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寻找中国创客
Born for Maker!在这里,遇见最棒的创业者和投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寻找中国创客

没有COO、CMO、CFO以及CEO,这家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究竟经历了什么?

寻找中国创客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6-14 21:4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卡兰尼克无限期休假后,如今的Uber也没有CEO了。这家号称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在过去的这段时间经历了什么?将开启一条怎样的自救路?

本文共计2239字,阅读时间 3分钟



文/刘景丰


6月13日(美国时间)Uber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宣布无限期休假的消息,几乎震惊了整个科技圈。这个惊人的决定背后,和Uber长期来一系列丑闻积累的爆发不无关系。而在CEO卡兰尼克休假之前,Uber已经有包括COO、CTO、CMO、CFO在内的10位高管离职,其中不乏其最亲信的高管。


甚至有人称,在卡兰尼克无限期休假后,如今的Uber也没有CEO了。这家号称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在过去的这段时间经历了什么?将开启一条怎样的自救路?


丑闻缠身的“巨兽”


2009年,在经历过连续两次创业后,卡兰尼克和朋友最初投入了800美元,迅速创建了Uber,并招募了一批熟人当司机。由于这种打车方式广受欢迎,Uber像坐上火箭一样高速发展,不到6年的时间达到410亿美元的估值。而截至目前,其融资总额高达88.1亿美元,估值也达到700美元的巅峰。成为全世界价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


伴随着Uber的高速发展,公司丑闻也不断传出,终于今年2月前员工苏珊·福勒(Susan Fowler)发布博文揭露自己在Uber遭遇上司性骚扰,这个丑闻就像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让这头巨兽死死地缠身其中。


苏珊称,在自己揭露遭遇上司性骚扰后,“管理人员告诉我,他(那名骚扰她的男性上司)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管理层不愿意过多责罚他。”然而苏珊在调查后发现,公司多名女员工都受这名印度籍高官的性骚扰,也曾向公司举报,但在她将这件事公之于众之前,这名上司都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此后Uber任何丑闻都被放大:2013年Uber在美国东海岸遭遇暴风雪时动态加价遭到用户抨击,但卡兰尼克却回应用户做法符合经济学规律;2014年印度一名Uber司机强奸乘客,德里政府在本地区禁止了Uber服务,但公司之后又恢复了经营;同年卡兰尼克和另一名高管带员工前往韩国一家有色情性质的歌厅娱乐;而卡兰尼克的左膀右臂、高级副总裁埃米尔·米歇尔(Emil Michael)花100万美元挖掘报道Uber负面消息记者私生活的丑闻也被挖出来;后来Uber又被控非法使用谷歌机密技术用于研发无人驾驶技术;今年3月底卡兰尼克和Uber司机争执司机收入的视频更被人们诟病。


丑闻缠身的Uber,2017年一季度亏损7.08亿美元,根据彭博社估算,2016年全年其亏损17亿美元左右。


CEO无期限休假


实际上这些丑闻的发生,很大一部原因归咎于Uber的内部文化:狼性文化“踩别人脚趾”(意为给别人制造麻烦让自己上位);主要管理职位多由白人男性担任,逐渐形成了男性至上、女性遭受歧视的氛围;CEO卡兰尼克的强大控制欲等。


“很难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也许比预期的时间更长,当然也可能更短。”本周二(6月13日)卡兰尼克在一个向全公司公开的备忘录上这样写道。


让他选择休息的直接原因,或许是因为他家庭的变故:5月28日他父母乘坐的游艇撞到了岩石,母亲不幸在事故中身亡,而其父亲则身受重伤。


然而休假也许更是他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前员工苏珊的博文引发了社会对Uber性丑闻的关注,卡兰尼克不得不聘请美国前总检察长埃里克·霍尔德(Eric Holder)针对Uber“性骚扰门”丑闻事件进行调查。这些调查导致了Uber20多名员工被解雇。


就在上星期日(美国时间6月11日),Uber董事会在洛杉矶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对美国前总检察长埃里克·霍尔德(Eric Holder)针对Uber“性骚扰门”丑闻事件调查结果的详细版进行审阅,并投票一致通过了他提供的建议。



建议中就包括削弱CEO卡兰尼克的权力——“卡兰尼克先生历来拥有的一些权责,应该和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共享,或直接放权给他们。”


建议还包括:


和多样性、员工意见的反馈、员工满意度等维度直接挂钩的管理人员表现评估,评估结果和管理层收入直接相关;


增加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会主席、监督委员会和加强审计会员会,来监管卡兰尼克和Uber管理层;


对卡兰尼克等高级管理层进行强制性的包容性领导力培训;


卡兰尼克和管理层必须对人力资源部门及其价值提高公开支持度。


所以,很难说卡兰尼克这次休假不是因为董事会的“施压”。这也预示着,如果卡兰尼克休假结束后再回到公司,权力或许将会被削减。


高管陆续离职,亲信出局


6月11日洛杉矶会议的另一个结果是——CEO卡兰尼克的左膀右臂、高级副总埃米尔·米歇尔离职,他被视为Uber的二号人物。



米歇尔在Uber的头衔是业务资深副总裁 (SVP of Business),负责 Uber 全线具体业务的管理工作,曾帮助Uber筹集了超过100亿美元资金,通过谈判与Uber的中国对手滴滴达成了“停火协议”,并与戴姆勒公司等顶级汽车制造商达成了合作关系。尽管不是公司创始成员,米歇尔却和卡兰尼克有着多年的交情。这也被人们看做卡兰尼克已经连自己的亲信也保不住了。


除了米歇尔,今年3月19日,Uber前总裁杰夫·琼斯(Jeff Jones)因为“指导我职业生涯的信念和方法与我目前所在Uber看到和经历的情况不一致”选择离职。


此前2月27日,前工程高级副总裁和卡兰尼克顾问阿密特·辛格尔离职;3月3日,前产品和增长副总裁埃德·贝克选择离职;3月28日前地图和商业副总裁布莱恩·麦克兰登选择离职;4月11日,前全球政策与传播副总裁雷切尔·惠特斯通也选择离职;5月30日,自动驾驶负责人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离职,5月31日又公布称,前财务总监CFO高塔姆·古普塔将于7月离职……


难怪有人说,目前Uber的COO、CTO、CMO、CFO都已经离职,如果把卡兰尼克的休假看成CEO的暂时离开,那么Uber已经高管层“集体离开”了。


新血液 能否 开启自救路


“Uber 2.0要开始了。”一名Uber员工对到访的记者表示。而卡兰尼克的离开,也许真的能够让Uber开始新的篇章。


在卡兰尼克休假期间,Uber将由一个管理委员会负责运营。


与此同时,Uber计划任命雀巢公司执行副总裁龚万仁(Wan Ling Martello)为公司董事,她也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成员。


她曾担任沃尔玛全球电商执行副总裁。在雀巢,她最初担任首席财务官,而随后成为了亚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负责人。据称龚万仁在Uber的权力可能会受到限制,因为Uber董事会的大部分由卡兰尼克和他的两名长期伙伴把持。


除龚万仁之外,Uber过去一周还任命了两名女性高管。其中,哈佛商学院教授弗朗西斯·弗雷(Frances Frei)担任Uber的战略和领导力高级副总裁。而苹果前高管博佐马·约翰(Bozoma Saint John)将出任首席品牌官。她曾在苹果负责iTunes和Beats的全球营销。


在创始人离开之后,Uber正在开启一条自救的道路,重塑企业文化。但是能否快速走出泥潭,仍旧是一个谜。


本文为新京报原创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