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几个方法对抗熊市时的消极情绪」中,建议大家平时记录投资笔记,并定期回顾。这一篇抛砖引玉,分享一下我自己记录投资笔记的心得。
经过几年的折腾和试用迁移各种笔记应用,最终选择了印象笔记(Evernote),一直使用至今。(受限于篇幅,就暂时不讨论和其他笔记软件的对比了,以后我会再写一篇)
投资笔记的集中类型
我个人的投资笔记主要分为三大类:
-
投资计划,记录投资规则、汇总交易记录,用来跟踪自己的执行情况;
-
投资体系,记录对于某一类投资的思考和从他人学来的方法;
-
标的跟踪,某个投资标的的跟踪和记录;
这么说起来可能还是不够直观,所以先放上几类笔记的截图。
投资计划
记录投资计划的一些细则,比如定投计划,每个月投资多少、什么时间投、计算规则等信息。另外也要记录交易历史和仓位信息。
投资体系
投资体系的内容更加紧凑、更加宏观,笔记数量比较少,通常一类投资或者方法,会写在一篇笔记中。
标的跟踪
与投资体系相比,标的跟踪笔记就比较零散了,一只基金或者一家公司为一篇笔记。
不过,
我个人认为标的跟踪笔记非常重要
,至少要高于等于「投资计划」。每当遇到纠结和不利的消息时,我就会翻出以前的笔记来看看自己以前的观点和过去所发生的大事,可以有效降低新消息高权重的不利影响。(关于这个话题,在几个方法对抗熊市时的消极情绪中已有讨论,感兴趣的话可以跳转了解一下)
图中的绿色链接是剪藏到印象笔记中的网页,普通的网页链接则是蓝色。关于剪藏,稍后我会说。
笔记本如何分组
投资计划其实可以当做 To-Do 中的一个项目,我放在分组「ToDo」中,这类笔记有明确的开始日期、目标和行动清单。
投资体系的篇数和内容不会很多,但是每篇笔记的重要性却更高。所以我建议这类笔记专门设置一个笔记本,方便以后定期回顾浏览。如何和其他笔记混在一个笔记本中,很容易被「淹没」。
标的跟踪笔记内容更加碎片,而且篇数相当多,可能会多大上百条。我把这些笔记统统都塞到一个笔记本中,主要通过「过滤」和「搜索」来查找。
另外标的跟踪中经常会摘录和引用其他新闻和信息,我建议把这些新闻单独设置一个笔记本来存放(我放在了「03 Cliping」中),不要和标的跟踪笔记本混合在一起。
投资计划和投资体系笔记写点什么?
这类笔记的内容应该包括:
由于绝大多数的投资方法跨度都比较长,从数月到数年,所以很容易面临一个问题——
忘记初心
。我们更容易受到新消息的影响,而渐渐忘记很久以前的即使很重要的内容。
比如本来是想要做趋势投资,赚一波趋势就走人,如果亏损就认赔走人。结果亏损出现后却迟迟不肯止损,做来做去变成了
伪价值投资
来麻痹自己。
再比如一开始信誓旦旦要定投十年,等到市场低潮的时候多加仓。结果一点点小波动就变成了「我先退出去看看,稳定了再回来」。我相信在当前的国内市场环境下,这类投资者不在少数吧,原来想要长期定投,结果打个贸易战就都吓跑了……
所以,在投资初始认真的记录下这些内容和想法真的很有必要,我们是忘性很大的动物,所以需要笔记这个第二大脑。
如何记录标的跟踪笔记
一般而言,投资笔记应该包含以下信息:
-
摘录重要的新闻、事件,以及时间点
-
记录自己的观点和心得
平心而论,前面说的投资体系和投资计划笔记,印象笔记相比于其他笔记应用可能没有特别大的优势,也没有发挥出印象笔记的特殊性,并不是非用印象笔记不可。
但是,在记录「标的跟踪」笔记这一环节,真的是非印象笔记不可,「剪藏」插件简直不要太好用。笔记的输入一方面是自己创造的内容,前面提到的投资计划和体系都算是这类,内容都是自己手动一句一句输入的;而另一方面则是他人创造的内容,标的跟踪笔记更加侧重「摘录」,干净、快速的收集他人创造的内容是重中之重。我最终坚定不移的选择印象笔记,剪藏插件可以说是一大原因。
创建标的跟踪笔记
因为标的跟踪笔记的条数会非常多,每了解一个标的都需要单独创建一条,最终笔记上百条以后,想要靠列表来翻找就会相当费时费力。这个时候就必须求助于搜索和过滤功能,所以在创建笔记的时候最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避免日后的麻烦。
姑且以 Baidu 为例。
标题应该包括 中文、英文和股票代码,「百度 Baidu BIDU」,方便以后检索,尽可能涵盖自己可能用到的关键词。
设置标签包括标的类型、所在地等信息,这里我输入的是「个股、中概股、美国」,方便以后过滤特定笔记。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自行选择。
快速键入日期
输入日期绝对是重复次数最高的操作,活用自动输入可以省下不少时间。
在 Mac 上同时按下
⌘ + ⇪ + D
就可以快速输入日期,Windows 则是
Alt + Shift + D
。
摘录重要新闻
一般包括如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