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三家都在赛道上作出了选择,但始终未能打破僵局。
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2016年第4季度在线票务市场格局为:猫眼电影27.66%,娱票儿17.23%,淘票票16.82%,百度糯米14.04%。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7年春节档在线票务平台数据显示,猫眼电影以33%的市场份额占据春节档第一位,淘票票市场份额逐渐接近30%位列第二,娱票儿则占比16%排名第三,百度糯米仅占6%左右。
“感觉大家都烧不起钱了,但只要有其中一方行动,另外两方肯定是忍痛作陪。”一位院线经理告诉《三声》(微信ID:tosansheng)。2017年春节,票补大战卷土重来,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格局改变——他们需要一个更“痛快”的解决办法,止损、共赢。
根据目前的媒体报道和分析人士观点,微影与猫眼虽然有着相对较深的渊源和较高的联合可能性。但是,微影与猫眼之间依然存在直接和明显的利益冲突。
根据《财经》的报道,微影对于这场交易的态度强硬,并不愿割舍娱票儿。尽管微影时代目前布局丰富,更像一家“电影公司”,但票务平台毕竟是一切故事的起点,比起猫眼,娱票儿在演出、体育方面的布局更广泛。
目前,有多种声音表示猫眼与微影的合并是腾讯在背后进行强力推动——这似乎是避免“内战”继续下去的唯一办法。
微影时代本身就是腾讯身上长出来的业务,在微影时代尚未从腾讯中独立出去的时候,腾讯就给予了包括微信入口、QQ入口等资源。在微影时代独立出去之后,腾讯领投了 A 轮和 B 轮各几百万美元和 1.05 亿美元的融资。
美团大众点评合并的缘故,让美团间接与腾讯有了关系——作为美团点评第一大股东的腾讯,在2016年的猫眼从美团点评的分拆中,获得猫眼电影部分股份。现任CEO郑志昊同样出身腾讯,历任腾讯SNG总经理、副总裁,大众点评总裁,美团大众点评平台事业群总裁。
根据今天《财新》的报道,初步谈判结果为,微影时代票务业务与部分赚钱的资产将与猫眼电影合并,但最终尚未拍板。
微影时代再次对消息进行彻底否认,而猫眼电影也并未做出回应。
实际上,光线传媒CEO王长田还可能是交易中无法忽视的角色。和职业经理人郑志昊不同,王长田对猫眼可说是下了“重磅赌注”,以23.83亿元的现金和价值23.99亿元的光线传媒股票,换来猫眼57.4%的股权——这是光线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对外投资。
这很可能意味着,这位对于控制权有着敏感要求的大股东不会做出轻易让步。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他在上海电影节上明确表示光线传媒所投资的大部分公司所占股份都较少,惟有对猫眼电影属于大股东,而目前猫眼电影也有独立上市的计划。
“猫眼去年亏损十几亿,但今年1月到5月利润差不多2亿,广告、会员和售票佣金都有很好的增长,月盈利4000万是非常好的势头。今年肯定盈利,明年可以达到申报上市的要求。”
“猫眼未来会成为一个综合电影公司”,王长田曾表示这是当初和猫眼达成合作的最重要的一个共识。猫眼作为一个纯粹的售票网站前途是有限的,票房总量有限,一定会有天花板,还会被分割,猫眼的商业空间必须拓展,为公司找到另外一个业务支撑。
王长田的目标并非追求财务回报。或者说,在这场可能的交易中,他可能不是一个轻易收买的角色,他会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么谁的利益又会受到直接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对于这场交易保持关注的还有另外一方的淘票票和背后的阿里巴巴,也在光线中拥有利益。由马云持有8成股份的阿里创投是光线的第二大股东,截至2017年3月底,持有8.78%的股权。
巨头拥有的是以票务为切口的电影市场入口级的野心。在阿里把淘票票提到关键位置的时刻,腾讯不容有失。如果此次合并最终成行,这个行业的竞争将和大多数互联网垂直领域的竞争一样,变成腾讯与阿里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