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宏观与市场
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系列公号,定位于跟踪把握全球和中国宏观金融基本面重点和趋势,解析市场热点,求解政策应对方案。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是第一财经旗下的非盈利独立智库研究机构,其宗旨为致力改善经济政策。第一财经是中国领先的财经媒体集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聊聊今年笔记本处理器的命名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全球首款屏下摄像头笔记本电脑:联想 ... ·  3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聊一类「最近暂时不要买」的游戏本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宏观与市场

《中国与全球制造业竞争力》解析四:五大行业是助推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功臣”

全球宏观与市场  · 公众号  ·  · 2018-04-13 16:17

正文

者:张婧熠/《第一财 经日报》记者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导语

4 月9日,第一财经研究院在2018年博鳌论坛期间推出了《中国与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报告 。报告显示,在2000年至2016年期间,机械、电器、电子通讯设备、汽车和其他交通设备(除汽车)五个制造行业单位劳动力成本竞争力的排名整体上升;但增长趋势主要集中2008年金融危机前,危机后的部分行业排名甚至出现下降。



4月9日,第一财经研究院在博鳌论坛期间推出了《中国与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在2000年至2016年期间, 机械、电器、电子通讯设备、汽车和其他交通设备(除汽车) 五个制造行业单位劳动力成本竞争力的排名整体上升;但增长趋势主要集中2008年金融危机前,危机后的部分行业排名甚至出现下降。而根据第一财经研究院的研究, 包括上述行业以及化工等在内,可能将在中美贸易战中受到影响。

中国高新技术的竞争力,在本次发布的报告中得以被量化呈现。作为“高新技术”制造业的代表,机械制造业、电器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其他交通设备(除汽车)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ULC)竞争力排名有明显提升。但以2000年至2016年为观察窗口,增长主要集中在2008年危机前;而在2008年至2016年,除了电器制造业排名持平,其他各行业的竞争力排名都出现了下降。

对此,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与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报告认为指出,制造业在低端技术领域的迅速扩张,以超低成本大量加工生产标准零部件,在强化处于技术高端领域发达经济体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自身技术升级的成本。这背后,一个较容易忽略的事实是, 因中国制造业参与而带来的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标准零部件成本和组装成本的下降,进而是整机成本的下降;不但鼓励了最终消费,也大大降低了处于技术高端领域发达经济体的生产和研发成本,特别是推动了后者所引领的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进步。

低成本条件下,更快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提高了经济体在各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例如,它们在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等制造业部门中的表现。 ”报告称。

报告还强调,中国对这一趋势应高度关注,并从战略层面推出有效政策组合确保在高新技术领域进一步提高竞争力。而 实现“中国制造2025”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抓手。需要深入分析危机前后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竞争力逆转的原因,并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在报告发布会现场,中美贸易战依然是热议的话题。第一财经研究院副院长林纯洁介绍,根据第一财经研究院的测算,在中美均加征25%关税的情形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 机械、电器、电子通讯、汽车、交通设备和化工 等行业的竞争力将受到影响;美国对中国出口的 食品饮料加工、汽车、化工、橡胶和其他交通设备行业 的竞争力会受到影响。

在发布会的研讨中,也有嘉宾观点指出,由于全球贸易环境的恶化和贸易战的概率上升,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可能面临冲击、挑战和重构。中国积极推动的制造业发展模式面临挑战。

第一财经研究院在博鳌论坛期间推出的《中国与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报告,以中国为基准点,追踪和比较本世纪以来全球19个主要经济体19个制造业分类基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力变化。这是全球第一份覆盖主要经济体和主要细分行业的劳动力成本竞争力报告,全面评估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版图中的实力崛起和变迁趋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