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美股
腾讯美股官方公众号,为您提供最具价值的国际市场投资信息,发送股票代码或名称即可查询个股行情及新闻。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美股

索罗斯“门徒”:通胀是美股头号风险,我去年买入了比特币

腾讯美股  · 公众号  ·  · 2021-06-01 21:08

正文





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索罗斯“门徒”德鲁肯米勒就一系列问题发表了广泛的看法,比如他认为,科技股近期的抛售决不能和互联网泡沫破灭简单画等号,一些与数字化转型有关的股票未来若干年还将持续上涨;美股市场目前的头号风险就是通货膨胀持续高企,迫使联储加息;比特币价格的大涨是因为纸币系统在疯狂放水操作下日益值得质疑等。



德鲁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被许多人认为是当代最优秀的投资大家之一。


他1953年生于匹兹堡,1977年在密歇根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期间辍学,加Pittsburgh National Bank,成为一位投资分析师。1981年,德鲁肯米勒建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Duquesne Capital Management,因为公司表现极为出色,他被传奇投资人索罗斯(George Soros)看中并招募,从1988年到2000年,一直为其量子基金效力。


作为量子基金的首席投资组合经理人,德鲁肯米勒帮助索罗斯完成了一系列值得载入史册的交易,其中就包括1992年狙击英镑,这笔交易当中,量子基金靠着做空英镑,一天就赚了10亿美元。


后来,德鲁肯米勒再度单飞,建立Duquesne Capital,旗下资产最多时达到120亿美元,2010年,他归还了所有投资者的资金,将Duquesne改造为家族办公室。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不想再面对保持优秀历史表现记录的压力。


不过,这记录已经称得上是无以伦比了。在超过四十年的投资生涯当中,德鲁肯米勒没有一年是亏钱的,甚至2008年也赚到了11%。在此期间,他还有过连续三十年年回报率超过30%的表现。目前,德鲁肯米勒净身家大约50亿美元。


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德鲁肯米勒就一系列问题发表了广泛的看法,比如他认为,科技股近期的抛售决不能和互联网泡沫破灭简单画等号,一些与数字化转型有关的股票未来若干年还将持续上涨;美股市场目前的头号风险就是通货膨胀持续高企,迫使联储加息;比特币价格的大涨是因为纸币系统在疯狂放水操作下日益值得质疑等。


科技股绝非互联网泡沫翻版


结论:和互联网泡沫时期一样,当前的科技股估值带有浓烈的“投机性”色彩。不过,德鲁肯米勒相信,今天的高成长科技股,尤其是那些与数字化转型有关的股票,比如云概念股票,未来三四年时间内,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德鲁肯米勒:在我看来,当前局面与世纪之交时的互联网泡沫相比较,既有一些相同点,也有一些不同点。


首先,两个时间段里,估值都已经达到了我所谓的“投机性水平”。


1999年,货币政策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当时的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决定进行一次实验,要让失业率降低到历史长期水平之下。这当然和我们当下的局面无关,但是显然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实就是,网景是1995年才创建的。十年前,人们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电子邮件。当时,整个互联网都在创建之中,因此1999年的大赢家正是Sun Microsystem和思科等基础设施建设公司。这成长是如此迅速,自然就拉高了估值,而再加上宽松货币环境,估值就持续高企了。


不过,我们完全可以将互联网基础设施想象成一百五十年前的铁路,将科技股票想象成那些销售铺路材料,或者承揽铺路工程的公司。铁路网修建的时期,这些公司的销售额可以每年增长50%、60%,甚至是70%。可是,一旦铁路建好,增长速度就不但无法继续提升,反而会迅速降低。


2000年年初的时候,包括我在内,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一点。大家都相信,许多公司未来两三年都可以继续保持50%到70%的增长速度,但是实际上,他们的业务即将迎来断崖式下滑。最终,纳指下跌了足足95%——不是30%,而是95%。这是膨胀的估值,以及先是高估,然后崩溃的盈利联合作用的结果。


