔术。”坦多尔夫说,“在这个魔术中,今天过生日的这位小男孩会像气球一样爆炸,尤其因为他还是个胖子。”
大人们开始有些躁动。
“尤其因为他长得像一头又胖又丑的猪。”
“等等,你说什么?!”小男孩的爸爸说。
“砰!”坦多尔夫对着过生日的小男孩模仿爆炸的声音。小男孩丢掉帽子,他伸出舌头,用鬼脸对他表示反抗。坦多尔夫训练有素,身手迅捷,一下就抓住了小男孩的舌头。
“嗷!”小男孩疼得直叫,“哎哟!”
坦多尔夫念了一句咒语,将他的舌头放开,小男孩向后摔倒在一个大一点的孩子的大腿上。“哎哟,好疼啊,这回你可以坐下了。”坦多尔夫说。
很快,坦多尔夫就被强行拖走。他们比黑帮分子还要粗暴:将他提起来,用拳头猛打,将他的衣服撕破——甚至妇女们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有人用勺子敲他。骚乱的场面后来转移到了草坪上。有人在那里打开了装有兔子琪琪的盒子。琪琪被吓得张大眼睛,四处乱窜,在跑动的孩子们中间奔逃,就像坦多尔夫想挣脱大人们的攻击一样。他想抱回他的琪琪,但无法挣脱他们,他们用拳头连续揍他。
“你们总算肯住手了。”他最后定定神说。他想告诉他们,他并非一直都这样,今天发生着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隐藏在阳光背后的悲痛,一个在恋爱中失魂落魄的男人,内心充满屈辱,一切都不对头。他想告诉他们,但他一时说不出话来,甚至都快喘不过气来。他站在街道中央,小丑衣服已被撕烂,脸上流着血,魔术道具撒得满地都是。“我起码得把我的兔子找回来。”他说着,惊讶于自己怪异的声音,这声音并不是他的本来样子。他直起身子,拨出眼睛里的头发,摸了摸鼻子,看着众人说:“我想告诉你们,虽然我刚刚在表演中没有表现出我应有的耐心,但你们这些大人的行为也不符合你们的身份。”
“他喝醉了。”一个妇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