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药代表
本号为正版MRCLUB「医药代表」微信,谨防山寨!——医药行业的那些事儿,新手指导,招聘信息,业内新闻推送,25万药代会员及医药市场销售管理人员每天从我们这获得职业指导及业内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年入 225 亿,郑大一附院断层第一名 ·  昨天  
丁香园  ·  年薪 20 万,竟招不到一个住院医? ·  2 天前  
丁香园  ·  主任哭诉:救救医生!卫健委回应来了 ·  2 天前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干货分享】医疗器械注册-软件可追溯性分析 ·  6 天前  
丁香园  ·  面临 8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药代表

这些年被药企误解的那些“医生需求”

医药代表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8-09 22:29

正文

授权作者/刘谦

医药作家,移动医疗分析师,在一线外企从事处方药营销20年,担任过事业部总经理和企业战略负责人等职务,目前从事移动医疗创业,发表过几十篇移动医疗研究和评述文章。


药企做事的一个核心就是抓住客户需求,尤其是医生的需求。


中国绝大多数患者都去公立医院看病,公立医院的竞争很少,医保或商保的监管能力又长期缺失,医生的一支笔真的可以决定一个药品的生死,所以药企把医生的而需求琢磨透视很有必要的。


每个卖过药的人对认为自己很了解医生需求,不就是钱,服务,学术嘛。


医生也是普通人,普通人希望住大房开好车买名牌的想法,医生也会有。何况医生学习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明面上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又不高,增加收入确实是医生的刚需。有钱谁不爱,连王首富都想先赚一个亿呢!有些医生也只好“以药养医”,有些药品带上“提成”之后销量就蹭蹭涨。


也有些医生不那么在意钱,他们最缺的是时间。如果药企或者医药代表能提供工作的劳力支持,哪怕就是去买个早餐、机场接送或者查个资料都行,有时候急诊陪个夜班、查房之后聊聊天也能让医生发发牢骚,说点不能在科室公开的话,医生也觉得挺贴心。


还有部分医生热爱临床或者科研,对本专业的学术信息非常敏感,药企能时常提供些最新的学术资料,赞助去开个大会或者支持做个临床研究,这类医生都会千恩万谢。


医生不就是这些需求吗?完全没毛病,有什么好讨论的?


当然值得讨论,如果医生这些需求每个医药代表都知道,那你怎样做得比别人更好?再说医改搞得这么热烈,医生的需求也在变化中。


笼统讨论医生的需求本身就不对,医院不同级别、不同职称、不同科室、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个性的医生需求差太多了,简单第归纳几条所谓的医生需求必然准确性不高。在药企二十年里,我见过为患者着想一直处方最实惠药品的医生,也见过首选“提成费”最高的药,把患者的钱用光再说的医生,而且这样的医生可能就在同一家医院的同一个科室工作。


如果你只相信带金销售,那你就进入了第一个误区。


没人会嫌钱太多,带金销售永远是最快见效的药品营销手段,因此它也会在中国长期存在。但是带金销售的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药价下行和税收增加使得药企的营销费用持续减少,金税工程和严打商业贿赂又让药品回扣的提现和支付更困难,临床诊疗路径和医保控费又让乱用药更受限。另一方面,医疗服务费用的提升和医生多点执业的推行,让医生通过医疗技术赚钱的比例越来越高,来自药品回扣的吸引力已经持续下降。


我接触的医生虽然拿着回扣,但很多人内心厌恶回扣或者瞧不起送回扣的人,对送回扣的人也从来没有忠诚度这回事。所有认为靠“带金”走遍天下的人都可以醒醒了,如果你还想继续给医生输送利益,最好的办法不是直接送钱,而是帮助医生吸引或者留住患者,尤其是高质量的患者。你帮医生赚到钱,医生也会帮你赚到钱,而且合理合法。


关于医生对服务的需求,药企也有很多误解。


小医院或小医生也许还在乎药企提供的一些“客情服务”,但大医院和大医生已经开始跟药企拉开距离:日常拜访,不见;常规推广会,不去;交际性活动,拒绝。医药代表提供的一些买饭或者接送等低档次服务,且不说社会上早有“饿了吗”或者“神州专车”能提供专业服务,医生真正需要的患者分诊、沟通、教育和随访,临床数据的登录和检查,个人品牌的网络推广,医药代表又帮不上忙。广州的医学院已经开设“医生助理”专业,药企是不是也可以在内部建立一个专业的“临床服务”团队。过去医药代表可以用“医院拜访”的形式大肆占用医生宝贵的时间,就因为药企在一定程度上养着医疗。当“医药分开”全面铺开时,没有太多的利益可以吸引医生,药企就需要用有价值的“临床服务”来让医药分不开,让医生的时间更有效率而不是再去死缠烂打。


