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点击上方蓝字“观点”,欢迎关注并置顶,即可快速获取房地产新鲜深度资讯。
之前内资房企虽然有投意向书,可能只是想参与、观摩一下商业土地出让的规则和情况,但就现实层面来说,还是希望集中在住宅发展上。
观点地产网 从去年年底就屡屡在香港土地市场掀起热潮的内地房企,集体缺席了港岛最新的一宗百亿地块的投标。
这其中,还包括此前曾递交意向书的中海、龙光、泛海。
10月9日,香港市区重建局公布,位于中环的卑利街/嘉咸街重建项目地盘C,于9日正午截标,合共接获9份标书。
入标的财团分别为长实、恒基兆业、新鸿基、嘉里建设、新世界发展、永泰地产、信和置业、会德丰地产和鹰君集团。
外界大感意外,毕竟在8月接收意向书时,共收到28份之多。有香港业内人士表示,或许和此地块为商业用途有一定关系,此前内地企业在港拿地基本都是住宅用地。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资料显示,本次进行招标的地盘C只是卑利街/嘉咸街重建项目中的一部分,按公告资料,该项目发展计划有A、B及C共3个地盘,分阶段发展。
本次发展的地盘C,位于嘉咸街、结志街和阁麟街,地盘面积约28901方呎,完成后预计可提供不多于约43.35万方呎楼面面积,作办公室、酒店及零售用途,亦会提供一个不少于约1.41万方呎公众休憩用地。
今年年中,该地块开始接收意向书,截止8月11日终止时,共收到28份意向书。据当时的报道显示,意向财团包括长实、远东发展、龙光地产、德祥地产、鹰君、爪哇、新地、利福国际、中国海外、庄士机构、南丰集团、英皇国际及会德丰地产等。
当时,莱坊高级董事及估价及谘询部主管林浩文曾对媒体表示,中环区一向供应不多,优质项目更少,估计有约10发展商入标,相信内地及香港的发展商都有很大兴趣,可用作长线收租物业,预计每尺楼面地价19000港元至24000港元,估值82.37亿港元至104亿港元。
9月5日,香港市区重建局邀请27家发展商及财团,就合作发展卑利街/嘉咸街发展计划的地块C入标竞投,所有标书必须在10月9日中午12时前送至市建局总办事处。
按照当时公布的规则,招标遴选小组将评审收到的标书,并于稍后就批出项目发展协议向市建局董事会提交建议,由董事会作最终决定。
然而,10月9日截标后公布的结果显然有些出人意料,仅9家企业递交了标书,且全部为港资企业,内资房企集体退出。
原因何在?中海、龙光等企业方面并未作出任何回应,但香港业内已有诸多猜测。
有专业机构的资深从业人士向观点地产新媒体分析,一是预估该地块的楼面价可以突破3万港元的高位,对于内资房企来说,可能还是单价过高;二是观察以往,内资房企在香港拿地还是集中在住宅项目为主,像这样的写字楼、酒店等商业用途的地块几乎不碰。
“就算是中海,在香港也主要是做住宅,也很少做商业的。”上述人士称,毕竟商业项目是长期持有,资金回笼较慢,不符合内资房企资金快速滚动的需求。
该人士续称,之前内资房企虽然有投意向书,可能只是想参与、观摩一下商业土地出让的规则和情况,但就现实层面来说,还是希望集中在住宅发展上。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最后谁获得了卑利街/嘉咸街地盘C,都让这个香港最受关注的重建项目仍把控在港资企业手中。
今年年初时出让的地盘A,最终就是被著名的港资开发商信和置业摘得。
据此前报道显示,3月1日,信和置业击败21个财团,夺得中环卑利街/嘉咸街重建计划地盘A住宅项目。
公开报道显示,地盘A获得了多达43份企业投出的意向书,最终香港市建局邀请了其中42家合资格的发展商入标。项目截标时累计收到22份标书,创香港市建局项目标书数目新高,入标的财团包括世茂房地产、其士国际、宏安地产、希慎兴业、香港兴业、万科置业海外、新鸿基、长实、英皇国际、庄士机构、会德丰、远东发展及香港小轮等。
在拿下地块后,信和集团执行董事黄永光曾表示,公司非常高兴投得中环卑利街/嘉咸街发展计划地盘A,地盘位于香港核心商业区,发展成熟,交通便利,公司目前计划兴建优质住宅项目,引入环保特色及智能系统。
从A地块的成功出让至今,半年时间该项目已经接连出让两宗地了,看上去颇有效率,然而对于整个卑利街/嘉咸街重建计划来说,这却是一个推动已有近20年的“悠长”旧改。
