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indle电子书库
因兴趣而生,提供书评、好书推荐、佳句美文、诗词欣赏等等服务。因爱读书而汇集一起,欢迎你的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把心修好,比什么都重要 ·  2 天前  
学习强国  ·  每日一读 | 请记住那些对你好的人 ·  2 天前  
学习强国  ·  每日一读 | 请记住那些对你好的人 ·  2 天前  
正商阅读  ·  靠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 ·  3 天前  
深夜书屋  ·  尹烨老师的书真的牛,真的长脑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Kindle电子书库

豆瓣8.7!这部小说太残忍,一出版就争议不断!

Kindle电子书库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1-16 21:40

正文

本文共2338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论你去哪里,你总是会遇见你自己。

这是《蒂凡尼的早餐》里面的一句台词。

No matter where you run, you just end up running into yourself.

穿越了半个世纪之后,仍被无数女性奉为人生座右铭。

这部经典的影片不仅捧红了奥黛丽·赫本,更让原著小说的作者杜鲁门·卡波特名声大噪。

但比起这部开山之作,读叔今天更想和大家聊一聊卡波特的封笔之作——《冷血》。

《冷血》最大的看点就是:

故事真实地发生在作者身上。

这本带有回忆录味道的佳作,向世人讲述了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好奇作案心理

1959年,堪萨斯的一起灭门惨案震惊了全美。

当地受人尊敬的农场主和其妻子,及一双儿女被人在家中残忍杀害。

凶手作案手段令人发指,受害者均被一枪爆头。

据邻居称,这一家为人十分友善,与周围人关系极好,没有仇家。

那为何会遭受这样的不幸?

凶手的作案动机又是什么呢?

好在案件很快被警方侦破,凶手是两个叫佩里和迪克的混混 。

在审讯的过程中,两人交代了自己的目的:入室盗窃。

为了得到几十美元、一副望远镜和一个收音机,他们化身魔鬼,残杀无辜。

消息一出,举国愤怒,纷纷要求将二人执行死刑。

而此时,距离案发地两千公里外的作家卡波特,对这起案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想这或许是自己新书的灵感来源。

凶手为何因为区区几十美元而动了杀机?

尤其是在杀人之前还在受害者的头下垫好枕头?

更为诡异的是他们还让受害者一家躺好或坐好来迎接死亡。

凶手杀人时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卡波特决定亲自去找寻答案。

卡波特迫切的想要了解与案情相关的一切细节,除了走访受害者周边的居民,凶手的家人,参与破案的警察,他还和凶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交谈。

尤其是其中叫佩里的凶手。

饱受争议的描写

儿时的佩里跟随酒鬼母亲一起生活。

为了不影响自己约会情人,母亲经常将年幼的佩里锁在黑暗的房间里。

直到有一天,母亲在大量饮酒后,发生呕吐导致窒息而死。

不满7岁的佩里,被送进了孤儿院,在那里忍饥受冻是常事,如果表现的不好,还会被修女鞭打。

所以佩里对修女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

巧合的是,卡波特的怪癖之一就是——不跟修女同乘一辆飞机。

随着交谈的不断深入,卡波特仿佛撬开了佩里内心世界的大门,佩里将卡波特视为知己,卡波特也发现了两人越来越多的相似之处。

为了获知更多的细节丰富新书的内容,卡波特帮助佩里请了最好的律师,不断延迟行刑的日期。

尝到“甜头”的佩里开始配合卡波特的创作进度,并且期待着新书的发表,因为他可以借此申请免除死刑。

可他不知道的是,卡波特的笔并不像他表现的那般仁慈。

卡波特将案件相关的资料和谈话,整理出6000页笔记,但却没有着急动笔,他还在等,等一个结局。

而最完美的结局就是——凶手伏法。

为此,卡波特撤回了律师,法院将佩里的死刑提上日程。

同时卡波特也将新书的名字取好了——《冷血》。

耗时6年,卡波特采用纪实+小说的写作手法完成了这本书。

而这本书一经发售,就登上了美国畅销书榜第一位,卡波特也凭此登上了神坛。

但令人诧异的是,卡波特就此封笔,再也没有写过书,并在几年后,因用药过度猝死在友人家中,享年59岁。

有人说《冷血》耗尽了卡波特所有的才华和创作热情,也有人说,卡波特是因为对佩里的内疚,而无颜面对新的创作。

大师已去,但关于他的猜想仍然飘荡在世间。

其中最令人好奇的是:

卡波特是否爱上了佩里?

