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钛媒体
最新鲜犀利的商业见闻,最国际视野的前沿技术,最不常见的独家猛料。钛媒体(www.tmtpost.com),网罗天下创新事,一个创新者最爱聚集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产力  ·  附判决 | ... ·  3 天前  
知产力  ·  附判决 | ... ·  3 天前  
新浪科技  ·  【#曝荣耀YOYO将接入DeepSeek#】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钛媒体

京沪网约车细则出炉,“京人京车”、“沪人沪车”的户籍要求未变

钛媒体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22 09:06

正文

钛媒体 TMTPost.com

TMT |创新| 创业

关注这个不一样的微信号:钛媒体 ( ID:taimeiti )




网约车们提心吊胆的京沪两地网约车细则正式出炉了,与此前征集意见稿相比,“京人京车”、“沪人沪车”的要求并未发生改变,但也适当放宽了对于网约车车辆排和车辆车距等要求。


昨天(21日)下午4时,网约车们提心吊胆的京沪两地网约车细则正式出炉了,与此前征集意见稿相比,“京人京车”、“沪人沪车”的要求并未发生改变,但也适当放宽了对于网约车车辆排和车辆车距等要求。


在北京正式对外公布的《网约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中:


规定网约车平台经营期为4年,到期经审核合格后可延期;


网约车平台要依法承担承运人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和相应的社会责任,承担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职责以及为人员和车辆购买相关保险;


车辆准入方面,北京网约车细则要求车辆需在北京市登记,满足北京市公布实施的最新机动车排放标准,对车辆的排量、轴距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要求5座三厢小客车排气量不小于1.8L,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含新能源车;


驾驶员准入方面,北京网约车细则规定从事网约车的驾驶员需具有北京市户籍,也就是在车辆和司机准入方面。


显然,北京市依旧延续了此前“京车京人”的规定。


此外,细则还规定网约车司机的驾驶证件需为北京市核发,接入网约车平台的个人和车辆必须经过审核,具备相关资质后方可上路参与营运。但值得注意的是, 自实施意见发布之日起,已经在北京开展网约车业务的网约车平台公司、驾驶员及车辆, 细则给予 五个月过渡期。


管理实施细则前后经历39处修改


今年10月8号,北京市公开发布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的征求意见稿,面向大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么,大众都反映了哪些意见,管理实施细则前后都做出了哪些修改呢?

由“5座三厢小客车排量不小于2.0升或1.8T”改为“5座三厢小客车排量不小于1.8升”;“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调整为“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并去掉了原条目中“7座乘用车车长大于5100毫米”的限制性条件等,共计39处修改。


同时,与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一同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指导意见》,与其相对应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同样有政策规定上的新增或修改共83条。


另外,在此次征求意见阶段、关注度同样较高的, “网约车司机必须为北京户籍”的意见,表示质疑的只占25%, 因此在最终正式发布的文件中没有进行调整。


上海也仍坚持“沪人沪牌”


同时,上海市今日也正式颁布了《关于本市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和《关于规范本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的实施意见》三个文件,表示即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原则性的规定并未改变,上海市仍坚持网约车需“沪人沪牌”。具体的要求为:

1. 仍坚持“上海人”“ 上海车”。


明确“网约车应在上海市注册登记,达到上海市规定的机动车排放标准”、且“驾驶员应为本市户籍”。和北京给予五个月过渡期不同, 上海的新政不设缓冲期,即日起正式实施。


2. 网约车车辆轴距条件放宽为“达到2600毫米以上”,不再区分燃油车辆和新能源车辆。


3. 不再要求网约车驾驶员“持有本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


4. 规定网约车驾驶员不能“扫马路”和站点候客——“不得巡游揽客,不得在机场、火车站巡游车营业站区域内揽客”。网约车,则只能通过预约方式提供服务。


5. 针对合乘车,对“人车绑定”的要求调整为以家庭为单位。


6. 为解决“打车难”问题,将综合考虑人口数量、车辆里程利用率、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等因素,定期评估并动态调整出租汽车运力的投放规模。


多家网约车平台第一时间回应


面对出台的网约车细则,多家网约车都第一时间对此进行回应。


首汽约车


首汽约车在回应里称,首约在北京运营的所有车辆均为B级以上,驾驶员与车辆全部为“京籍京牌”,已完全符合北京市对网约车行业的准入要求。


此次北京《细则》的发布,延续了此前《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深化本市出租车行业改革,规范网约车发展的精髓。下一步,首约表示:

“一是要积极完成平台相关资质认证工作,一如既往地配合行业监管。二是不断优化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出行体验。三是做好线下服务,不断精雕细琢服务品质。四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缓解交通拥堵、服务特殊人群出行、做好恶劣天气运力保障、引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做出探索。”


易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