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让二十四节气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大家对它的误解仍然很多。
•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业才需要的,过气的,没用的历法。
•二十四节气除了好看,并没有实用价值。
•二十四节气只是农历的注释和补充。
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几千年的传统历法,二十四节气确实和“农历”密不可分,但是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且二十四节气也并不比阳历落后!
在我们讨论二十节气之前,需要重新理解像空气一样或不可缺概念:年、月、日。
丢掉时钟,丢掉手表,丢掉电脑以及一切前人发明好的计时工具,假装自己是古人,仅仅根据肉眼观察太阳、月亮,算出年、月、日。
一天。很好观察,天黑天亮就是一天。
一个月稍微复杂一点。必须每天晚上跑到空旷的地方画月亮。勉强记下从这一次月圆到下一次月圆花了多少昼夜。有时候是29个日夜,有时候是30个日夜。
测算出一年就很难了。历经四季算一年,四季有温度变化,有风向变化,有冰霜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难以量化,要怎样测量它们的周期呢?
细心且坚持的先辈们发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会随着季节变化。有时候太阳最靠近北方,然后慢慢南移,有时候最靠近南方,然后又慢慢北移。
但是天空又不是格子纸,该怎样把太阳的位置记下来呢?于是又不知道是哪个厉害的前辈灵光一现,发现根据物体的影子能够观察太阳的位置。
而且他们还发明了一个量影子的工具:圭表。
立着的杆子叫表,水平躺着的叫圭,是一个尺子,上边有刻度。
假设我们借来一用。坚持每天起床,测几次太阳下杆子的影子。几百天下来大约能估算出一年的时间。但是会发现另一个问题:影子的边缘很模糊,这个模糊的边缘的要怎么量呢?
祖先们的建议是“要不我们把刻度细化一下?”从分细化到厘,细化到毫,细化到秒。但是影子还是模糊看不清啊。还是只能测算个大概。
到了元朝,郭守敬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不能把杆子造大点吗?”所以他在河南登封建了个巨大的杆子,一座观象台,就是下面这栋楼:
影子变的超级长之后,误差就能减少一些。找到影子最长的那个时间点,和影子最短的那个时间点。反复比对,最后能确定一年大约是365或366天。
现在我们总算知道古人是怎么辛辛苦苦的测出了年、月、日。这和二十四节气有关系吗?关系可大了。
一个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的影子测出来的年。一般是365或者366天。和我们现在使用的阳历一模一样。历朝历代都是我国的官方历法。只不过现在没人用了。
公历将一年分成12个月。24节气是将一年分成24个节气。每个节气15天,两个节气一个月。每月前面一个节气叫“节气”,后面一个叫“中气”,合称“节气”。每个节气又分3个“候”,每个“候”5天。
可能会有人好奇,这个“候”是用来干嘛的?这就是咱祖宗最可爱的地方了!!!举个例子,比如芒种的三个候:
芒种第一侯:螳螂生。螳螂于深秋产卵,这是小螳螂感破壳而出的时间!
芒种二侯:鵙始鸣。鵙是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这是伯劳现身的时间。
芒种三候:反舌无声。反舌是一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鸟,这时候反舌不叫了。
“候”就是指这几天里,大自然会有哪些变化呀,把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也都记在日历里代代相传!!!就问你萌不萌!!!
