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9时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泵送到位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设计
中铁大桥局承建的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
4号主墩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成
这是全线第一个浇筑完成的主墩承台
标志着池州长江公铁大桥4号主墩
即将率先进入主塔施工阶段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
连接池州市贵池区和铜陵市枞阳县
全长3.1公里
主桥长1768米
为主跨812米的三主桁三索面双层钢桁梁斜拉桥
大桥南主塔高274.5米
北主塔高282.5米
均为空间钻石型钢筋混凝土桥塔
此次浇筑的4号主墩为南主塔主墩
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工艺
承台平面尺寸为75.6米×47.6米
面积相当于9个标准篮球场大小
厚度为7米
共需使用钢筋4100余吨
浇筑混凝土约25600立方米
“这样的体量,在全线来说都是施工难度大、技术水平高、混凝土耗材最多的大体积承台。”项目指挥长牟翔介绍,池州长江公铁大桥4号墩承施工环境复杂,结构规模尺寸大,承台混凝土连续浇注时间长、浇注方量大,对项目部的生产、调度、组织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为确保承台混凝土浇筑质量,项目团队提前谋划,制定了详细可靠的专项施工方案,对人员配备、机械配置、监控检测、安全管控等方面作了周密安排。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要求高、对温控的要求严格。对此,项目部专门制定了相关数据汇总表格,并紧密监控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每隔3小时,各个浇筑环节的负责人都会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方量、时间等相关数据汇总一次,确保浇筑过程不出意外。
此外,项目团队还运用了智能温控系统,在承台内设置了智能温控装置,这一系统能实时监控混凝土温度,并利用承台内布设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对混凝土温度进行调控,防止混凝土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
施工进度稳步推进,离不开超前谋划。牟翔介绍,承台施工还没结束的时候,项目部就已经开始提前谋划下一阶段工序,将准备工作提前落实到位、将工装设备材料等提前组织到位,确保工序转换衔接顺畅快速,继续拉满弓、铆足劲快速推进项目施工进度。
截至目前,池州长江公铁大桥主桥4号墩承台第一层施工完成,5号墩铁路墩身已施工完成,6号墩目前在进行铁路墩盖梁施工。引桥完成10个承台施工,S4号墩和S5号墩铁路墩身已施工完成,8个铁路墩身正在进行施工。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
按照“公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合并过江的标准建设,上层作为宁枞高速公路的过江通道,按双向6车道布设,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承载两线合池城际铁路,设计时速250公里;预留两线池铜市域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
合肥至池州城际铁路和池州长江公铁大桥建成运营后,将打通合肥经池州至皖南地区的公路和城际铁路等交通运输通道,合肥与池州间乘坐动车组列车可快速直达,对于进一步加强皖江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过江通道布局,推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铁大桥局集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