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我们愿与关心和支持中国医院发展和建设的各界有识之士一道,携手并进,共同努力,谱写医院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晨报  ·  被曝更衣室有摄像头,医院回应 ·  2 天前  
重庆晨报  ·  被曝更衣室有摄像头,医院回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这一周医建界都发生了什么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 公众号  · 医院  · 2020-11-23 17:08

正文

疫情汇总
11月2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9例(广东4例,北京1例,天津1例,上海1例,福建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2例(均在上海); 无新增死亡病例; 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31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98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378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486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1月2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15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1493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6442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7672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1231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0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7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57例(境外输入353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6291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5628例(出院5259例,死亡108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617例(出院548例,死亡7例)。

(国家卫健委官网)

疫情资讯

国内首款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启动

11月18日,安徽智飞龙科马公司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制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在湖南湘潭县启动Ⅲ期临床试验,这是国内首个启动Ⅲ期临床试验的重组亚单位疫苗。该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在18周岁及以上人群中开展,共计划招募29000人。11月18日,在湖南省湘潭县开始国内部分的Ⅲ期临床试验,国外试验预计11月下旬开始。(科技日报)

广东发布家庭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近日,广东卫健委组织专家制定了广东省家庭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以指导群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家庭卫生应急储备物资。清单列出了清创包扎物品、感冒治疗药、胃肠道药、慢性病患者常规用药和应急用药、消杀药物以及医用口罩等物品。清单强调,秋冬季是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建议家庭储备适量的医用口罩,个人在人群密集地、密闭公共场所、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健康报)

德国BioNTech公司新冠疫苗有效性达95%

11月18日,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及其美国合作伙伴辉瑞公司宣布,对其新冠疫苗第三阶段临床试验数据的最终分析表明,该疫苗有效性高达95%。此外,两公司表示,该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大多只有轻度至中度的副作用,并很快消失。唯一严重的副作用是超过2%的接种者感到疲劳,其中第二次注射后有3.7%受到影响。无论性别,年龄和种族,其保护效力基本一致。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观察到的有效性超过94%。(科技日报)

银离子抗菌液能杀灭新冠病毒?缺乏科学依据

银离子抗菌剂属于广谱抗菌剂,研究表明它对我们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细菌类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其中并未提及它能灭杀新冠病毒,也没有对它进行推荐。截至目前,尚无权威机构证实银离子或其抗菌液对新冠病毒有灭杀作用。此外,银离子属于重金属,为确保胎儿的健康成长,孕妇不宜使用银离子抗菌液。(科普中国)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

11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以进一步指导血站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规范血站工作流程,确保血站工作人员及无偿献血者安全,保障血液安全供应。(医政医管局)

广东正式发布运行《疫苗监管质量管理手册》

11月17日,广东药监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正式发布《疫苗监管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手册》具备五个“融合”特点,是省局疫苗监管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对内是所有对疫苗监管工作质量有影响人员应当遵循的纲领性文件,对外则作为省局疫苗监管工作质量保证的依据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省局用国际标准引领质量管理体系并发布运行《质量管理手册》,将对疫苗监管的高质量、疫苗产品的保安全产生积极的推动。(广东药监局)

广东发布《学校及托幼机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呕吐物处置指引》

11月17日,广东卫健委等三部门发布《学校及托幼机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呕吐物处置指引》的通知。《指引》明确,学校应日常储备一次性呕吐袋、呕吐污染物应急处置包、可拆卸式短柄拖把等,用作呕吐物处理。做好消毒剂、洗手液、手套、口罩、紫外线消毒灯等常用防疫物资的准备,洗手处配备足量的洗手用品。建立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学校清洁消毒工作。(广东卫健委)

业界信息

国家药监局召开十省市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工作会

近日,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召开十省市医疗器械上市后监管工作会。会议指出,统筹推进医械监管各项工作,积极推进无菌和植入性医械监督检查、清网行动等专项工作。会议要求,各省药监部门要继续强化疫情防控医械质量监管,加强监督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检,全面完成全年医械监管工作任务,结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和监管工作实践,进一步优化完善《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药监局)

九部联合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

11月19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2018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工作要点》包括,一规范药品耗材产销用行为,健全供应保障体系;二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规范医务人员行为;三推进医药代表备案管理,构建回扣治理体系;四依托纠风机制综合施策,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国家卫健委)

海南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

11月18日,海南召开于5G物联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启动会。该项目依托“5G+人工智能”,推进“三个能力下沉”和“一个智慧提升”,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建设市县基层医疗机构的远程诊断和监护模式;二是建设全省影像、病理、心电、超声、胎心监护、眼科、疑难杂症等七大远程诊断中心和省市医院五大智慧院区建设。(海南日报)

民政部召开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

11月17日,民政部召开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议。会议强调,着力打造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四梁八柱”,争取到2025年基本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形成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为实现2035年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远景目标奠定基础。(民政部)

核查中心2020年第一批医疗器械飞行检查情况汇总

近日,国家药监局审核查验中心公布了2020第一批医疗器械飞行检查情况汇总。汇总显示共11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受到了国家局的飞行检查,总计被开出了110项缺陷,主要涉及设备、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方面缺陷。(国家药监局)

未来将完善智慧医院的顶层设计

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将不断优化互联网预约诊疗制度和流程,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其中包括,制定和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相关的指导性文件,特别是对一些包括问诊语言的规范、病历书写的要求以及患者隐私的保护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规则。此外,对智慧医院进行更完善的顶层设计,使智慧医院能够“有标准所依、依标准建设”。(中国医疗)

医疗器械

智能移植设备有助于控制膀胱功能

近日,《ScienceAdvance》杂志发表了一项新研究,一种智能设备可以安全可靠地安装在膀胱周围,有助于提高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相关功能,例如促进患者正常排尿。该设备通过设计一种蛇形聚合物包裹装置,以形成可以保留在原处的包裹物,并在排尿时扩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膀胱形状。该设备已经在小鼠中进行了测试,它使用传感器能够对膀胱进行实时精确监测,以解决膀胱活动不足的状况。(生物谷)

荧光多巴胺探针能“看到”你的喜乐哀愁

近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李毓龙实验室与美国纽约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合作,报告了新型红色和第二代绿色荧光多巴胺探针的开发成果。当有一个对“幸福感”敏感的多巴胺红色探针,以及对抑郁情绪或压力感敏感的绿色神经递质探针在一起工作时,可以同时看到不同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就能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化学物质如何进行协同变化。新型探针为多巴胺受体的相关药物筛选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该项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方法学》杂志上。(科技日报)

周围神经修复移植物产品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江苏益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创新产品“周围神经修复移植物”注册。该产品由导管和内置纤维组成,其组成结构为国内外首创。导管部分为神经再生提供合适的空间,防止或减少周围结缔组织的侵入,管壁的微孔有利于物质交换和血管生长;导管内置纤维支架为引导神经胶质细胞和轴突生长提供适宜的攀附条件。随着缺损神经的修复与功能重建,该产品在体内会被逐步降解吸收。(国家药监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