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一财经YiMagazine
这里是《第一财经周刊》读者俱乐部,我们为你发掘精彩的商业价值,也邀请你一起探寻明亮的商业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告诉你别惹我z ... ·  11 小时前  
凤凰网财经  ·  市值蒸发了200多亿,传奇浙商的棋局成继任者困局 ·  14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县域市场抢增量,品牌为何选择拼多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财经YiMagazine

我为什么讨厌平台这种东西| CBNweekly未来预想图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2-14 08:38

正文


我一直觉得,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合作,哪怕打着“互联网共享精神”的幌子,我也可以忍受。但2017年2月12日,“良仓”的做法让我无法理解。

在良仓编辑与我的沟通中,确定在转载时使用“未来预想图”《迷你东京:谁塑造了这些好逛的街区》这篇文章,当时我们约定:

1,去掉文末良仓产品推荐。(因为我们并不是授权对方使用这篇文章卖东西)

2,注明作者图片与未来预想图Logo图片。

3,文首有良仓编者按,本来我不同意,因为它看起来像是我们和良仓建立了正式合作,但其实并没有,它就是一次转载而已。但由于《迷你东京》是“未来预想图”第一篇文章,尚未有原创保护,我无法让良仓一字不改。所以我们约定,文末加一句编者按,介绍清楚文章来源。

最终,良仓编辑与我共同确认了临时链接。

但最终,今天刊发的稿件还是变成了这样:有一堆良仓产品推荐,也去掉了我们的作者图、logo印、编者按。这次修改也完全没有事先通知我们。

我一直觉得,内容创作也是产品,第一财经为此投入成本与资源,我们的记者、作者为此付出精力,努力创作出高质量内容,理应得到尊重。免费转载本身已是我非常不喜欢的合作方式,但中国的网络环境里,我也必须做出一些妥协,因此同意注明完整来源、按照彼此共同约定的转载。

遗憾的是,我们的努力得不到像良仓这样机构的尊重。对于那些想通过与平台合作、增加知名度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我觉得一个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是: 自己到底通过这种合作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如果整个环境都习惯“拿来主义”,对内容创作没有最基本的敬意,那么我们所有人注定就只能吃那些糟糕的东西。

所以我必须说,由此终止和良仓的所有转载合作。《未来预想图》从未与良仓合作过,从未属于其合作机构。

请良仓就此事道歉并发出声明,否则以侵权申诉到底。虽然在我们的要求下,良仓已经删除了这次链接,但如果没有解释说明, 这种对版权与原创的漠视,未来还会延续到你我、其他更多内容创作者的身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