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价投谷子地
坚守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良知和底线。独立思考,坚持长期投资中国最优秀的金融企业。本公众号致力于传播价值投资的思想,长期专注于中国股票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信用】信用跟随利率继续调整 ·  2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改善高端量子设备的秘诀,竟然是放两颗葡萄 ·  13 小时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信用】中国公司债及企业债信用分析周报 ·  4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98 ... ·  3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98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价投谷子地

投资者自己的故事006(上)

价投谷子地  · 公众号  ·  · 2021-05-08 18:00

正文

本文较长分成上下篇周末连载。

我是一个蒙荫国家编制体制改革红利的86后,很多人说我们是艰难的一代、改革的一代、改革开放后体会到幸福的第一代,但在投资上大家都相对平等,该交的学费一定会交,该走过的弯路也一条不落,以下是我大学开始07年至17年真正走上价值投资之路的心路历程。(从3月23日咨询冰哥是否还接稿至今日仓促成文)
一、机缘巧合下,一株韭界新星诞生到覆灭
大约在07年的夏天,正在潇洒过着大学暑假的我被农行的表姐拉来顶任务在海通证券开了账户,虽不是很情愿但最终还是亲情至上,随后本着户都开了怎么着也得做点什么的原则又被表姐安利了嘉实300基金(直至今日看来大学生的第一次理财经历基本上都是从基金开始)说周围的银行同事们也都买了。但那时什么也不懂,就是单纯地信任在银行工作的表姐,认为在金融系统工作的她怎么着也比大部分人强吧。
后来事实证明投资真的需要极强地专业知识和超强地人性忍耐力,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当时在她的极力推荐下于1.3的净值买入,后来很快就跌到了0.8,亏损达到近40%,虽然买的不多也就三千多元,但眼瞅着资金缩水心里也会堵、也会慌。接下来的时间总是在慌张重复地询问表姐这逝去的资金还能回来吗,后来频繁地询问让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也就放在那里不再看了,至于后来怎么认亏清仓的已经记不清了,那是我第一次认识了资本市场的恐怖。
时间来到07年年尾,突然发现些许同学开始谈论起了股票,这是已经开户接近半年的我自认为有那么点经验了。在交谈中得知其中的赚钱效应让我又丧失了上次基金亏损时的惨痛记忆。我记得跟风买入的人生第一只股票是“中国中铁”。那时候,它刚上市,我天真地认为它就是运营铁路。想到每次春运的震撼场面,在笃定买这个公司肯定不会赔的意念驱使下,在随后的半年时间从8元一直买到10元左右,最终在11元成功卖出,挣了有小两千元。
07年那时候一个月的生活费差不多也就七八百元,这一下直接可以抵我3个月的生活费了。挣快钱的喜悦给了我趾高气扬的错觉,仿佛一瞬间就找到了挣钱的门路,甚至夸海口让父母可以不用再给生活费了,毕竟这是做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盈利交易。人都是趋利的,当初定的远大目标再好也抵不过股价上涨1元带来的诱惑更加的迷惑人心。后来还是想寻找下一个能挣快钱的“好”公司,为此还特意买了一本介绍短线操作的工具书,通篇没有讲过一个关于PE、PB是啥,讲的都是一些K线图的案例。
但现实往往打脸特别快,时间来到了08年,一个令国人铭记且能追忆的年份,汶川、奥运会等事件的催促下陆续买进了TCL(电视)、华帝股份(一个做油烟机打火灶当时愣是和奥运会扯上了关系)、马钢股份(钢铁)、瑞贝卡(假发)等等,有挣有赔基本上收获了今天看来纯属浪费时间且不算经验的“经验”,在不具备任何一丢丢分析能力的我凭着一股蛮劲在股市中横冲直撞,天天就是想捕捉点内幕消息或者从某位“过来人”那里套取点有价值的公司情报好令我可以复制一下中国中铁上的成功,但很可惜一次也没有,不是挣个仨瓜俩枣的见好就收,就是这家泥坑里跳到另一家火海中。
在我鼓吹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耳边风带动下,家父也开始涉足这块战场,现在看来这个市场真的是很公平,它不会因为你有阅历就会对你网开一面,更不会因为你的年龄大就同情你,在走过了我当初走过的路后家父“成功”进入了骗子们的视野,开启了听骗子荐股后平分收益的过程,每次三百五百的乐此不疲,唯一令家父不解的是为何每次这些骗子们能说准,说涨就涨,说抛就下跌呢?而且他们这么牛为何要带着我们赚钱呢?自己干多好,活雷锋吗?
