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坊里,同学K分享了一个案例:
我很辛苦的上班回来,很累。但是老公还在睡懒觉,也不给我做饭,我感到非常生气,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我给他说过,希望我回家以后,能给我做点饭菜,他就是不听,我就觉得很生气。
老公不做饭,这事挺常见的。
但不是所有家庭都会因此愤怒,更不是所有时候都因此愤怒。比如说如果老公昨天夜里加班通宵,白天在家补觉,没起来做饭你可能不会生气。比如说你去悄咪咪约了个会欢乐而愉悦地回家看到老公在睡懒觉,你可能还会庆幸他没起床,然后乖乖地给他做了顿饭。
所以“老公在睡觉,没给我做饭”这事,是不一定导致老婆生气的。同学K会生气,除了老公没做饭这个事实,更是基于她对老公这个行为的理解。
我问K:
同学说:我觉得他很自私,一点都不关心我。
所以我们知道,让K生气的,不是老公不做饭,而是他的
不关心
。我列举的前面几种情况,虽然也是老公不做饭,但不是不关心,就不会让K生气。
让K生气的是:
对K来说,让她理直气壮的其中一个
信念
就是:
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关
心。
我们是夫妻,你就应该关心我。我这么累的时候你却没有关心我,这说明你没做应该的事。没做应该的事,你就是不对的!你既然不对,你还不改,简直是太过分了!还一副理所当然毫无歉意的样子,真是太惹人生气了!
我问K:如果这时候老公一副歉意,跟你说非常对不起,然后马上改正去给你做饭。你还生气吗?
K说,不那么生气了。
所以K真正介意的,是老公错了还不改的
态度
,是不关心她还不愧疚的态度。
这里的问题就是:
那一刻,K坚定地认为这是个真理,然而老公不一定是同意的。很显然如果老公同意了,他就去做了。
那么,
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关心吗?
我百分百同意K的看法,夫妻之间就是应该相互关心,可是我同意有用吗?
即使全世界都同意你,都认为这是对的,这是真理,就应该这样。只要他不认为这是对的,他就不去做了。那你能怎么办呢?
即使他平时是同意的。但当他睡懒觉的那一刻他不这么觉得,他就完全可以不去做。人所坚持的真理,就是有时候会执行,有时候不想做了。你能怎么办呢
?
他的行为,不是受你的真理
支配的,也不是
受世界的真理支配的。他的行为,只受他自己的真理支配。
退一万步讲,即使老公同意了道理是这样的,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关心。可是此刻,他就是不想去做。他明知道是自己应该的,但他就是耍赖皮,就是不想做,就是要做错的事,就是要做坏人。可以吗?
你说不可以。有用吗?
所以,我对K的第一个干预就是:
是啊,我也同意你他应该关心你,甚至可以跟你一起骂他。可是,老公那一刻就是不同意你“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关心”。你能怎么办呢?你通过生气想改变他,可是你失败了。你期待他自动改变,你也失败了。那怎么办呢?你还要坚持改变他的观点吗?
你还能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非常忧伤的问题,让人充满绝望。然而这就是K要做的第一个决定。
K至少有3个选择:
1.选择别的有效办法让老公改变观点。
2.继续使用愤怒改变老公的观点,接受无效的结果。
3.放弃改变他,先保护自己。
接受他就是这样的人,
节省力气,照顾自己。
4.离开这样一个老公,换个能随时同意自己这个观点的人。
等待老公自觉来关心你照顾你虽然最省力,但那一刻这就是可能性最低的方式了。这就是现实,你接纳也得接纳,不接纳也得接纳。
对K来说,与其原地愤怒,不如去思考:
此刻,我做什么可以让自己好受点。
这个就是爱自己。
在工作坊里,同学Q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我和老公结婚时,公婆任何礼节都没有,没有见面礼、没有出一分钱,更没提首饰、改口费、彩礼之类的,算是裸婚。
我原本以为公婆穷点没关系,但没想到我们结婚后公婆就开始索取。五十多岁,家里的电器、穿的、吃的、用的、生病、买药品,全都要我们给他买,他自己的钱一毛不拔。很多时侯还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理直气壮的索取。我们的经济也很一般啊。
我真的很生气。
我问Q:如果你家里非常富裕,你不差这点东西。你愿意给他们吗?还生气吗?她说,不会。
我又问:如果公婆不这么理所当然,感恩戴德,十分愧疚,实在揭不开锅了,来找你们求助。你在经济这么一般的时候,还会帮助他们吗?她说,当然会!
我说:所以,你不是不愿意给啊。你在意的是他们
要的态度
。
探索后,我发现同学Q的观点是:公婆为什么这么不自觉?为什么这么不体谅我们!人应该自觉啊!人应该体谅别人啊!
同学Q,生气的根本不是公婆的索取。而是:你们不自觉,不体谅我们。
Q的真理就是:
人应该自觉体谅别人的难处。
我一百分同意Q。可是我同意有用吗?你同意有用吗?全世界都同意都没用。只要公婆不同意,他们就可以理直气壮、高高在上地向你索取。
这时候,Q也面对着至少4个选择:
1.选择别的有效办法让公婆改变观点,让他们认同“人应该自觉体谅别人”。
2.继续使用愤怒改变公婆的观点,接受无效的结果。
3.放弃改变公婆,允许他们继续索取。然后通过学习冲突和拒绝,来保护自己。
4.离开公婆,或让公婆离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