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2日,中共中央提出“大跃进”的口号。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用15年或更短的时间赶超英美。8月17日-30日召开的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号召全党全民为争取当年钢产量翻一番,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随之在全国开展了全民炼钢运动。
1958年全党全民的大炼钢运动是“大跃进”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反映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国家邮电部于1959年2月15日(3-1)(3-2),1959年5月27日(3-3)分别发行了纪58(编号190-192)“一九五八年钢铁生产大跃进”纪念邮票,以3幅画面描绘了1958年的钢铁生产面貌。
(3-1)为“全民炼钢”。画面上大部分为毛泽东浮雕头像和鲜红的旗帜。下面的红色横幅上则写有“为1070万吨钢而奋战”的口号;下端人物众多,工农商学兵均扛着钢钎,表现了全民大炼钢铁的主题。红色着意渲染了时代气氛。
(3-2)为“土洋结合”。画面上既有现代的炼钢设备,又有土法上马的冶炼炉,反映了大炼钢铁的一个侧面,林立的高炉和烟囱,衬托出繁忙的景象。
(3-3)为“庆祝完成计划”(1959.5.27)。主图为天安门,两侧是巨大的高炉和转炉;鲜红的色彩强调了热烈的喜庆气氛,飞溅的钢花又好似礼花开放在天安门的上空。
延伸阅读:
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会议,到月底结束。
在会上研究了超英赶美、大炼钢铁和成立人民公社等重大问题。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上,确定要把钢铁作为全党的第一位大事来抓,年计划要完成1070万吨,实现翻一番。
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还有一个季度要完成这个目标,可以说是根本办不到的。
既然中央已经决定,只能完成任务,于是便号召全民大炼钢铁,大搞群众运动。
不是专业工厂,又无炼钢设备,更不懂炼钢技术,如何炼出钢铁?
岂不是天方夜谭。
在“没有干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口号指引下,要大胆解放思想。
还是从农村开始,农民在田间垒起了小土炉,就炼起钢来了。
经验很快传开,顿时,田野间的小土炉星罗棋布,火光冲天。
农民兄弟能够做到的,城里工人老大哥就更没有问题了。
上级领导机关给企业直接下达了钢铁指标,各企业也都先后开始炼钢了。
当时我在新华印刷一厂工作,厂领导决定抽出一部分年青的管理人员,组成炼钢队伍,我也被抽调出来大炼钢铁。
由于厂院存有纸张、油墨之类的原材料,又都是易燃物品,只好选择厂外职工食堂的小院内,盘起了几座小土炉,通上风箱,将煤炭点燃后再续上废铁,就开始冶炼起来。
煤炭消耗很多,炉火也很旺盛,可就是化不开废铁,反而把土炉给烧塌了。
经过了解,方知修土炉尚需耐火材料。
于是就请教懂炼钢技术的师傅,重新垒起了土炉。
这次确实有收获, 终于把废铁给烧结在一起了。
因为是废铁与煤炭混合烧制,所以炼出来的钢都成为豆腐渣形状,这就是我们炼出来的钢铁。
由于各个单位都参与大炼钢铁,开始使用本单位的废钢材,没有几天就用光了。
在当时炼钢的原料就成了大问题,只好发动全厂职工群众,收拣废钢铁,有些职工干脆就把自己家中的铁器献出。
至于耐火材料和煤炭,也就顿时紧张起来,还是采用发动群众的办法,通过各种关系,千方百计的寻找,就这样维持开工。
我们这些人,吃住在工厂,日夜干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上级下达的钢铁任务。
之后,把这些不成型的钢铁,送到了指定地点。
至于这些钢铁有什么用途,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到1958年底,中共中央发表公报,宣布粮食、钢铁的产量都翻了一番,实现了特大的跃进。
从此,“大跃进”“总路线”和“人民公社”,并称为“三面红旗”,“大跃进万岁”也喊了整整二十多年。
关注
公众号
预约
武夷山
往期文章回顾
(点击可以阅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