后来父亲自认可以独当一面了,遂甩开骗子自己单干,反复操作一只之前与骗子合作的股票,也认为摸准了它股价涨跌的规律,挣了不少钱后胆子也随之大了起来……08年,那时中国平安股价从近150元的高位来到了77元几近腰斩的位置。这时家父认为机会来了(根本不懂个中缘由),遂斥巨资进行了买进操作,随后开始畅想股价再回到150元时是何等美妙场景。
但事与愿违平安不再带来平安,转而带给我和父亲的更多是无奈及落魄,股价一泻千里终于在39元的档口(正巧这时家里也需要用钱)顶不住认怂保平安退出了。以至于以后再提股票我们都一致认为这是骗人的鬼,再也不信“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鬼话,至此回首不仅几年间挣得的资金全部回吐,而且还搭上了自己本金的40%,随后彻底退出,承认被市场消灭。此时对这几年的成败没有任何的思考,有的尽是对监管层在这方面不作为的谩骂和亏损后的不甘心。
(点评: 从这位投资者的讲述中,我看到了很多初入股市的投资者常犯的错误。多数新来的人是把股市当作提款机,赌运气的地方,总觉得自己比其它人强。基本上没有人把股市当作买公司和企业分享经济成长的场所。新股民从进入股市开始就是关注股价的涨跌,总想挣快钱,没有人愿意等企业的业绩增长,更没有人关心股价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你奔着挣快钱来,往往是赔了本金离开。)
二、极不甘心下,二茬韭菜的抽穗开花
参加工作后,一切按部就班变身房奴,就这样还是通过自身的勤俭节约攒了人生第一个十万元。慢慢地之前的故事又再度上演,唯一不同的是当初身边的是同学,现在身边的是同事。15年同事们渐渐地开始讨论起了股票,有每天为挣了几百上千元欢呼雀跃的,也有为赔几百元而茶饭不思的。总之市场感觉热的不行,正所谓环境成就人也可以改变人,上两次失败的经历虽然历历在目,但内心不服输的小火苗又开始燃烧……
看着周围同事们的资源共享,我又到中信证券开了新户,却最终选择了一位与我同龄且看起来在投资方面特立独行的下属(安徽人,没有地域歧视,但那个地方的人确实精明的可以)作为投资的老师。在我看来他有一套自己投资体系就是专门找即将要重组的公司来投资。说白了还是赌它重组成功后的连板收益,这涉及到内幕交易就厉害了,加上同事的能说会道忽悠的我在投资方面对其深信不疑。
随后,我开始了一系列的骚操作,他给我推荐的第一只股票是“禾欣股份”就是重组后的“慈文传媒”,以18元左右的价格买入,很快就进入到停牌重组阶段,重组成功后每天真的就是连板,那时候每天的一开盘当天的任务就结束了,随后以36元的价格卖出翻了一倍。虽然后续还有继续涨停也有些后悔但挣钱的喜悦冲淡了这一切,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的不缺故事,一家做皮革的转而干起了电影电视剧,想想是有多么的扯。
后来同事继续寻找下一个故事,最终他找到了“三湘股份”一家做房地产的公司,据说是收购了张艺谋的公司进军旅游演艺,对标公司是“宋城演艺”。但这次的故事没有继续下去,随着重组的继续股价却是跌跌不休,但对故事的深信不疑致使自己越跌越加仓,还是固执的希望复制慈文传媒的成功,后来公司更名“三湘印象”也致使我最终认怂退出,把慈文传媒上挣的钱又回吐回去了。那位下属自觉愧对于我,后来见面都很尴尬(真的不要随便推荐人买股票),真正的印证了“凭运气挣得钱最终会凭实力亏回去的”规律。
游勇散兵般的我浑浑噩噩的来到了2016年,当年证券公司开户时的经理不知哪来的朋友要开群荐股把我拉了进去。这就犹如游击队找到了组织,对那位群主在投资方面的各种专业名词的运用以及特别独到的见解佩服至极。在他的指令下买入了3只股票,分别是“大连友谊(现ST友谊)”号称是武汉国资委注资、“云图控股(原新都化工)”号称是化肥龙头、“兰太实业(现中盐化工)”号称又搭上了盐改的顺风车,这与我那下属换汤不换药的操作主旨是一样都是赌一个重组和改革。接下来发生的事想必大家都能猜到,还是越跌越加仓,越跌越坚信股价能回去,越跌越能拿得住,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毛。不仅那位群主一直在画饼憧憬未来,群里其他人也在随声附议,那时每天的交易时间真是噩梦般的度日如年,每天急的揪头发,却又无可奈何。
这样下去不行,我要自救,但路在哪儿?于是如无头苍蝇般开始浏览于各种股吧、论坛,寄希望寻找自己想看到的那种橄榄枝般的救命稻草,甚至入了一个股票交流群先是带你做短线,后来又让你转战平台上直播听课听操作,最后竟然差点就上了他们推荐的某种不知名的期货交易平台,当时身份证号码都泄露出去了,但残存的最后一丝理智没有让我滑向深渊,后来看新闻说这种百人群里其他99人的工作其实就是骗我一个,我哑然失笑……至此依然拿着“大连、云图、兰太”三贱客苟延残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