在卑利街/嘉咸街重建计划中,最受人关注、也是最重要的莫过于拥有百年历史的嘉咸街市集。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公告资料了解,这个位于卑利街、结志街和嘉咸街的露天市集建于1841年,见证了百余年的“柴米油盐”,陪伴许多香港人一起长大。
然而也正是因为历史悠久,香港政府一直有意对该市集和周边街道做出重建维护。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的一份资料中写到:“卑利街/嘉咸街项目是前土地发展公司于1998年公布的25个项目之一,范围包括卑利街、嘉咸街、结志街及威灵顿街一带。”
2007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市建局公布将斥资38亿元,在卑利街、嘉咸街及结志街大兴土木,打造全港首条“老店街”,让香港土产的老字号商铺复兴,并以有近80年历史的永和杂货店的外貌作为“老店街”的生招牌。
按照当时的规划,整个重建计划涉及37幢楼宇,受影响业权及住户分别为360个及约470户,共约1120名居民。市建局将预留18至20亿港元作为收购业权及居民的赔偿费、10港亿为建筑成本。计划完成后,除拥有古色古香的“老店街”外,还有两座住宅、一座酒店及一座商业大厦,总楼面面积为68000平方米,所有建筑组群楼高26至33层。
2010年,地政总署宣布收回土地,以进行卑利街/嘉咸街的市区重建发展项目第一期;并称有关项目已纳入市区重建局(巿建局)2007/08年度的业务计划内,其推行有助改善区内的整体环境,保留地区特色,让新旧共融。
七年之后的2017年,卑利街/嘉咸街的重建计划才真正进入卖地阶段,此时离1998年已经过去差不多20年了。
据后来的香港媒体报道,卑利街/嘉咸街重建计划推进如此漫长有很多原因,比如有保育小组的成立,要研究如何推进文物保护事宜,也有在这里土生土长的街坊对重建计划尚有疑虑,配合度不算太高等。
可以想象,这个拥有香港最古老市集的旧改项目如果完成的话,未来商业的运营和收益定不会太差。
因此,对于内资房企缺席地盘C的投标,不少业内人都表示略有遗憾。然而从以往内资企业拿地的历史来看,却也不太意外。
此前已经有香港业内人士对观点地产新媒体做出过如此的表述:“如果说住宅开发是房地产的初级阶段,那么商业地产则是高级阶段。内资房企在国内通过大量的住宅开发累积了非常多的经验,但在商业地产方面做得出色的仍寥寥无几。细数全国范围内做得好的商业项目,几乎都是香港制造,如恒隆、太古、九龙仓、新鸿基等。”
因此,内资房企大量进入香港的仍是初级阶段的住宅开发,通过高周转来获取回报,而拥有大量现金,可以做长期投资,也有专业人才、团队的香港开发商退出住宅市场的竞争,将精力和资金更多集中在打造时间更长、专业程度更高、对人才要求也更高的商业地产方面,也是很自然的分化。
和仍有多条“辣招”限制的住宅地产相比,香港商业地产活跃程度已经成为亚太区第一位了。
据著名房地产资本分析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RCA)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香港商业房地产投资额总计达83亿美元(64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并首次超越东京成为亚太地区最活跃的商业房地产投资目标市场。
仅9月至今,香港的商业地产又传出多起大宗交易或值得记录的成交数据。
9月26日,新鸿基地产称已确认入标竞投铜锣湾怡东酒店,该酒店现时由文华东方国际集团持有,正在招标出售,消息称,酒店交易价拟为270亿港元。
据了解,若以270亿港元计算,该酒店楼面呎价达4万港元,将打破2011年丰树基金以188亿港元向太古购入九龙塘又一城纪录,成为香港历来最贵物业成交。
9月21日,太和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以作价7.38亿港元出售香港中环中心79楼全层予启润国际有限公司,按此计算,此次交易物业的呎价约5.59万港元,创香港最贵商厦单价纪录。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