就连他的朋友哈珀•李(代表作《杀死一只知更鸟》),也问过他同样的问题。

而这样的猜想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卡波特在《冷血》中没有将佩里塑造成一个杀人如麻的魔鬼,反而更多的展现他的无助、可怜以及“善良”。

在案发时,当另一名凶手迪克想要强暴这家的小女儿时,佩里强烈反对,甚至说:“除非你先杀了我。”

就连最后枪杀小女儿,也被形容成是为了让这个女孩免遭强暴。

被捕后,佩里担心迪克的母亲知道儿子是杀人犯而崩溃,所以向法庭承认自己杀了所有人。

卡波特是因为爱上佩里而在强行帮他“洗白”么?

对此,卡波特曾这样回答过:

“ 感觉像是我们生长于同一个家,但是我从前门出来,而他走的是后门 。”

他们有着相似的童年经历,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相似的童年

卡波特的母亲生下他时仅仅17岁,根本无力照顾他。所以将卡波特送给了乡下的亲戚。

9岁时,母亲再婚,重新将卡波特接回了自己身边。

从此卡波特被冠上继父的姓氏,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看着别人的脸色小心翼翼的隐藏着自己的情绪。

卡波特的童年是残缺、阴冷和黑暗的。

这样的环境,养成了卡波特敏感而又叛逆的性格。

但同时,卡波特又是极度自恋的。

写作上的天赋让他被美国主流媒体称作——战后一代最完美的作家。

他从17岁起就开始在《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等知名刊物上发表文章。

之后也一直混迹上流社会,享受奢靡的生活,他敢当面讽刺玛丽莲·梦露,也经常和伊丽莎白·泰勒喝下午茶。

这个个子不足1.54米的柔弱男人,还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性恋。

这让他的才华饱受争议,他享受着上流社会所带来的荣耀,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可即使是这样,卡波特仍然用一双清醒的眼和冷冽的笔记录着这个世界。

在那个年代,一些家庭破碎、缺少教育、没有稳定职业的人,要么沦为乞讨者,要么走上犯罪的边缘,可卡波特却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了命运。

正如他曾说的那样:

“我是个酒鬼、我是个同性恋者、我是个天才。即使如此,我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不屈从命运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而强者的人生信条则是:

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你将成为谁!

相反的人生

相似的人生也可能有截然相反的结局:

比如卡波特和佩里。

《冷血》这本书之所以让卡波特达到了自己文学生涯的顶点,得益于他对佩里精准的心理透视。

同样不幸的童年经历,同样自卑与自恋的双重人格。

他和佩里一样,骨子里藏着反社会人格,只是他们选用不同的方式对抗着人格缺陷。

这本书的最后,卡波特用长达数页进行自我剖析。

他毫不避讳的承认:

“如果我没有成为作家,我和他们将是一样的人。”



 一分钟推理


【第534期】
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被发现死在别墅里。被害者死前似乎激烈地反抗过,台灯、烟灰缸、花瓶、电话散落在地上。就连墙上的挂钟也掉在地上。发条停止了,指针也碰掉了。人大约也死了两天,死亡的时间据法医推测是星期四的晚上。“如果挂钟的指针没有掉的话,就能知道准确的作案时间了。公安人员拾起地上的指针,遗憾地说。他把钟挂到墙上突然齿轮开始转动了,原来钟的机械部分并没有损坏,只是掉下来时齿轮被地上的东西卡住了。现在正好是3点吧?侦查人员看了看自己的手表。侦查人员继续搜查现场。突然挂钟上的小门打开了。一只小小的报时鸟探出头来,播报现在是9点。那位侦查员又看了一眼自己的手表:3点15分,他猛然醒悟过来说:我知道案发的时间了!

那么,犯罪时间,也就是挂钟掉到地上的时候是几点几分呢?

A、9点15分;
B、9点整;
C、8点15分;
D、8点45分。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回复:推理534,即可查看正确答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