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枪稿
汇聚媒体精英智识,每天发表电影相关之深度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腾讯:内容型产品-执行制作人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里才是江南水乡之夜!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SPOTLiGHT聚光》多个全职岗位@你! ·  6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红书:新媒体传播专家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8k-30K/月!星球研究所2025超多全职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枪稿

中国电影拍得烂,这位编剧老师捋了捋病因

枪稿  · 公众号  ·  · 2018-04-17 20:59

正文


文艺作品,见仁见智。


不过,也必须看到,好莱坞建构的一整套商业电影类型法则,仍然可以视为一种公允的品质认证标准。


全面市场化之后,“中国电影”的不堪,一大症结就在于创作上没有吃透类型片规则。


今天的执笔枪手,是一位业内编剧,她从类型片的创作原理出发,技术分析了几部重点影片,以此来论证中国电影普遍存在的若干剧作问题。


当然,影视创作上最有趣的地方也体现于此,她的观点和判断当然未必代表正确和唯一(我们非常欢迎留言区的争鸣),可这样的尝试无疑是必要的。



国产商业片流弊之创作篇(内篇)


文|八卦天后


作者简介: 历任娱乐周刊、周报编辑记者、制作公司经纪宣传总监、营销策划团队策划总监,现为影视剧文学统筹、编剧。



在今天,以且仅以奢侈品和高级定制来设定门槛体现“我有钱我有品我最潮”的旧规则已不适用,服装超级混搭可以说是掌握时尚话语权的ICON们发明的新规则。奢侈品+VINTAGE+高街同时穿于一身的维度混搭已成为新穿搭圣经。


高票房商业片《唐探》可谓“类型混血”的典型


在高速不均衡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在资本热钱和爆款ICON的KPI至上风向标指引下,也催生出了国产商业片新规则—— “类型混血” ,并迅速形成了好莱坞制定的影片类型不规则叠加的风尚,以最受欢迎的动作/悬疑/喜剧/爱情这四类的叠加最为常见,形成了庞大的“混血帝国”,《唐人街探案》1和2固然是金字塔顶端,做出了喜剧+悬疑的混血爆款,然而大部分类型混血则会产生国产商业片的最大体量的流弊—— 类型混血溶血症 ,表现为 大神滚落/新锐折戟/老猫烧须


创作最大流弊:类型混血溶血症


以《暴裂无声》为例,前天看完的时候,从感情因素说,我还是喜欢这个片子的,在商业片中进行风格化探索,在专业度上是非常难的事情,我永远尊重创作者对此的尝试,但同时理智让我无法无视它在创作规律上的“内伤”——类型混血的 “溶血症” ,也就是类型的崩坏已非常明显(我认为这才是它的票房致命伤)。


《暴裂无声》属于典型的风格杂糅、类型混搭


《暴裂无声》让我困惑的是导演作为“导游(牧羊人)”到底想让观众(羊群)去往何处?也就是影片的主类型是什么——动作?悬疑?剧情?


导演在资金加持下显然是有商业化的企图的,但影片开头小男孩张磊(张保民儿子)极生活化的垒石块的动作,以及石块类金字塔形状的隐喻(坟墓/死亡和权力的象征)则是一个艺术片反情节的开局。


《暴裂无声》的开场比较像文艺片


紧接着张保民在煤矿井下的激烈缠斗和“你儿子丢了”的画外音以及张保民家中破败萧条的景象,现实主义的气质似乎把路标指向了“剧情”类型,但随之而来的男主角张保民的真正亮相——沉默(哑巴,失语,制度外)叛逆者形象(不在协议上签字)以及为报一饭之恩卷入械斗,被骗以为孩子在昌总手中一路尸横遍野杀向昌总“财富中心“办公室,又混合了韩国犯罪片、日本剑侠片和美国动作片如《疾速追杀》夕阳杀手绝地反击的路数(甚至某一瞬间让人想起昆汀Cult片《杀死比尔》),三个段落就出现了三种类型气质,让人困惑。


张磊的灵魂救了媛媛的超现实段落抚慰了冰冷的情节走向,但不得不说是类型之外的神展开。而张保民在救媛媛的过程中到处找手机信号的情节又是让人跳戏的喜剧。姜武刻意的卷发造型和浮夸的地下“宫殿”,有点《熟食店》的暗黑童话感,切羊肉的机器又像《王牌特工2》的绞肉机,而其实都是破坏现实感的。总之,这部电影一边建立一种类型感觉,一边又用另一种类型感觉来割裂疏离破坏,使得影片有着百纳布一样的拼贴感,时而精彩,时而枝节旁逸斜出,时而半途而废。


