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西单商场在2024年最后一天正式闭店进行换新升级,从传统百货向综合商业中心转型的过程。许多老顾客前来告别,表达对商场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线下零售业正在找回自信,未来传统商场转型需紧密围绕人群,提供面向老龄社会的服务,并指出人才和对新业态的把握是线下零售业转型的关键。
西单商场在历经94年的风雨洗礼后,正式闭店,进入换新升级期。商场将实现从传统百货向综合商业中心的转型。
西单商场的老顾客纷纷前来和商场做最后的告别,他们对商场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回忆,表达出对商场的依依不舍之情。
随着网购的发展,线下零售业面临挑战,但也在慢慢找回自信。西单商场的改造是线下零售业转型的一个缩影,其可改善空间非常大。
未来传统商场的转型需紧密围绕人群,提供面向老龄社会的服务。同时,人才和对新业态的把握是线下零售业转型的关键,创新能力是摆在面前最稀缺的要素。
2024年最后一天,94岁的西单商场正式闭店,进入换新升级期,将从传统百货向综合商业中心转型,不少老顾客纷纷赶来和商场做最后告别。
上午十点,随着一声开锁,老西单商场最后一次开门迎客。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老顾客早已在门前排起长长的队。
一进门,赵大爷就开始高举手机不停拍照,1965年他来北京上大学,在这里他第一次触摸了大商场的繁华:“原来我住在劈柴胡同,上班每天路过这个地方,当时商场也不是特别多,在这里买东西比较放心。”
年近七旬的李大妈特意从昌平赶来,从小住在附近的她,从两三岁开始就经常和父母来商场买“针头线脑”,1978年,她在商场买了32块钱一斤的高档毛线,给自己和家人织毛衣毛裤。“现在我还留了一条,留个念想。”一路见证商场半个多世纪的剧变,说起即将闭店,她忍不住红了眼眶:“我还得来看看,再过两年不知道自己身体什么样。”
为挥别老顾客,商场正在举办闭店出清的打折活动。从海淀来的张阿姨特意赶来买过年衣服,年轻时,她经常和老伴来西单度过周末时光,西单菜市场、西单剧场,首都电影院都曾留下二人青春的足迹,结婚礼服也是从西单商场买的。“过去都勤俭持家,钢笔坏了我们都来商场修。现在我们离开老城区了,再来一趟真不容易。”
大厅一层进门处,停业倒计时已不足12小时。在商场工作了30多年的退休员工穆庆宁和妹妹一起回来逛逛,她满脸自豪地回忆,1986年起,西单商场年销售额曾连续8年稳居北京大型百货店之首,一时间风头无两。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当时西单商场的货是最全的,价格是最亲民的。有的货品别的商场都没有,就西单商场有,特别大众化。
历经94年风雨洗礼,已让曾经的华丽场疲态尽显。这次闭店改造,西单商场将实现由传统百货向综合商业中心转变。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更新将是西单商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也是一次彻底的旧貌换新颜。更新项目面积约6.5万平方米,将在“西单商场”老字号招牌基础上进行创新,打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品牌。以西单的历史为核心,打造快餐休闲餐、博物馆等业态,恢复电影院、相声剧场等业态。
其实,从2023年西单商场放出调改消息后,前来打卡留念、回忆往昔的老顾客一直络绎不绝,各大社媒转发相关消息也不曾停息。当下,网购日益发达,顾客为何会对一个老旧商场呈现出现象级的难舍之情。
国内知名商业评论家、《首席财务官》杂志融媒体出品人田茂永指出,线下零售业长处在于品质和体验,线上零售业卖点是方便、快捷、性价比。经过将近20年,双方已基本上达成均衡,势均力敌。当下,线下零售业正在慢慢找回自信,其可改善空间非常大。
2024年,北京多家大型商场密集“上新”。不过,不少新商场度过开业甜蜜期后,随即品牌流失,门可罗雀。近期,亦庄龙玥城、海淀大悦城、平谷万达广场、石景山和美汇相继亮相。
田茂永认为,未来,传统商场可能还面临漫长的转型期,应该紧密围绕人群、客流激活更多的消费单元,比如提供一些面向老龄社会的服务,包括整合社区大学、夜校等资源,而不仅仅是餐饮、电影、购物的“老三样”。从这个角度看,线下零售业转型,可能更缺的是人才和对新业态的把握,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创新能力是摆在面前最稀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