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三农
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最新政策、权威解读、实用信息、独家观点。本号已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投稿:[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土壤治“酸” ... ·  2 天前  
微观三农  ·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 ·  2 天前  
微观三农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3 天前  
微观三农  ·  一图了解丨智慧农业发展开启加速度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三农

年终特稿⑨丨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微观三农  · 公众号  · 农业  · 2024-12-19 17:00

正文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摆在突出位置。一年来,各地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深挖产业富民增收潜力,稳定工资性收入,拓展转移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农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674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46,比上年同期缩小0.05。

战略部署抓紧抓实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收入。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强部署抓落实,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这一年,关于强化农民增收的战略部署越抓越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开展农民工服务保障专项行动,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文件从多个方面作出具体安排,体现了对农民增收目标的拓展深化。

这一年,关于强化农民增收的具体要求越抓越实。农业农村部2024年一号文件要求,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高值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等方面发力,全链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今年的工作重点中提出,要促进居民多渠道增收,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积极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今年6月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提出,以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业增效、粮食生产者增收,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

既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也要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今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扩大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业就业规模”“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等具体举措,多管齐下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

一年来,一系列部署要求完善了强化农民增收的制度设计,体现出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对改善民生的高度关切。面对当今国际复杂局势,与国内农产品市场不稳定等因素的挑战与影响,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努力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对于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压舱石”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向好提供有力支撑意义重大。

山东省沂南县苏村镇蔬香瓜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分红现场。新华社发(王彦冰 摄)

增收路径全面开花


一年来,农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来源呈现多元化,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全面开花,进而拉动农民增收不断取得新突破

——工资性收入提供动力

“通道侗嫂”是湖南省怀化市有名的劳务品牌。地处怀化最南端的通道侗族自治县,通过这一劳务品牌延伸产业链条,让更多农民靠技能致富。2024年“通道侗嫂”实现用工6697人次,推荐就业岗位2100余个,带动就业1.4万余人。“小孩读书之前都是问爸爸要生活费,现在都是问我要。我现在一个月7000元,能在家门口挣到这么多钱非常不错。”今年43岁的陆霞,在通道侗嫂职业培训学校参加培训后,考取了育婴方面的资格证书,现在通道侗嫂月子中心就业。

工资性收入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超过40%。一年来,各地在强化农民增收途径中,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全方位拓展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农村劳动力就业稳中有升。

——经营性收入巩固基础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富民产业是首选。在湖北省嘉鱼县,十公里的蔬菜长廊,依长江而建,横跨三座村落,四季瓜果飘香,秋冬季以种植甘蓝为主。嘉鱼县每年安排近千万元专项资金,实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程项目。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9万亩,年产量127万吨,是武汉市四大蔬菜供应基地之一。“种甘蓝,我们不愁销路。”菜农熊成龙介绍,一亩甘蓝的平均收益可以达到3000元,加上打工收益,57岁的他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一年来,伴随着各种新理念、新技术、新要素不断进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新机遇。各地通过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的政策导向,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更好地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同时,支持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提升助农增收的实际成效。

——财产性收入释放潜力

在福建省泉州市,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和“和美海丝侨乡”建设,不断探索乡村共富新路径。各地依托资源优势,通过产业拉动、政策撬动、金融促动,不断增强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在石狮市,西偏村盘活低效用地改建体育馆,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220万元;在安溪县,曾经的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黄岭村,深耕茶产业配套发展多元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目前,泉州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位居全省前二。

一年来,各地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通过盘活利用集体资产,不断探索实现农民“抱团致富”新形式。这不但为农民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收益,而且为农民增收释放出更多潜力。

——转移性收入托起保障

今年,中央财政在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耕地轮作休耕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政策基础上,对关键技术措施应用到位、实现单产提升目标的规模种粮主体给予奖补。天津市下达17.8亿元服务春耕春播,对种粮农民给予每亩95元补贴。江苏省南京市发放各项惠农补贴5.8亿元,惠及超过45万户农户,补贴资金通过江苏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系统精准直达农民账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一年来,关于农民增收的财政支持引导性、针对性更强。各地在强化农民增收中,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同时,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把给农民的各项补助补贴补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长效机制深入探索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一年来,一项项抓紧抓实的部署要求,一项项精准务实的行动举措,逐步探索并不断完善强化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走稳共同富裕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健全富民产业发展促进机制,为农民增收添劲赋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通过引进肉牛全产业链项目、融入柳州螺蛳粉产业链、提升糖料蔗产业附加值等举措,加快推进富民产业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走出一条产业链条全、融合程度深的三产高效融合的发展道路。

一年来,各地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依托农村特色资源不断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富民产业发展促进机制不断健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机制,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空间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要求,山西省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通过“先增后补,见犊补母”的方式提升母牛种用性能和繁殖效率,对省级核心育种场、种公牛站、良种扩繁推广场一次性补助。贵州省支持肉牛到户奖补资金达17.59亿元,从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中安排6435万元支持肉牛家庭牧场和合作社。辽宁省着重落实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粮改饲、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肉牛政策性保险等政策措施,组织养殖场户与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接,积极争取金融支持。

一年来,各地在落实强化农民增收的部署要求中,重点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创业就业服务、农业支持保护、农村土地改革与农村社会保障提升等方面,配套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进而推动农业生产性配套服务升级,激发了农村资源资产要素的活力,不断完善了强农惠农政策机制,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了更多有利空间。

——探索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收益

联农带农机制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牵引。甘肃省两当县左家乡着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行“合作社(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引导组织农户到园区务工就业,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这里干活,按月领工资,年底拿分红,比在外面打工强很多。”辖区内好多群众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一年来,各地在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中,坚持带动效益与提升带动能力相结合,科学合理确定带动方式和受益程度,积极探索“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的长效机制,让农民通过发展产业、转移就业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4年第24期

作者:牛震

编辑:张璟

监审:郭平稳、蔡薇萍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