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七月
徐闻宇 蔡超|华泰期货
❒.
LPR形成机制进一步改革完善
❒.
改革后LPR市场化程度提高
❒.
改革短期影响有限,中长期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上周六央行发布公告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公告称自2019年8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30分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类型在原有的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由10家扩大至18家,今后定期评估调整;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由原有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扩大至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期限品种,银行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参照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1年期以内、1年至5年期贷款利率由银行自主选择参考的期限品种定价;
自即日起,各银行应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作为定价基准,中国人民银行将银行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
二、改革后LPR市场化程度提高
此前在经历了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虽然我国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是存贷款基准利率仍然得以保留,这使得我国当前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问题,抑制了LPR的市场化程度。
而此次改革过后LPR的市场化程度有望提高,一方面扩大利率报价行的数量和类型,将提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代表性;
另一方面LPR报价由原先的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进行报价改为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将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动情况。
未来随着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逐步发挥,将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从而提高利率传导效率。
三、改革短期影响有限,中长期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目前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进行定价,而未来银行新发放的贷款将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从目前基准利率和LPR利率的水平来看,此次改革中长期而言无疑将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不过就短期而言,一方面存量贷款的利率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另一方面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调整需要平稳过渡、难以一蹴而就,本周新版LPR报价已经出炉,1年期LPR为4.25%,5年期以上LPR为4.85%,而LPR上周五报在4.31%,1年期、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自2015年10月24日以来分别维持在4.35%、4.90%,新版LPR报价如预期仅有小幅下降,因而对实体经济的短期影响有限。
加好友dznc00进兔期妹粉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