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S
欢迎点击上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订阅本公众号。
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共同体相互连接的形式,创造性地革新了我们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视角,切实影响了中国社会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聚焦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学网络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计划于
2017年12月2日(周六)在上海复旦大学(邯郸校区)
举办“互联网与学科新版图”学术研讨会。
Session 1
: 互联网与哲学:技术逻辑
Session 2
: 互联网与哲学:公共视域
Session 3
: 互联网与政治:国际视野
Session 4
: 互联网与政治:中国现象
Session 5
: 互联网与社会:网络治理
Session 6
: 互联网与社会:网络文化
Session 7
: 互联网与社会:情绪与行动
Session 8
: 互联网与社会:大数据应用
Session 9
: 互联网与新闻传播:新新闻生态
Session 10
:互联网与新闻传播:新媒介与社会
Session 11
:互联网与新闻传播: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
Session 12
:互联网与新闻传播:新媒介权力
Session 13
:互联网与创新治理:理论路径
Session 14
:互联网与创新治理:政务实践
2017中国传媒业的基本格局与基本态势
李良荣 教授/主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
另一个地球:互联网作为全球大脑
胡泳 教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和辻哲郎风土哲学视野中的互联网技术
徐英瑾 教授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我受骗,谁之过”——移动互联下的隐私保护
杨珉 教授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973首席科学家
大数据与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想象
张志安 教授/院长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融”时代,主流媒体逆袭之后
李泓冰 副社长
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
时间:13:30-15:00
地点:光华楼东主楼4楼四号会议室
主持:魏洪钟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评议:张雪魁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副院长/教授
互联网时代哲学互联的契机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数字时代的记忆构成:数据与自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
离散的认同:网络社会中现代认同重构的技术逻辑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互联网时代的根本现象、前提及其对哲学的挑战
时间:15:20-17:00
地点:光华楼东主楼4楼四号会议室
主持:陈 伟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议:杨庆峰 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互联网与虚无主义:克尔凯郭尔的启示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互联网+”对哲学提出的挑战
上海建桥学院新闻学院副教授
自媒体在社会问题上的角色反思
东方网编委、媒体中心 副主任/主任编辑
被跟随的人生—智能手机的诸场景应用带来的“常焦虑”与“即释压”
时间:13:30-15:0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4楼三号会议室
主持:章 平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议:王建民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副教授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全球互联网治理组织的自主性及其限度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A)类
How to Think about Cyber Sovereignty: The Case of China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硕士
从“社交媒体上的政治”到“有关社交媒体的政治”——2012年以来俄罗斯关于社交媒体的政策调整及效果评估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现状、问题与进路——基于92个国家和地区隐私相关法规的对比分析
时间:15:20-17:0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4楼三号会议室
主持:李 一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评议:丁惠平 《江海学刊》杂志社副研究员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多元动因的网络聚合:论当前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生成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本科生
揭开暴恐动漫的画皮:以禁治暴中的问题与展望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硕士生
开放政府数据的现状及问题——基于国内外四个城市的对比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副教授
中国政务微信管理的制度化探索:内容与影响因素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协商式吸纳——舆论意见如何进入政策过程
时间:13:30-15:0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206会议室
主持:孙秀林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社会》杂志副主编
评议:周 怡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管理系教授
中国社会学会网络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
理解中国网络治理的逻辑线索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博士后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工程师
“过”还是“不及”?——生态学视阈下网络舆情治理的标准尺度与现实表现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教授/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社会资本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城市居民为例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网络空间的边界及其确定原则初探
时间:15:20-17:0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206会议室
主持:刘翔英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
评议:吴 莹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副教授
互联网如何塑造人的精神气质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生
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下的视觉表意实践——“云养猫”网络文化分析
《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
新时代公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应用隐喻抽取技术探索网络直播平台的媒体组织意象——以YY LIVE直播为例
时间:13:30-15:0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208会议室
主持:郑 雯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议:黄荣贵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情绪特征及其逻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GDELT的分析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
“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上情绪对舆情事件传播的影响
扬州大学副教授
新媒体语境中的微公益动员:动员框架与行动场域——以免费午餐为例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中国网络社会抗议:强者的武器?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网络暴力的情感动力机制探析——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为中心
时间:15:20-17:00
地点:光华楼东辅楼208会议室
主持:桂 勇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议:孙秀林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社会》杂志副主编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Searching for Red-song: Spetrum and Factors of Revolutionary Nostalgia in Contemporary China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信息扩散机制——基于新浪微博数据的实证研究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数字时代因果关系研究的新方法
复旦大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
基于异地刷卡消费流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体系研究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互联网与社会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Session 9】
互联网与新闻传播:
新新闻生态
时间:13:30-15:0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4楼一号会议室
主持:朱春阳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议:刘小燕 《国际新闻界》编辑部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大数据与传播创新实验室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当前社交媒体生态环境分析——以微信为例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
重构传播的权力:平台新闻业的崛起、挑战与省思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传媒产业新趋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专业主义与公共生活
【Session 10】
互联网与新闻传播:
新媒介与社会
时间:15:20-17:00
地点:光华楼西主楼4楼一号会议室
主持:邓树明 《新闻界》总编辑/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中心主任
评议:黄少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副教授
媒介接触、日常体验与国民身份认同:2017香港地区网民调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符号结构与文化根源——从框架理论出发考察网络信息可信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