误解最多的地方,当属医生的学术需求。


药企好像一提到做学术推广,立马腰杆子就硬了。然而医生对药企的种种学术推广,大多嗤之以鼻。一方面是药企做得不够学术,无非是反复地讲自家产品如何如何好,还只会机械地搬弄XX试验结果,对真实的临床诊疗又始终在门外徘徊。另一方面是医生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学术,95%的医生并不是真心热爱科研或学术,学术对他们来说就是个“伪需求”! 临床医(手)技(艺)服务才是他们的核心。所谓学术也就是在职称晋升或者会议讲课前的突击,他们需要的是临床病例的处理和手术操作的技巧。简单安全地赚钱才是医生的刚需,例如线上问诊单价不高但很多医生喜欢,提成高但操作复杂的院外购药医生就不想参与。


你正儿八经去调研医生的需求,医生会告诉你第一位就是学术,尤其是全球最新的临床和药物进展,等你把热乎乎的资料端到面前,医生又忙的没时间看。就像你可能真的想减肥,但这个需要毅力的事你基本没就做到过。


外企经常陷入的医生需求误区是“医生非常关心患者,愿意主动联系和随访患者”。也许在国外实行家庭医生的地方却有此事,但在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工作负荷极大的中国,这种医生需求几乎并不存在。中国大多数医患关系是冷漠、互不信任的,随机就医制度也让医生难以关心和随访患者,额外做这些并不能给医生带来收入,说不定还能带来麻烦。患者也相信百度或者病友多过医生,目前就提“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品推广显然是不成熟的。


还有5%的专家真心热爱学术,但他们有能力直接看世界顶级文献,跟国外专家直接交流,药企能牵线的部分也不多。现在移动互联网这么发达,最好的医药代表也赶不上一个手机医学APP的功能。药企如果通过培训辅导就想让医药代表来满足已经信息过载的医生,就像努力练习赛跑想跑赢高铁一样,那是注定没办法成功的。


医改在剧烈地改变医疗的模式和行为,必然也会重塑医生的需求。围绕着“过去的”需求,你就会干出一些落伍又无效的事 。着眼于医生不断显现的“真实需求”,药企可以跟对手差异化竞争,但这需要提前布局,需要对新形式下的人性有更深的认识!


中国医药CSO发展与数字创新论坛


医改大潮风起云涌,推动医药营销模式根本变革

两票制重拳出击,一时间CSO遍地开花, CSO商业定位充满争议

药价不断下行,营销预算减少,能否用数字营销实现低成本的终端动销


药魔术营销创新工作室与复星医药互联网业务发展部联合举办中国CSO论坛,邀请十余家CSO公司负责人到场,欢迎药企、代理商、CSO和数字营销机构共同切磋!


8月25日下午,上海


2:00-2:10 开场,嘉宾与议程介绍 

黄邦瑜 复星医药总裁助理兼互联网业务部总经理

2:10-2:35 医药营销外包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王言杉 赛诺菲业务发展(BD)总监

2:35-3:00 医改新政下CSO公司的机遇与挑战
蔡新  上海斯迈康生物科技CEO

3:00-3:40 圆桌讨论1:CSO扎堆的乱象中如何寻求模式突破  

3:40-4:00 纯互联网方式进行处方药推广的创新案例         

徐盈瀛 武田制药大中华区高级数字化经理

4:00-4:30 网络平台如何切入处方药临床推广服务
高兴 医脉通上海总经理

4:30-4:50 CSO的广阔市场多渠道营销经验
王颙 泛谋科技CEO

4:50-5:40 圆桌讨论2:数字营销手段能否让CSO模式如虎添翼?

5:40-5:50 会议总结


讨论嘉宾还有:

曹弋博  红杉资本董事总经理

王浩    复星医药互联网业务部副总经理

吴仪 诺信创联科技副总裁


……


会议地址:宜山路1289号复星医药集团A楼209+210会议室(地铁九号线漕河泾站开发区站)

主办方:药魔术营销创新工作室,复星医药互联网业务发展部

↙点击「阅读原文」可报名。


MRCLUB原创作者招募中

数十万精准会员每日阅读,助您快速提升个人品牌,扩大在医药行业及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详情请访问网站http://wemr.club)

医药代表 伴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