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击收听
/ ————
《黄帝内经》上讲,年四十,阴气自半也。意思是四十岁以后,我们的身体状况就开始走下坡路,
容易出现各种体虚症状。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哪一种体虚呢?
这里有4个关键词,
可以帮我们自测,但要是情况严重,还是需要寻求医生帮助。
主要是
乏力气短、自汗,活动后加重。
如果乏力加食欲不振,多为脾气虚;
乏力加腰膝酸软,可能是肾气虚;
乏力加心慌气短,可能是心气虚。
山药、莲子、茯苓、人参
等食材,可以补中益气。但感冒时不应补气,高血压患者也要慎用人参,没有症状时无需进补。
面色苍白加
心慌、心悸和失眠,
多是心血虚;面色苍白加上胁肋痛、手指无力、指甲容易断裂,可能是肝血虚。
当归、白芍、阿胶、三七、红花
等都是养血的药,可以适量加入到日常饮食当中,不过服用的方法还需要医师指导。
烦热的同时还有
周身燥热,在晚上会加重。
五心烦热加上心悸,一般是心阴虚;加上胁肋痛,可能是肝阴虚;加上腰膝酸软,可能是肾阴虚;加上口干舌燥、干咳无痰,则通常是肺阴虚。
不同类型的阴虚症状,可以服用不同成分的六味地黄丸,有
滋阴除热
的功效。
畏寒加上腹泻、消化不良,可能是脾阳虚;
加上腰膝酸软,可能是肾阳虚;
畏寒加心悸怔忡,多半是心阳虚。
虽然阳虚在不同的脏腑有不同表现,但是一定有畏寒这个共同的核心症状。
附子、肉桂、干姜、鹿茸
等都是温热的药材,可以适当食用,但阴虚体质不能吃补阳的药,比如感冒患者、高血压患者或甲亢患者。
人到了中年之后,身体素质就开始走下坡路,此时如果不注意保养,就很容易出现4种虚证。我们可以用不同方法,来对症调养。
今日互动话题
你遇到过体虚的问题吗?或者还有哪些调养的好方法?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