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BB姬(ID: bibiji300)
“我不断的寻找,油腻的师姐在哪里?”
“我是林子聪/张卫健/陈小春/黄子韬/周杰伦/杨幂,我在XXXX(某游戏)等你来玩。”
“一刀999级,刀刀暴击”
“今晚老公/老婆不在家,是男人就点进来。”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恶俗广告。
相信只要大家经常上网,这些广告大家完全不会陌生,而如果你看到广告后点进去,一定会发现这些游戏更加熟悉。
这些游戏总是长得很像,而且一样的烂。
它们就是国产网页游戏。
今天我就来聊聊这种年轻而又吸金,拥有自己独特生态的游戏。
如果你问我第一款网页游戏,我真的没法给一个公认的答案,因为网页游戏的标准各有各的说法。
有人说1999年的一些网络社区中可以进行虚拟的钓鱼,种花之类(只有一个静态画面以及简单的文字),这种是最早的网页游戏。
我不太认同,因为画面确实是游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哪怕是十分简陋的。
这种游戏全程用文字展示,实在让我很难把它归于游戏的范畴。
总的来说,真的让我觉得“像个游戏”的网页游戏应该是2002年德国推出的一款名为Ogame的策略类游戏,拥有基本的策略游戏所需要的交易系统和资源系统。
虽然画面也是静止,战斗也十分的简陋,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游戏确实符合我对游戏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同时也符合我们对德国人的普遍印象——严谨而专业。
多种资源相互配合才可以制造出单位,数十种建筑和科技的升级研究,甚至还有殖民系统和战斗模拟系统。
特殊的事务官可以看做是英雄系统。
能在2002年就设计出这样架构的游戏,虽然是参照了当时的端游的一些设计,但不得不说这群严谨的德国人确实对游戏有独到的见解。
当然,这个游戏也同样有充值窗口,不过由于2009年,这个游戏的国服就已经停止运营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充值会有怎样的便利。
我的这个截图也是私服,私服同样与时俱进,都能支持支付宝了。
照理来说,当时ogame在世界范围内甚至有过数百万的玩家,按照这个量级,网页游戏应该是迅猛发展起来的。
然而并没有,在2006年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几款网页游戏,零零星星的也都失败了。
原因则是由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无法给玩家带来更加有代入感的游戏,flash技术还遥不可及;
另一方面则是当时端游兴盛,从《传奇》到《魔兽世界》,大家沉浸在大型网络游戏的世界中,网页游戏与之相比实在太过于简陋。
直到2006年,依然是德国人的游戏——travian正式上线,2007年进入了中国。
可以说这是中国当代页游时代的开端。
Travian在大陆翻译成《部落战争》,在台湾则被称为《罗马,高卢和条顿》,从台湾的译名可以看出这就是三个阵营的互相争斗的游戏。
事实也是如此,游戏中你可以选择一个势力加入,然后发展自己,再进行征讨。
这基本上也就是现在我们玩的大多数SLG——也就是策略型页游的模型。
这个游戏一直运营到现在,可以说见证了页游的全部发展历程,在十多年前,那个没有宣传也没有页游平台的年代,它在国服一个月也可以有20多万的收入。
在那个端游为主的年代,全靠口耳相传的页游有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不过游戏在发展,当年以travivan为蓝本的诸如《七龙纪》,《武林英雄》等游戏都是非常简陋的——没有战斗画面,也没有动态图片,一切的战斗都是用数字来表现的。
