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乒乓time
介绍乒乓球知识,器材的分析,乒乓人物即时讯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广网  ·  取消强制参赛要求!WTT最新公布→ ·  昨天  
央广网  ·  取消强制参赛要求!WTT最新公布→ ·  昨天  
海南省教育厅  ·  祝贺!海南籍国乒选手林诗栋世界排名首次登顶! ·  2 天前  
海南省教育厅  ·  祝贺!海南籍国乒选手林诗栋世界排名首次登顶! ·  2 天前  
大皖新闻  ·  集齐五冠!恭喜国乒! ·  3 天前  
大皖新闻  ·  集齐五冠!恭喜国乒!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乒乓time

技术:“拧”的核心因素 掌握了它就打通了”拧“的任督二脉!

乒乓time  · 公众号  · 乒乓球  · 2017-02-13 10:32

正文

关注+ 投稿+ 提问题+

定期推送乒乓球技术, 视频 球员现状 赛事转播表 优惠乒乓球器材 等诸多优质内容,全网最接地气、重服务的乒乓球友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微信号:pqd000


“拧”这项技术为什么会出现,特别是在高水平选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他存在的本质是什么?个人认为其实就是主动把短球变成高质量的上旋直接得分或形成主动相持的技术。高质量的拧比摆短,劈长,挑打更具有威胁性,更容易占据主动。

那么怎样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的摩擦球,克服来球的旋转,制造合理的弧线?关键是在于发力。以往的挑也可以制造旋转,但是制造旋转的能力有限,旋转质量差,反而被动,还不如以速度致胜更好。翻挑为什么不能制造出强烈的上旋,原因是发力的距离不够。

距离就是“拧”的核心因素。这个距离有三层含义。

一、绝对距离。球拍距离球要适当加大,才有空间加速。

二、螺旋发力。拍头不是伸向身体左侧,而是在腹前,愈是要发力,肘部越要向左架。身体要像发条一样拧紧,然后突然释放。这个发力距离就像太极里的缠丝劲,连绵至全身,比起翻挑更讲究全身发力,发力距离更长。

三、站位的距离。身体含球,便于发挥小臂和手腕的爆发力量。肘部前伸,小臂手腕尽量后引,像拉开的弹弓。常见的毛病有伸手够球,变成弹击,吃球距离短。还有的引拍不够,动作还像是在翻挑,碰到强下旋,拧不起来。还有的过分向上发力,导致拧过去的球速太慢,弧线过高,被人家反冲甚至直接拍死。

综上所述,距离是拧球存在的掌握核心因素

也是掌握这项技术的关键因素

补充心得:

要多向前发力,才能吃住球,球拍有向前顶的感觉。大拇指用力明显,后面三指在拧之前要放松。在贴近桌面的位置甩出一个扇形弧面。出手要快,有点抖动的感觉。

平时比赛中,业余球友的短球往往不够短,也不够转,引拍几乎可以到底线附近,向前为主的摩擦,吃球效果反而好,而且便于还原衔接第二板。所以说,站位的距离,引拍的距离是关键。当然腰要带住,小臂,手腕,手指放松,要向前甩出鞭打的效果。最后再考虑落点,速度,弧线。

还有些人拧不出质量,往往是由于担心下网,向上摩擦太多,导致吃球时间太短,球的旋转,速度都不够。

结语:曾经走过很多的弯路,最近似乎有点心得,拿出来跟大家分享。纯粹是一家之言,看看就行,不要太认真。

订 阅 乒乓球技术教学与器材研究

版权声明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精彩内容

【乒乓教学】偷偷涨球!分享一个人练习乒乓球的12种方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