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韦航
去年,直播平台斗鱼被曝光优化员工约70人,而昨天,另一家直播平台熊猫TV也面临着破产倒闭的谣言。
直播行业在经历了几年前的辉煌之后,热度开始下滑,关注度被异军突起的短视频抢走。
行业迎来寒冬,倒闭不是熊猫TV一家的选择,国内的另外两家直播平台网易薄荷和土豆泥也于不久前选择关停。
或许,直播行业真的迎来了黑暗,剩者为王,谁最后能笑傲直播江湖呢?
01
2016年,直播平台多到观众都数不过来,千播大战打的火热。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熊猫直播,王校长的一个推广,抵得上别人千万金。
熊猫直播从诞生之初也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根据相关统计,从2015年成立至今,熊猫直播累计获得了4轮融资。
最近一轮融资,发生在2017年5月,当时它获得了兴证资本领投的10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估值已经将近50亿元。
有了钱自然好办事,熊猫直播手握资本,要与斗鱼、映客一争高下。
画质垃圾、画面时常卡顿、满屏幕广告等问题,一直是斗鱼等直播网站存在的问题。
所以,熊猫直播最开始主打就是界面整洁。
除了界面与画质的改善,熊猫直播还需要流量明星,更要挖角其他平台主播。
平台的盈利很大程度取决于主播的人气,因为主播人气越高,就可能有更多的观众购买虚拟礼物,平台分到的钱也越多。
而熊猫直播也挖来了2009、若风、Zhou、PDD等大主播,舞蹈颜值区也迎来了韩国头牌主播尹素婉,甚至杨颖、林俊杰、林更新纷纷为王校长捧场。
单论主播阵容,熊猫直播,已经排到了直播平台中的前三,这场主播争夺战是熊猫拿钱砸赢了。
在2017年底,熊猫直播在用户数量排名行业第三位。
挖走主播的熊猫,过度抬高了主播们的身价,自此开始以一种夸张数倍的状态开始烧钱,也为后来熊猫直播无法盈利埋下了隐患。
同时各大直播平台也开始陷 入“挖角之战”,陷入恶性循环。
与其他平台管控主播异常严格不同,熊猫直播一开始走的就是上层路线,对知名主播比较宽松。
王思聪利用资源和名气挖人,对主播给以优惠的条件,优惠到跟养老合同一样。
主播根本不理公司的管理,这就造成了大主播拿着大合同划水,公司一不能给他们任何压力,二不能靠捧新人来制约。
结果就是熊猫暮气沉沉,大主播不尽心,小主播没前途,最后船一起沉。
以知名主播周二珂为例,曾经是斗鱼一姐,到了熊猫之后人气下滑,最后很多被挖的的主播都全部回到了斗鱼直播。
有人说,熊猫直播界面很干净。其实在业界,界面干净代表没有商务合作。
广告拉不来,主播在养老,弹幕都不气人,熊猫直播越发尴尬。
02
直播平台仍然处于一个烧钱的阶段,虽然各大平台的活跃用户非常多,但却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盈利。
2018年 12 月中国游戏直播平台的主播订阅数,集中在 2000 以下。
即使存在刷订阅数的问题,只要订阅数超过 2000 ,便成为订阅数前 5% 的游戏直播平台主播。
与之相对,在订阅数TOP10000 的主播中,单个粉丝给主播打赏的金额中超过 91% 的用户打赏金额低于 10 元。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直播用户打赏行为是一种小额高频的付费行为,绝大多数用户的绝对打赏金额并不高。
此外,游戏直播相对门槛较低,但成为头部主播需要实力、运气与资源,所以造成订阅数超过 2000 的主播数量仅占整体 5%。
对于直播平台而言,主播、资金等资源的流失,便意味着用户的大范围撤离,资源无法盘活。
直播平台便失去了自我修复的能力,但带宽、运营等成本却无法相应减少,整体便处于不断消耗的状态。
直播行业是以平台为核心,上游集结版权方、主播方,下游对接用户和商家。
技术和内容方面成本支出巨大,但是能够实现盈利的渠道只有“广告方→平台”与“用户→平台”。
打赏收入仍占据平台收入的90%左右,直播行业盈利模式单一。
同时平台承担着高昂的成本。
一是带宽成本,相比国外 Twitch 等近乎为零的宽带成本,国内游戏直播平台的千万级宽带成本可谓天价。
二是对网红和明星主播资源的资金投入。
在平台不生产内容的前提下,通过“主播+观众”这一核心资源链条的整合,在平台上完成了内容的生产与消费,但也因此造成了观众对平台的忠诚度不稳定以及整合主播资源的成本过高等问题。
熊猫直播在刚刚创立的时候,凭借王思聪的名气再加上大肆挖角知名主播,迎来了飞速的发展。
但是之后,他们在品牌建设和主播运营上面投入的不多,从而导致熊猫直播的用户与平台之间黏性不够,而主播们为了收入集体跳槽的情况屡见不鲜,用户也很容易转移去其他平台。
进入2018 年,我们可以看到,在跑马圈地时代结束后,直播行业真正迎来大降温和大洗牌,头部平台竞相IPO,中尾部平台则举步维艰。
去年是直播行业的一个分水岭,头部平台如虎牙、映客等先后上市,而其他平台则被传出资金链断裂等消息,其中以第二梯队最为难熬。
公开资料显示,多家曾排名 TOP5 的直播平台,纷纷被传出资金链断裂消息,主播欠薪等风波也接连不断。
03
如果熊猫直播退出直播行业,那么斗鱼,虎牙将占据直播界的“半壁江山”。
但行业龙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不良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斗鱼前有“卢老爷”煽动粉丝被封杀,后有“陈一发”不当言论成路人,也是常常触碰到道德法规的“红线”。
有些直播内容低俗还触及到社会道德底线,打法律擦边球现象严重。
其次,目前内容的审核还是以人工为主,由于直播的性质(并非录播),很难进行追溯和复查,这直接导致了直播行业的监管困难
直播平台“三天一约谈,五天一封禁”成常态,有关部门更是每过一段时间,就会针对直播行业出台新的监管政策。
监控收紧,直播行业整体也开始走下坡路,从熊猫直播去年还风传上市的计划,到现在倒闭流言四起的情况就可见一斑。
直播行业自去年开始趋于平静,也不再受资本市场热捧,另一方面随着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短视频 APP 的快速崛起,直播市场整体用户流量被吸走了相当多的一部分。
在直播行业大洗牌的间隙,短视频迅速崛起,分走了不少用户。
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的日活都已经超过1.5亿,这对于很多直播平台来说,是很难企及的。
短视频和直播行业的用户重合度较高,而看直播与刷抖音相比太费时,在与老牌直播平台
正面 PK 时,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短视频的内容特点,充分满足了那些在移动时代,习惯于碎片化浏览的用户们的内容需求。
在相对固定的视频观看时间中,极大地削减了用户在长视频网站中的使用、留存时间。
短视频的崛起,是对整个媒体生态的一次变革,是对直播行业的降维打击。
(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如果你有兴趣
也可以看看最近被反复阅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