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注意到微信公众号越来越成为大家获取信息的一种新方式,降维打击把杂志干掉了,连带着报刊亭地产也受到一些影响。我开通了我自己的公众账号,在上面写文章,积累粉丝,后面我们尝试了走商业化的路线,讲座,付费社群,以及知识付费,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我在里面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呢?举例来说,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西装厂商想做个西装产品的推广,先看看精英人士,商务人士出行都用啥,都看啥杂志,然后OK,在上面买几个版面,租个位置,投个广告,非常简单。现在这么做还行吗?互联网出现以后,用户买东西,就不去杂志上,飞机座椅靠背后看小广告了,他有什么需求,先去百度,豆瓣上搜搜评价,淘宝上对比一下,有的还会去知乎上问问大神的意见。
然而现在这个时代又变了,用户喜欢追着人格化的东西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我们能做得起来,为什么一个人格化的发布平台,也就是我们MEM里的M,能贡献这么多产值。
我的读者来源是2部分,一部分是读了我以前出的80多本书的老读者,这部分人,通过公号,被聚合在平台上。另一部分,也是更多的,是读我文章来的人,他们相信我,是读到了我生产出来的内容,这后面有一个我的和我公众号的信用背书在后面,就像褚时健先生在互联网上卖橙子,叫褚橙,这后面有一个褚时健的名字做担保,不好吃你就来骂我,这样一来,吃的人多了,就会越卖越好。所以我们说,MEM的第一个M,媒体,无论你是生产商,还是广告媒介,这个时代,你都值得拥有一个自己的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