这实在太简陋了——要知道当时的《魔兽世界》等游戏已经进入了3D时代。
但是与早期页游不同的是,这个时候页游平台出现,同时最原始的宣传也出现了。
这里就必须说到一个游戏——《热血三国》。
在2008年,这款游戏联合了当年91wan,4399等业内最强的一批公司,联合运营,通过宣传使得这款游戏同时在线达到了60多万人,月入几千万。
所谓的“联合运营”,就是在各个网站和平台上搭建自己的服务器,通过协商分配利益,达到最大化宣传同时完美降低了成本。
而“联合运营”这四个字,这直接将行业模式确定,同时引发了整个中国游戏圈的“大地震”,同时也第一次让人们看到了网页游戏的潜力。
这种模式在那个时候帮助页游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但是却在多年以后,又将页游变成了街边老鼠,让人烦不胜烦。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网页游戏也就正式变成了我们常见的那种界面——一排的充值入口,闪闪发光就怕你看不到。
而左下角聊天界面,最下面一排是各种属性和菜单的入口也成为了中国大部分页游的标配——这种UI抄袭的自然也就是当时的《暗黑破坏神2》和《魔兽争霸》,只是人家没有充值入口而已。
到了2009年,这是中国页游的分界岭,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的页游从清一色的策略游戏变成了ARPG——也就是有人物动作的RPG,和Q版回合制flash页游,还有休闲类的页游多种游戏相互竞争的百家争鸣的状态。
当时比较有名的游戏有《天书奇谈》,《魔力学堂》,《仙域》等等,但是份额最大的还是策略类游戏。
因为当时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广告——上班也可以玩游戏!
策略类游戏可以在上班的时候挂着玩,由于不用动,建筑升级什么的也是需要时间的,后来有些游戏还设置了“老板键”。
所谓的“老板键”,就是设置一个键把游戏直接收起来,别人看不到,方便上班偷偷玩。
这让这类游戏一下子得到了众多上班族的热爱——相信我,上班摸鱼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不过也正是这种宣传,渐渐将把中国页游带上了一条天生有些歪的道路。
时间到了2010年,这个时候页游圈子中有两种观点,并且直接导致了页游的分化。
一种认为页游就应该是SLG,这种游戏不强调技术和美术表现,轻度娱乐,区别于端游;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页游具有端游没有的优势,可以更加快捷地接触到用户,所以更要技术和画面表现,取代2D端游。
而这时候出现的《傲视天地》,《七雄争霸》,《烽火三国》则是把SLG游戏推到了巅峰,至于选择另外一条道路的《仙域》等游戏则是继续走着自己的道路。
《傲视天地》开创了一个特殊的SLG时代
这里说一下《傲视天地》这个游戏,因为确实值得一说。
虽然还是非常的坑钱,不过这个游戏对兵种的设计以及对数据的精确度掌控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以说是需要一定的策略技巧的游戏。
同时,后来的诸如《卧龙吟》等游戏都有“借鉴”的痕迹,中国的网页SLG游戏,应该到这里就是巅峰了。
各种抄袭的《卧龙吟》
不过同一种游戏玩多了就会腻,这个规律在哪里都适用,无往不利的SLG游戏终于在2011年,被ARPG彻底超越,《洪荒神话》《凡人修真》这些游戏都达到了非常高的量级。
而4399体系也是在这一年奠定了行业地位,FLASH游戏的技术成熟,各大页游厂开始抢占端游的地位。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我们的电脑网页开始被各种乱七八糟的页游广告轰炸。