当前的局面和那时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当前的货币政策和那时相比,绝对称得上是疯狂了。当年可没有量化宽松,利率水平是4%到5%,而且合理水平或许英国是6%到7%,总之不是现在的0%。这方面,两个时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我们看到了眼下的资产泡沫,这泡沫并不局限于科技股当中,而是堪称万物皆泡沫——当然,我知道一些年轻的币圈粉丝会不同意我的说法。


1995年到2000年,我们赶上了一波难以置信的互联网建设浪潮,而现在我们所遇到的,是同样难以置信的数字化转型浪潮,尤其是在云端。两三年之前,接受采访时,我就经常说,我们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只是刚刚开始,这过程预计会延续十年。这时,疫情爆发了,事实上大幅度加速了这个进程。正如Shopify首席执行官卢特克(Tobi Lutke)所说,他们一年内就完成了商业销售额从2019年到2030年的飞跃。


对于企业而言,迁移到云端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在行业竞争当中生存下去。虽然我在2000年也没有预见到后来发生的一切,但是我现在觉得,这数字化转型进程还远没有到崩溃的时候,那些软件即服务玩家也不会很快消失。


当前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在于整体泡沫和资产价格。好消息就在于,这两三个月以来,这些软件即服务优质股票的估值已经大幅下跌了。因此,即便说它们的价格曾经存在问题,这问题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我认为只要你愿意持有三到四年,这些股票的估值会很容易大幅上涨。


当今股市的最大风险


结论:最大风险就在于通货膨胀高企,最终迫使联储加息。


德鲁肯米勒:毫无疑问,肯定是通货膨胀达到足够强势,迫使联储做出回应。我们当前这个泡沫已经存在了足够长的时间,发展到了足够的规模,这就意味着,一旦紧缩开始,股市就将大幅度下跌。考虑到现在大盘比例严重偏向成长型股票一侧,这就意味着受到的冲击还会被放大。


我们的核心判断是通货膨胀将会到来,但是我们也不排除2007年至2008年那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即泡沫破灭并未带来通货膨胀。总之,通货膨胀现在还没有发展到充分展现其威力的地步。


散户涌入华尔街的长期影响


结论:散户投资者将持续作为一股力量而存在,但是不大可能再上演游戏驿站风波那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场面。


德鲁肯米勒:我20世纪70年代开始投资的时候,散户的信息基本上全部都是从券商那里得来的。当前的巨大差异就是,散户有了太多渠道可以获取信息,因此他们的耳目要比20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的前辈开阔得多。


与此同时,互联网又让散户有了可以集结起来的平台。


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很多散户都选择了有故事的,或者说高风险的股票。大家很容易就会把牛市的好运气和自己的才能搞混。一旦散户投资者被暴跌吓到,他们很容易就会遭受严重亏损。


比如,我曾经以为,在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五年,最多十年内,日本散户就会重新回到市场上,但事实就是,从1990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他们许多人依然没有回来。


所以我的猜测是,散户作为一股力量还将一直存在下去,但是他们恐怕会逐渐远离游戏驿站这种股票。


不过,归根结底,这终究是信息分享网络的进步,这一点必须看到。


关于比特币


结论:比特币是一个一直在寻找自己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它现在恰好找到了一个:联储主席鲍威尔和其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


德鲁肯米勒:其实,早在五年或者六年前,我就曾经不止一次说过——比特币,乃至于整个虚拟货币,其实就是一个解决方案,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问题。


这些人想要干什么呢?我们已经有了一种叫做美元的货币了。


当比特币行情迎来史上第一波大涨,我记得好像是从50美元涨到了1.7万美元,当时我完全惊呆了。当时,我非常想要买进,可是,比特币的价格还在持续上涨,这让我非常不爽——我无法面对比特币价格大涨,而我居然没有投资的事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