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http://cics.fudan.edu.cn/
51好读  ›  专栏  ›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会议议程 | 互联网与学科新版图:第五届传播与国家治理论坛暨第二届互联网与社会论坛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17-11-29 16:55

正文

CICS

欢迎点击上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订阅本公众号。



第五届传播与国家治理论坛

第二届互联网与社会论坛


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共同体相互连接的形式,创造性地革新了我们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视角,切实影响了中国社会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聚焦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学网络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计划于 2017年12月2日(周六)在上海复旦大学(邯郸校区) 举办“互联网与学科新版图”学术研讨会。




Session 1 :  互联网与哲学:技术逻辑

Session 2 :  互联网与哲学:公共视域

Session 3 :  互联网与政治:国际视野

Session 4 :  互联网与政治:中国现象

Session 5 :  互联网与社会:网络治理

Session 6 :  互联网与社会:网络文化

Session 7 :  互联网与社会:情绪与行动

Session 8 :  互联网与社会:大数据应用

Session 9 :  互联网与新闻传播:新新闻生态

Session 10 :互联网与新闻传播:新媒介与社会

Session 11 :互联网与新闻传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

Session 12 :互联网与新闻传播:新媒介权力

Session 13 :互联网与创新治理:理论路径

Session 14 :互联网与创新治理:政务实践


燕爽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志敏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



米博华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院长


2017中国传媒业的基本格局与基本态势

李良荣 教授/主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另一个地球:互联网作为全球大脑

胡泳 教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和辻哲郎风土哲学视野中的互联网技术

徐英瑾 教授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我受骗,谁之过”——移动互联下的隐私保护

杨珉 教授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973首席科学家

大数据与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想象

张志安 教授/院长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融”时代,主流媒体逆袭之后

李泓冰 副社长

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




【Session 1】

互联网与哲学:技术逻辑


时间:13:30-15:00

地点:光华楼东主楼4楼四号会议室

主持:魏洪钟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评议:张雪魁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王新生

题目: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副院长/教授

互联网时代哲学互联的契机

杨庆峰

题目:

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

重构数据时代的安全概念

闫宏秀

题目: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数字时代的记忆构成:数据与自我

吴志远

题目: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

离散的认同:网络社会中现代认同重构的技术逻辑

徐志宏

题目: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互联网时代的根本现象、前提及其对哲学的挑战



【Session 2】

互联网与哲学:公共视域


时间:15:20-17:00

地点:光华楼东主楼4楼四号会议室

主持:陈    伟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议:杨庆峰   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雪魁

题目: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互联网与虚无主义:克尔凯郭尔的启示

晋荣东

题目: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互联网与公共说理

魏洪钟

题目: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互联网+”对哲学提出的挑战

阿娜

题目:

上海建桥学院新闻学院副教授

自媒体在社会问题上的角色反思

张海新

题目:

东方网编委、媒体中心 副主任/主任编辑

被跟随的人生—智能手机的诸场景应用带来的“常焦虑”与“即释压”



【Session 3】

互联网与政治:国际视野


时间:13:30-15:0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4楼三号会议室

主持:章    平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议:王建民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副教授


黄旭

题目: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全球互联网治理组织的自主性及其限度

洪宇


题目: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A)类

How to Think about Cyber Sovereignty: The Case of China

贾乐蓉、

阿娜斯塔西娅•舒霍列茨卡娅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硕士

从“社交媒体上的政治”到“有关社交媒体的政治”——2012年以来俄罗斯关于社交媒体的政策调整及效果评估

王敏

题目: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现状、问题与进路——基于92个国家和地区隐私相关法规的对比分析



【Session 4】

互联网与政治:中国现象


时间:15:20-17:0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4楼三号会议室

主持:李    一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评议:丁惠平  《江海学刊》杂志社副研究员


刘小龙

题目: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多元动因的网络聚合:论当前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生成机制

印波、

解天伟

题目: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本科生

揭开暴恐动漫的画皮:以禁治暴中的问题与展望


马铭

题目: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硕士生

开放政府数据的现状及问题——基于国内外四个城市的对比分析

陈强

题目: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副教授

中国政务微信管理的制度化探索:内容与影响因素

章平

题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协商式吸纳——舆论意见如何进入政策过程



【Session 5】

互联网与社会:网络治理


时间:13:30-15:0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206会议室

主持:孙秀林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社会》杂志副主编

评议:周    怡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何明升


题目: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管理系教授

中国社会学会网络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

理解中国网络治理的逻辑线索

张权、

曾倬颖

题目: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后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工程师

“过”还是“不及”?——生态学视阈下网络舆情治理的标准尺度与现实表现

黄少华


题目: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教授/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社会资本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城市居民为例

桂勇、

黄荣贵、

郑雯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网络空间的边界及其确定原则初探



【Session 6】

互联网与社会:网络文化


时间:15:20-17:0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206会议室

主持:刘翔英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

评议:吴    莹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王建民


题目: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副教授

互联网如何塑造人的精神气质

周如南、

陈敏仪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生

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下的视觉表意实践——“云养猫”网络文化分析

孙墨笛

题目:

《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

新时代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蒯光武

题目: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应用隐喻抽取技术探索网络直播平台的媒体组织意象——以YY LIVE直播为例



【Session 7】

互联网与社会:情绪与行动


时间:13:30-15:0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208会议室

主持:郑    雯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议:黄荣贵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龚为纲

题目: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情绪特征及其逻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GDELT的分析

李文静

题目: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

“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上情绪对舆情事件传播的影响

陈剑梅

题目:

扬州大学副教授

新媒体语境中的微公益动员:动员框架与行动场域——以免费午餐为例

余慧

题目: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中国网络社会抗议:强者的武器?

张杰

题目: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网络暴力的情感动力机制探析——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为中心



【Session 8】

互联网与社会:大数据应用


时间:15:20-17:0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208会议室

主持:桂    勇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议:孙秀林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社会》杂志副主编


陈云松

题目: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Searching for Red-song: Spetrum and Factors of Revolutionary Nostalgia in Contemporary China

隋岩、

谈和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信息扩散机制——基于新浪微博数据的实证研究

郝龙、

罗教讲

题目: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数字时代因果关系研究的新方法

张伊娜

题目:

复旦大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

基于异地刷卡消费流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体系研究

黄荣贵、

郑雯、

桂勇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互联网与社会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Session 9】

互联网与新闻传播:

新新闻生态


时间:13:30-15:0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4楼一号会议室

主持:朱春阳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议:刘小燕 《国际新闻界》编辑部主任


禹卫华


题目:

上海交通大学大数据与传播创新实验室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当前社交媒体生态环境分析——以微信为例

白红义、

李拓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

重构传播的权力:平台新闻业的崛起、挑战与省思

郭全中

题目: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传媒产业新趋势

陆晔


题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专业主义与公共生活



【Session 10】

互联网与新闻传播:

新媒介与社会


时间:15:20-17:0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4楼一号会议室

主持:邓树明  《新闻界》总编辑/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中心主任

评议:黄少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教授


崔迪

题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新旧媒体的“致知”效果

沈菲

题目: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副教授

媒介接触、日常体验与国民身份认同:2017香港地区网民调查

潘霁

题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符号结构与文化根源——从框架理论出发考察网络信息可信度评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