因为这一年表面看来是游戏争夺市场,事实上则是资本抢占地盘的最后一年。
其实之前有一种游戏我没有说,其实是因为这类游戏比较特殊,最好配合这一年的事情来讲。
农场类游戏。
从《开心农场》到《QQ农场》再到后来各种类似的牧场或是别的游戏,这类游戏主打的是休闲模式,但是却让人玩的一点都不休闲——太多人半夜定个闹钟起来收菜了。
收菜,偷菜这些词更是成为了那两年最火热的常用语,但是这些游戏火起来的速度甚至还比不上消失的速度。
其实就是由于游戏内容太过简单,这种游戏的本质是社交,一旦失去了社交的能力,这些游戏——或者其实并称不上游戏,也就立刻失去了活力,迅速没落。
当年开心农场输给了qq农场,本质上还是输给了QQ的社交能力,QQ农场不在风光,也是因为有了新的社交游戏。
而新的社交游戏,就是我们熟悉的手机游戏,比如《海岛战争》,比如《皇室战争》,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社交,当然有了游戏性,活力就强了许多,可以说是更加高级的形式。
所以这一类游戏的市场抢占行为更多的是在平台的争夺中——比如YY平台,迅雷平台,搜狗平台,当然还有最大体量的腾讯平台。
农场类页游的兴起同样得益于技术的成熟,而他们的市场竞争,则到腾讯介入便变得毫无悬念——因为没有谁可以和它比社交辐射能力。
我把它放在这里说,也是因为它们竞争的本质,也就是资本的市场争夺,只是在这里,别人都没得争。
接着说页游,在2011年,有一款游戏可以说是革命性的——《神仙道》,这个游戏在当年达到了2D端游的画面水平——当然,我是说国内的水平。
月流水上亿的成绩也是让更多的厂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同时一种新的宣传模式开始出现。
视频广告。
记得那个时候伍声2009在做视频,神仙道找到了他,他几乎在当时多部视频中有游戏推广,甚至有亲自试玩视频。
甚至时隔多年之后,他又一次出现在广告中。
当然同期的其他大播客中也有许多人接了这个游戏的广告。
我知道它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但是应该是第一个达到这种体量的页游。
中国游戏厂商技术可能不是很强,但是模仿能力绝对一流。
神仙道的成功导致市面上出现了一大波的类似游戏,而神仙道的这种广告模式更是让人争相效仿。
那时候穷,大家只能拨预算去找播客,钱的大头放在开发游戏上,但是时间长了厂商发现只要是这些播客推荐的游戏,大家不管游戏质量,都会来玩,找的人越大牌,来的人越多。
那我们还研究个屁的技术啊,钱多花在宣传和找渠道上啊!
大家还真的就吃这一套,于是这也是中国的页游方向的再一次走偏。
你们看,我写了这么多,才写到了2011年,是不是觉得我写到2017需要再来5000字?
其实并不会。
我想说的是,中国的页游技术水平上面的发展,到此为止了。
从2012年开始,行业内的大格局已经定型,4399,37wan等大平台拿下了几个大作之后,获得了比较稳固的行业地位,而腾讯作为庞然大物占领了几乎中国百分之50的页游市场,行业格局已定。
为什么要说格局呢?
我举个例子,打江山的时候皇帝还不是皇帝,自然需要锐意进取,想尽办法攻城略地。
但是一切格局已定,新的厂商难以进入,其他家的领域不好侵占的时候,进取心自然也就消失了。
2012年之后,国产页游技术水平再无寸进,目前市面上火热的《蓝月传奇》《思美人》等页游,与2012年的页游画面和内容没有大的差别,有一些新出来的页游,比之当年,甚至更差。
目前最火的页游之一——《蓝月传奇》
那么这些年,我们的页游厂商都在做什么呢?
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找明星代言。
前面说了在大家比较穷的时候,这些厂商找的是一些视频播客,但是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这两年我们看视频还看得到页游广告么?
现在的UP主接的都是手游广告吧?
