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洋币是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圆,俗称坐洋,为清末民初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圆之一。银币正面为自由女神坐像,背面的装饰图案为麦穗,法文有“贸易银元”和“法属印度支那”等。银元正面希腊自由女神坐像,这也是“坐洋”得名的因素。
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圆,俗称坐洋,为清末民初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圆之一。银币正面为自由女神坐像,背面的装饰图案为麦穗,法文有“贸易银元”和“法属印度支那”等。
果你
如
藏品要-鉴定-评估拍-550交易-请与我们联系,或将图片、姓名、电话、方式发
联系
送至微信:18813986755 免费鉴定
法属印度支那货币均由法国货币局的巴黎造币厂铸造。 "坐洋"银币于1879年,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开始发行50分、20分和10分等面额的银币。由于法国人主观上的优柔寡断和客观上国内政治经济的一团糟而拖累了6年,直至1885年才开始铸造1元银币(俗称"大七角",一皮阿斯特相当于墨西哥贸易银币壹元,合一百仙,)。
各种坐洋断断续续发行至1937年,因为战争的阴影而宣告结束。而中国在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后,船洋法币逐渐一统市场,外国银圆在中国的好日子不复再了,恰好的是这个时候坐洋也销声匿迹了。二次大战城结束后,法国短暂统治印度支那,再没有再发行过银质货币,坐洋的发行期为1903年至1923年。
银色,即是银圆呈现出的金属色彩。真银圆的银色白色中透着滋润,光泽柔和,颜色中透出一种自然沁色。假银圆虽是白银制造,但是由于金属成分的配方,它的银色和老银圆有着差异,一般是白里透着青,光泽较强,颜色生硬刺眼,用行话说:就是带“贼光”。这一点通过多观察,比较容易掌握
敲击真银圆,声音的频率较低,会发出绵长柔和悦耳的声音。假银圆由于金属成分配方的问题以及制作工艺的不同,它的声音总是比较尖细,声音的频率较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真银圆也有声音不好的情况,俗称“哑版”。声音,只是鉴定银圆的依据之一
1895年,由于英国限制本土银币的流出,所以英国政府在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的造币厂铸造了新的贸易银元,用于英国在亚洲的贸易,因此严格说来仍然属于英国银币。银元正面中央是一持戟、盾的不列颠女神(国内因此俗称“站洋”或“站人”),上端在女神左右有英文币值“ONEDOLLAR(一元)”,下有纪年;背面中央为寿字纹,上下为中文“壹圆”,左右为马来文“壹圆”。重量26.9568克,成色90.0%。该币发行后广泛流通于亚洲各国,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地区
坐洋,根据1952年在人民银行内部出版的《银元图说》,其正式名称应为安南银元,亦称“坐人”、“法光”、因为这种银币正面所铸的自由女神坐像头上的花圈有光芒七束,俗称“七角”。但为了叙述方便下文仍采用“坐洋”的 说法银元正面自由女神坐像,这也是“坐洋”得名的原因。于1879年开始铸造10仙、20仙、50仙的银币。当时法属安南政府为抵制墨西哥银币及美国贸易银币,于1885年开始铸造一元银币。由于坐人开始铸造无论从成色及重 量(27.215克,90%成色)上都优于鹰洋,很快就占领了统治地位。也正因为其纯重高于墨西哥鹰洋,多有藏匿及熔化者,故不能流通。因此,于1895年将成色减低,将一元坐洋的重量由原来的27.215克减至27克
坐洋币又称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圆,亦称安南银元。而所谓贸易银圆,就是一些老牌
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发展殖民地贸易而发行的银币,坐洋币就是其中之一。
1858年,法兰西
第二帝国入侵安南(今越南),1884年,强迫安南签订第二次《顺化条约》,安南沦为法
国殖民地,为了发展殖民地贸易经济,法西兰第二帝国于1885年开始铸造坐洋币,至1928
年共计43年。而在中国的发行时间为1903年至1933年截止,其因中国在1933年实行废两改
元后,法国船洋法币逐渐消失,坐洋币也随之消失。
坐洋近期部分成交记录;
1930年法国坐洋二角------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坐洋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光绪二十四年北洋机器局壹圆--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1930年法国坐洋二角------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站洋币和坐洋币各一枚-----成交价:RMB成交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