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好。有没觉得2017年过的非常之快。或是每年此时我都在说着同样的话?
我记得2013年第一天的夜晚,雪下的很大很大。
并没有做任何年度总结或是新年展望。翻看了一下年初制定的若干目标,除去中途校正的以外,所完成的还是占多数,倒也欣慰。一年当中所遇的人与事,苦辣酸甜,形形色色,丰富程度超出以往;且在一些过去所认定的难以改变之处有所突破,随之而来的各种可能性值得期许 - 如此回顾起来也是不坏。
纹身,半年的拳击训练,译作出版上架,受洗,十多年前的老乐队重聚排练,进入新的设计团队。这些也都是很有趣的事情。你看,我甚至开始使用Zippo并爱上那美妙的声响了。
日常工作的忙碌与疲惫也是在所难免,且周末事项渐渐增多,往日尚可处理的长短译文、问答也越发显得沉重,甚至会引发焦虑。近来在考虑尝试一些更灵活的更新方式,譬如本期这般,从日常所记录的工作笔记/日志/探索文档当中抽取一些比较典型的内容,剥离掉涉及特定产品项目的敏感信息,以某种“产品设计原则”、“项目经验”的面目呈现出来,或许也是一种可能性。
三点说明:
1. 工作中的原始文档更接近自言自语的意识流记录,在这里尽量做好具象化、逻辑化的处理。
2. 我所对接的项目位于UGC内容与社交领域,所有记录均在该范围框架下。
3. 内容更偏重于产品设计的初期探索,而非具体的设计层面的技术与方法。
今天梳理的话题如下。我可能缺少一名插画设计师做搭档。
用户成熟度划分与产品设计策略
新用户
产品设计目标
:引发其了解和使用产品的兴趣,引导其主动摸索产品价值与自身动机的契合度。
产品设计策略:
-
简明扼要的、直击用户动机本质的、体现产品/功能/内容核心价值的新手引导或教学方式。
-
利用可即时获取的地理位置/时间/关系链等维度的信息,在“第一印象”会话周期中提供尽可能精准的内容元素及相关的关键功能。
-
在典型用例流程及关键功能路径上进行社交化内容曝光,在“第一印象”会话周期中尽快营造社交氛围。
-
围绕重要的内容元素,引导用户尝试关键功能与成本低廉的社交互动能力,并快速提供可明显感知的行为收益作为反馈。
关键词:引发兴趣,体现价值,引导行为
中级用户
产品设计目标
:培养使用习惯,建立/刷新心智模型,塑造用户从“产生需求动机”到“自然而然想到并使用产品”的行为直觉。
产品设计策略:
关键词:使用习惯,心智模型,体验闭环
成熟用户
产品设计目标
:将更加丰富的社交内容与社交氛围渗透到用户的典型场景及关键行为路径当中,在为用户培养起了使用习惯之后,继续建立更强烈的社交化感知,诱发社交动机与行为,构建关系链。
产品设计策略:
关键词:典型场景,社交感知,强化收益
达人用户
产品设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