因为页游完成了资本积累之后,已经看不上那些几十万百来万的视频作者了,他们要的是真正的明星。
从张靓颖的天书世界到林子聪的传奇霸业,还有张卫健,郑伊健,范伟这些并不那么一线(当时的张靓颖不算一线),但是却非常可以勾起大家回忆的明星,纷纷走到绿幕前,开始为一个个换皮页游代言。
唯一没有明星,还有非常高传唱度的页游广告,应该就是“我不断的寻找,有你的世界在哪里”了,这个广告当时是37wan的宣传片,结果却在无意之中成为了一种新型的页游广告模式——盗用素材。
这也就是我说的另一件事了。
盗用素材说白了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游戏广告页面和游戏实质内容完全不一样,不过这里面也有区别,主要是分两种。
第一种是早期形态,大多数以色情,或者色情擦边球的形式来表现。
比如那个经典的和尚从背后把手伸到前面的女人的肚兜中,在页游广告商美工的改进下,甚至会出现手在来回摩擦的动态效果,非常诱人。
这种模式同样适用的还有诸如:今天老公不在家,隔壁老王来找我,是男人就点进来诸如此类,但是点进去一看,你就会发现完全不是你想的那些奇怪的游戏。
第二种则是现在最流行的,盗用一些端游的画面素材或者购买虚幻4的模板素材,当初“油腻的师姐”盗用的就是《剑灵》的游戏画面,而前一段时间敖厂长闹得沸沸扬扬的《盗墓笔记》则是购买的虚幻四模板素材。
这种模式基本上都是用酷炫的画面吸引你的好奇心,然后点进去一看,依然是那样换汤不换药的老游戏,让人恼火。
那么是不是现在国产页游只有骗人呢?
其实不然,有一股“清泉”在页游界涌动,它们言行一致,从不骗人。
那就是“类传奇”页游。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类型,我甚至把这类游戏看做独立于页游之外。
这种类型的游戏有非常常见的宣传口号
独特属性,由你打造。单挑BOSS,怒刷装备。 皇城PK,胜者为王。屠龙宝刀,点击就送。极品装备,一秒刷爆。幸运抽奖,惊喜不断。经典装备,极品属性。神秘宝箱,开箱有喜。无限刷怪,双倍经验。
然后配上闪瞎狗眼的大翅膀,大金盔甲,以及红蓝紫搭配的装备属性,分分钟让你的网页与众不同。
而这类游戏的广告也是独树一帜。
最开始非常老实的说自己是新的“传奇”类游戏,后来则是一把刀怒捅猪屁股,然后掉了一堆装备。
我估计是这个广告收到非常好的回馈。
之后捅什么的都出现了,从鸡捅到大象,无一例外的会掉一堆“屠龙刀”,“麻痹戒指”之类的装备。
接着就是影响了一批“过气明星”的林子聪上线。
林子聪,张卫健,陈小春,吴志雄这些带有80年代人美好回忆的明星悉数登场,穿着简陋的盔甲,说着尴尬的台词,就是突出一个情怀。
明星都请完了,那接下来找谁呢?
这时候有一个厂商另辟蹊径,找来一个不懂哪里来的黑人和白人老外,一句“和黑人兄弟一起打江山”直接引爆了页游圈。
之后英国人美国人还有日本人轮流上台,但是好像都没有达到最早的效果,有家公司甚至请来了泰森。
不过不管是什么游戏,“打江山”这个词一定要说出来。
这个根植于许多中二少年,乃至中二中年人内心中憧憬而遥远的词,仿佛是少年时独自在田野望着乡镇上KTV中的土嗨一样,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挤进了游戏。
然后骂着游戏冲着钱,吆五喝六的在充满烟味和汗味的黑网吧中“征战天下”。
其实我真的不懂,当年《传奇》也就是抄袭《暗黑2》,而且完全没有那么强的可玩性,只是得益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才能获得成功。
为什么在这么多年后,这种类型还能有市场?
在文章的开头,我说的两款师祖级别的页游都是德国人的作品,那么那些老外这些年难道也没有再发展过页游?
显然不是。
其实这也是今天我想说页游的原因——为什么即使是游戏禁令中的漏网之鱼,发展这么多年了还是不如国外?