二十四节气不是死气沉沉的数字,不仅是一把测量时间的尺子,它还是生活在这片国土上的,所有生物的作息时间表,同时也是风霜雨雪的时间表。
来源:故宫日历 图中的三候就是立春的第三候
立春第一候:东风解冻。东风来了,要解冻啦~
立春第二候:蜇虫始振。冬眠的虫子们在洞里睡醒啦~
立春第三候:鱼陟负冰。冰面开始融化,可以看到冰下面的鱼了~仿佛鱼在背着冰块呀~
二十四节气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了。
而要说到二分二至的使用,(大意就是将一年分成四份,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更要推算到公元前1200年了。这篇名叫“四方风”的甲骨文,反映了殷人对二分二至的观测。
著名甲骨学家、史学家胡厚宣先生对这片牛肩胛骨进行了翻译:“东方曰析,风曰协;南方曰夹,风曰微;西方曰夷,风曰彝;北方曰宛,风曰役。”记录了掌管出入风和日月长短的四方神名以及风名,分至四节及其物候变化。
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已经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称。这八个节气是24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将一年清晰的划分为四季。
西汉时期, “二十四节气”首次被完整记载。
《淮南子•天文训》:“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音比应钟”
西汉的《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七节气编入历法。理论上跟咱用的公历差不多,既有阴历,又有阳历。只不过《太初历》长的太酷炫。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规定一回归年为一年,一朔望月为一月。以正月为岁首。
西汉初年,还在用秦朝的《颛顼历》。但《颛顼历》有误差。司马迁和他的小伙伴觉得不合适,建议改一改。汉武帝就让邓平、唐都、落下闳几个人想想办法,于是有了《汉历》,后人称之为《太初历》。
然而以上并不是二十节气最厉害的地方。
还记得我们测出来的月吗?29天或30天,这和我们的农历是一样的。所以农历的日期总是跟月亮圆缺有关:“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伊斯兰教的希吉来历也是这样。都叫太阴历。
太阴历和太阳历的区别就是,太阳历一年是365或者366天么。但是太阴历累积12个月之后,一年只有354或者355天。一年就比太阳历少11天。
第一年少11天没什么,但是一旦从起跑线落后,这个差距将会越来越大。第二年就少22天,第3年就少33天,第4年……伊斯兰教就没有处理这个差距,所以他们的斋月(希吉来历的9月)有时候在冬天,有时候在夏天……
华夏民族一般都在阴历腊月末过年么,如果我们也不管这个数差的话,也就意味着我们今年能在冬天过年,15年之后就要在夏天过年了!我们可爱的祖先们可受不了这些,“谁爱夏天过年谁过去,反正我们不过!”
于是他们决定根据太阳历,调整太阴历!太阴历不是每年都比太阳历要短11天么,三年就短了33天,接近一个月,那就每过三年补一个月给太阴历。让它和太阳历一样长。
这个补进来的月份就是我们农历里的闰月。所以闰月其实是一种人文关怀。
具体说来每3年补一个闰月还不够精细,每19年补7个闰月才能差不多填补空缺。闰月怎么补进去呢?《太初历》规定,以当年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
*目前使用的农历版本已经不再使用这个方法,因为仍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所以,每年都能在冬天过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往太阴历之间置入闰月,来和太阳历等长,这种阴阳合用的历法,是我们先辈独创的“夏历”。二十节气作为夏历的一部分和阴历密不可分!
使用夏历,古人不仅可以根据太阳历“24节气”看季节变化,决定什么时候穿秋裤,什么时候光膀子。也可以根据太阴历“农历”来判断潮汐,或者还有多少天才过年。
唯一需要头疼的就是每个朝代的天文学家了。
历朝历代对修改历法都是相当重视。《新唐书 历志》中说:“唐终始二百九十余年,而历八改。” 300不到的时间,改了八回历法。宋朝300余年更是改了十八次历法。
制定《时宪历》是传统历法的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改革。始于明朝末年,当时已经大规模引进欧洲天文学基础知识。1634年历书编成,叫“崇祯历书”。但没来得及颁行清军就入关了,清朝就把崇祯历书改为“时宪历”,于1645年颁行,乾隆年间又进行了修订(1742年),引入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等西方天文学较新成就,并改称“时宪书”(避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讳)。
辛亥革命后,新政府采用太阳历格里高利日历,废除了传统的历法,将“夏历”称为旧历。只有民间还在使用。但是传统历法在我国依然根深蒂固,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里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批准了定农历元旦为春节的提议,算是恢复了传统历法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再次确认采用格里高利历为国家历法,但1949年12月2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也等于承认了传统历法的地位。
因此,我国依然是两种历法并行。但是使用二十四节气的人还是越来越少了。因为作为太阳历,它的核心价值被格里历取代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试试用二十节气和七十二候来纪年。将藏在历法中的小动物一一唤醒吧。
最后祝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咳咳,说了这么多,你不会连二十四节气的名字不知道吧?
作者:胡睿
微信编辑:周文超
图片与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宫日历、知乎、新浪健康、新唐书、百度农历吧、论文《殷卜辞四方风研究》冯时、《农历新年话农历》飞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