《暴裂无声》里的“暗黑公司”段落,在美术和视听质感上都略有突兀感


《暴裂无声》是在动作悬疑剧情的交叉范畴来回打转,但却因为类型每一块拼图的辨识度高,成为了“类型混血”“溶血症”的重灾区。而《捉妖记2》这样的大体量商业电影的“溶血症”相对隐蔽,明星加持/前作光环/春节狂潮,再加上花哨的包装增加亲和力比如李宇春的四川话,“溶血症”的症状仅表现为 单薄无聊、后继乏力


《捉妖记2》是春节档明星大杂烩


《捉妖记2》是“《加勒比海盗》+《西雅图夜未眠》“的奇异融合版,梁朝伟恰似强尼·德普,而白百何和井柏然则类似凯拉·奈特利和奥兰多·布鲁姆,两者的任务线却没有像《加勒比海盗》那样合龙,同时又加出了一条类似《西雅图夜未眠》的感情线(只不过把爱情置换成了亲情)——胡巴和爹娘如同《西雅图夜未眠》一样,之前互相思念,快到片尾才相遇。然而,影片没有把胡巴对爹娘的思念做足,达不成《西雅图夜未眠》那种隔空交流默契惺惺相惜的交互感(白百何的幻视不算)。


综上所述,类型混血的溶血症是国产商业片的创作中最大流弊,然而其他创作流弊还有不少,如下——


创作流弊之不重视设定


比如《长城》,貌似有一个奇幻动作冒险类型的壳,貌似马特·达蒙是依托“英雄旅程”的“小偷”(比如《霍比特人》里的马丁·弗里曼)的模版,但却忘了在这个游戏化的奇幻动作冒险故事里放进心脏——做好世界观和核心价值观。


大城头女战士大甜甜


景甜一直重复的“信任”,也就是城头女战士们相互配合进行战斗团体操和不经考验地让(亦正亦邪难以辨认的)马特·达蒙上阵,核心设定非常薄弱,因此主人公的成长也无从谈起,团队一直面目模糊地存在,缺失了此类型电影最重要的“组队”集结,张涵予的死也谈不上激励事件,智者缺失,唯一有所成长的是胆怯的鹿晗,他被马特·达蒙拯救之后最终赴死,但因为缺乏有力的铺垫,鹿晗的死本应让人痛惜却被处理得丝毫没有悲壮意味,与《疯狂麦克斯》里一直高喊要进入英灵殿的小哥弃恶从善慷慨赴死不可同日而语。


大宝贝在《寻龙诀》里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分量极重


国产商业片中情感核心做的比较合理的是《寻龙诀》,陈坤和黄渤的心结是杨颖之死,探险等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救赎,一下子就给这个奇幻动作冒险故事装了一颗温暖感人的心脏。


创作流弊之没有360度讲故事


还是《长城》,片中“饕餮”象征贪婪,以人的恐惧为食,这段话只以文字和画外音匆匆交代,影片中只看到有形的怪兽,并没有真正与剧情相结合,“饕餮”的意象等于落空,对主人公的压力,对所谓“光明力量”信任的破坏也无从谈起。


《捉妖记1》的情节足够紧凑:捉妖卖妖吃妖救妖,环环相扣


而好莱坞商业片都是从360度讲故事也就是从各个环节和手段来说一件事。国产商业片中360度讲故事比较好的是《捉妖记1》:捉妖卖妖吃妖救妖,全都扣得紧紧的。


创作流弊之错把响动当烈度


国产商业片中的动作类型,往往以为只要使用爆炸/追车/杀人这样的事件单品就达到了一定的情节烈度和节奏强度,但其实这样的安排如果没有放在人物情感逻辑的曲线上,没有放在情节运动的轨迹上,就没有任何作用,就是哑弹。


张子枫这一笑,笑出多少心理阴影


相反,顺应人物情绪推动的态势,即便是一个眼神,放对了位置,也胜过千军万马,试想一下《唐人街探案1》里小女孩一瞬间阴沉的眼神和邪恶笑容,是不是让你不寒而栗?而《巨额来电》即便动用了纵火/直升机枪械扫射/让张孝全横尸街头,全篇文戏武做,也无法让观众感同身受电信诈骗对人性的摧毁,对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破坏。


创作流弊之

(改编作品)人物OOC(脱离设定)


改编自小说的《妖猫传》非常明显,唐明皇在原著中是爱杨贵妃的,在“假死”做局之后马上回来检视,但因为扎进杨贵妃体内的针松动,杨贵妃已又老又疯,棺材里屎尿横流,即便如此唐明皇还是把杨贵妃带回宫中调养。


《妖猫传》的人物设定与原著有很大不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腾讯:内容型产品-执行制作人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里才是江南水乡之夜!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SPOTLiGHT聚光》多个全职岗位@你!
6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红书:新媒体传播专家
3 天前
i黑马  ·  OPPO和VIVO的人民战争
8 年前
米尔看天下  ·  人类灭绝后,地球将发生十件事......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