我可以放几个国外比较优秀的网页游戏截图给大家看一下,一看就知道差距有多大。
Drakensang Online——2012年的游戏
《工人物语》育碧的策略页游
开创类型游戏的《舰队collection》
无论是画质精良,种类繁多的欧美游戏还是贴图精细,配音用心的日本页游,在这些年中他们不断的进化和发展,最后达到了现在的水平。
有一些页游画质甚至超过了许多端游——比如CF这种。
至于舰队collection更是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这种游戏类型甚至影响了现在的整个手游环境。
这些都说明了其实网页技术不是借口,从2012年之后中国页游水平再无寸进的原因就是因为劣币驱逐良币,厂商发现了代言,联运,渠道这三个法宝之后,再也不会在游戏品质上花精力,只需要一个明星,再找百度投放一波广告,或者找腾讯合作联运一发。
钱自然滚滚而来。
当然,找这些大佬也要花许多钱,那怎么办?
羊毛出在羊身上,各种充值端口恨不得塞满整个屏幕,除了刚刚开始引诱你入门的“充值大礼包”外,你会发现你不充钱就是寸步难行。
你说你是0氪金?那也没关系,版本更新几次之后,你会发现你谁都打不过,被无情的淘汰出了游戏。
这叫做“洗用户”——把不是我们目标群体的用户洗出游戏,留下有付费能力的。
你说你也玩了两个月?
你也许觉得是在玩,但是事实上你在陪别人玩,土豪们一天上线二十分钟,充点钱,揍你一顿,你在线5小时,偷袭无数次,终于成功一次,下线再上线时发现土豪又冲了一波,你再也没机会了。
你只能像沙包一样等下一个土豪来揍你。
没有消费能力的用户,本身也是游戏的一部分,供消费者取乐。
厂商甚至把这类玩家定义为“蝗虫玩家”
这就是中国页游,中国手游的生态——当然,国外手游现在也正在努力学习。
我并不崇洋媚外,东山狼吃人,西山狼也吃人,国外的游戏并不是没有充值系统,你冲了钱也会变强。
在“舰娘”中花了几十万的人并不是没有。
但是起码从时间线上来看,他们游戏的品质在上升,技术在革新,并且不是只运营几个月,后面除了大礼包就是大转盘要么就是VIP充值多送,从没有大型的版本更迭和平衡性调整。
如果有的话,那就会直接更名为《XXXX2》。
也不会有贾斯汀比伯,泰勒,新垣结衣穿着可笑的衣服出现在网页右下角弹窗中——并且你怎么都点不掉。
是的,很多弹窗的右上角那个X是骗你的,点了就跳转。
游戏类型从来都不是借口,任何游戏都有精品良品。
但同时我也明白不管是谁都不会和钱过不去。
现在这样的局面就是有无数人抱怨这些恶心的牛皮癣广告和粗制滥造的网页游戏,还有一部分人则是乐此不疲,在无数区服中辗转不停。
厂家更是不在意自己做了这么多垃圾页游到底会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当大家对中国游戏失去信心的时候,会引发怎样的一种后果。
或许就像当年的雅达利大崩溃一样。
他们并不在意——他们有不少只是来游戏圈子捞一笔,接着去房地产赌博的人。
这种情况其实可以套用在中国网络游戏,中国手机游戏,无一例外,莫不如是。
而且无论是中国网游还是手游,其实现在学的都是页游的手段。
这是大众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经济,还是厂家的不作为和恶意引导导致了大环境的持续恶化?
我想双方都有原因。
或许只有某一天,中国的玩家再也不会买国产游戏的帐,商店拒绝上架国产游戏,土豪们再也不迷恋“打天下”的时候,我们的游戏才会迎来重生。
然而,会有那么一天么?
这就是中国页游——它起于微末,出现过百家争鸣,最后归于资本争夺,在浮躁而又粗俗的文化中变成厂商们迅速套现的工具。
它奇特的运营模式甚至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中国游戏圈,但是却让真正喜欢优质游戏的玩家恨之入骨。
它引领了无数资本进入了游戏市场,本来应该催生游戏进步的动力,但事与愿违,它反而搅乱了游戏市场。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这些粗制滥造的游戏会被淘汰
让游戏回归游戏本身。
酷玩实验室经授权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