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事出鞘
打造军事原创内容,掌握最新军事资讯.和大家互动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解放军报  ·  军营观察丨周而复始的巡线之路 ·  昨天  
环球网  ·  外媒爆料:俄非正式提议在印度造苏-57 ·  昨天  
环球网  ·  外媒爆料:俄非正式提议在印度造苏-57 ·  昨天  
国际旅游岛商报  ·  突发!美国两架飞机相撞 ·  2 天前  
南京日报  ·  突发!美国两架飞机相撞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事出鞘

中国竟然一颗军事侦查卫星都没有!真相很惊人

军事出鞘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5-24 11:45

正文

近期,美国媒体报道了中国近日发射的0.5米级高分辨率“高景1号”商业遥感卫星的有关情况,认为该卫星已经传回图像的事实表明,中国在侦察卫星领域迈入全球“第二梯队”并且能够与欧俄比肩,表示中国能够建设由数十颗侦察卫星构成的全球监控网络,其规模和性能仅次于美国卫星网络。

《防务内参》认为,中国已发射多颗“遥感”系列卫星,这些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但是研发历史较短发展迅速,也引发了西方军事专家的关注。



高分2号卫星

他们揣测“遥感”系列是中国军用侦察卫星的对外称号,类似于苏联当年的“宇宙”系列军用卫星。由于近地空间被严密监视,为防止大国之间出现误判,任何国家发射卫星都要向全世界公布相关信息,中国可能有意给其侦察卫星冠以不具备军事色彩的名称。

“遥感”系列卫星从2006年4月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当时“遥感1号”发射成功,到2014年共有33颗“遥感”卫星升空,目前除了几颗已到使用寿命外,其他“遥感”卫星都在太空中正常工作,组成了具备雷达侦察和光学侦察能力的太空监视网络。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遥感”系列是除了美国NROL系列卫星之外,全球规模第二大的太空侦察网络。



太空军事侦察卫星

NROL系列卫星是美国国家侦察局(NRO)的秘密侦察卫星,目前已经发射到重达6吨、价值超20亿美元的“NROL-37”,这些卫星监控能力强大,卫星天线直径超过100米,利用在太空的天线,搜集来自船只、飞机、地面控制站及其他卫星的讯号。

在卫星搜集了相关讯号后,便会进行加密处理,然后传送给美国。另外,该系列卫星还具备信号侦听功能,部署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能够收集他国信号,比如侦听中东、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关键情报。

美国《Gunter’sSpacePage》杂志猜测,中国“遥感”卫星主要分为三类,均可进行数据传输,即卫星拍摄到的照片和搜集到的信息直接通过无线电数据链传回地面,卫星不需要返回,表明中国侦察卫星的实力已经超越印日,尽管不及美国,但是“遥感”卫星的雷达成像能力也已经引发美军关注。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雷达成像是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拍摄并合成地面照片,其成像的分辨率较光学成像差,但具有不惧雨雪等恶劣天气,可穿透树木、草丛等遮盖物的优势。

“遥感1号”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和“遥感3号”“遥感10号”在美媒分类中是第一代,都采用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最高分辨率为5米。



太空侦察卫星

落后世界先进水平。“遥感6号”“遥感13号”和“遥感18号”被认为是中国第二代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采用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波长比L波段小得多,成像分辨率大大提升,而同一时期日本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的分辨率也为1米。

尽管美媒的关注有些超乎预期,但是我们也要勇敢地承认,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仍然很大。美国早在20多年前发射的“长曲棍球”卫星,使用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实现了最高0.3米的分辨率。另外,“长曲棍球”卫星的工作模式之多、扫描处理能力之强,也令“遥感6号”难以望其项背。

近日,一颗中国商用遥感卫星“吉林一号”拍摄的一组卫星影像近日引起了“强烈关注”,这颗卫星近日拍摄到的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机场画面中,可以清楚看到机场调度情况,相当于给机场做了个“直播”。



“吉林一号”卫星发射

前段时间,“吉林一号”卫星传回的照片陆续公布,这些照片中从太空中拍摄了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印度、越南等多个国家的重要地点。

特别是一组关于海军费城造船厂图片,不仅停泊港内的航母清晰可见,甚至飞行甲板结构都能清晰辨认。



“吉林一号”卫星

根据专业人士的结论,要发现航母的存在需要卫星的地面分辨率达到15米,要识别航母与超级油轮这两种船只需要分辨率达到7米。

吉林一号A这张图片能让人看清航母上的弹射器、舰岛、降落道和舷侧武器平台,靠的是达到了0.72米的高分辨率。

中国普通商业卫星的分辨率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可以想见中国军用卫星的分辨率水平。

据外媒报道,中国正在构建一套完整的反航母系统,在庞大复杂的反航母太空信息保障系统的保障下保证信息准确送达后,从而让射程极远、速度极快的反舰弹道导弹将可充分发挥杀伤力,所以美国航母的“一举一动”都尽在中国卫星的掌握之中。



“吉林一号”卫星

虽然这已经是我国卫星发布的最高分辨率图片,但实际上吉林一号并不是以高分辨率为卖点的卫星。

它由4颗小卫星组成,主星吉林一号光学A星重420公斤,分辨率为全色0.72米;1颗重65公斤的灵巧成像验证星,分辨率优于5米;2颗各重95公斤的灵巧成像视频星,分辨率为1.12米。



“吉林一号”卫星

一般光学侦察卫星的重量通常在2-5吨之间,比吉林一号4颗星加起来都重3倍以上。

放着大的不做做小的,可见长光人绝对不是直男癌。讲真,大家之前不做小卫星只是因为做不到,镜头、控制、燃料每个部件都那么大,整星当然轻不了。



“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里约奥运会馆

近地轨道一公斤载荷发射费就要5000美元,卫星重量多1吨,发射费就多500万美元,谁不想剩下这笔钱呢。

长光公司的目标是做50-400公斤重的微型卫星,用一颗大卫星的发射费送十颗小卫星上去,建立庞大的卫星网络,从而在极短时间内拍摄地球表面任意一点。



“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美国海军船厂

按照他们的计划,今年要发射16颗卫星,实现全球3-4小时重访一次。2020年时发射60颗卫星,30分钟重访一次。2030年时发射137颗卫星,10分钟重访一次。

也就是说,那时候大家叫了个外卖半天不到也不接电话,怎么办呢?呼叫卫星看一下车到哪了吧。

当然外卖电动车可能小了点卫星看不到,但城市堵车、高速公路事故、飞机坠毁、森林火灾、台风海啸……这么多大家需要及时知道的东西,吉林一号都能提供。长光公司的意思是,这么好的东西,大家怎么能不来一发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