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J小伙伴  ·  交总科技岗待遇曝光! ·  2 天前  
BJ小伙伴  ·  交总科技岗待遇曝光! ·  2 天前  
江苏知识产权  ·  江苏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交流座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暴涨300%,A股诞生一个超级IPO

投资家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4-09-06 21:04

主要观点总结

小米供应链再添一家上市公司——富特科技。富特科技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等关键零部件。富特科技不仅赢得了小米等公司的青睐,还服务于广汽集团、蔚来汽车等知名车企,在业内享有较高市场认可度。然而,富特科技也面临客户集中度高、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同时,智能驾驶领域正掀起IPO热潮,但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隐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富特科技上市及业务亮点

富特科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显著成绩,成为小米供应链中的又一IPO明星。其专注于高压电源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产品涵盖车载充电机和DC/DC变换器等关键零部件。富特科技不仅与小米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还服务于广汽集团、蔚来汽车等车企,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关键观点2: 富特科技面临的问题

尽管富特科技备受关注,但随着业务模式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其中最显著的是客户集中度过高,对主要客户的依赖性强,这可能导致公司经营状况的重大波动。此外,富特科技的研发投入不足,产能利用率低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关键观点3: 智能驾驶领域的IPO热潮

智能驾驶领域正掀起IPO热潮,多家企业纷纷寻求上市。这不仅反映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认可,也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和市场扩张的机会。然而,背后的隐忧也不容忽视,如企业估值过高与实际业绩不匹配、破发、股价下跌等问题。


正文


小米供应链,又添一家上市公司。

作者 | 信瀚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小米供应链,又添一家上市公司。

近日,富特科技在创业板上市的消息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作为小米 SU7 的供应商,富特科技上市首日开盘涨超 300% ,市值一度突破 60 亿大关,成为小米供应链中的又一 IPO 明星。

富特科技,这家专注于 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系统 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厂商,产品涵盖 车载充电机、 DC/DC 变换器 等关键组件。

其卓越表现 不仅赢得了小米的青睐,还服务于广汽集团、蔚来汽车等知名车企 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这些合作伙伴, 不仅是富特科技的重要客户,还通过股权投资与其形成了深度绑定, 这种紧密的“金主”关系,为其上市及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小米供应链的“新星”
自小米宣布进军汽车行业以来,其在汽车产业链上的布局就从未停歇。
无论是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还是下游的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小米都以敏锐的眼光和坚定的决心,迅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富特科技的崛起,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富特科技,成立于 2011 年,最初 以国家电网的充电机业务起步 逐步转型至新能源汽车车载高压电源系统领域。
公司创始人李宁川及其团队凭借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刻理解和电力电子技术的深厚积累,迅速在 车载充电机( OBC )、车载 DC/DC 变换器等关键零部件 领域建立起技术优势。
富特科技不仅掌握了核心的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还在数字化软件开发、热管理和结构设计等方面展现出高效能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资本市场上,富特科技的融资历程同样引人注目。
2017 年, 蔚来资本 的首次投资,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随后, 小米在 2011 年宣布造车后不久,便斥资 1 亿元入股富特科技 成为其第五大股东。
此外,富特科技 还吸引了广汽资本、安吉产投等产业资本 的投资。这些资金的注入,不仅为富特科技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持,更带来了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市场渠道。
与此同时,富特科技的 客户群体 同样令人瞩目, 包括广汽集团、长城汽车、蔚来汽车、雷诺汽车、日产汽车、小鹏汽车、小米汽车、上汽集团、 LG 等国内外知名车企。
特别是 广汽集团和蔚来汽车,作为公司的前两大客户 他们的稳定订单为富特科技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有意思的是,小米和蔚来在富特科技的发展中,还扮演了多重角色。
他们不仅是 投资者, 通过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和蔚来资本为富特科技提供资金支持;他们也 是股东, 通过股权投资与富特科技形成了深度绑定;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富特科技的 重要客户, 通过采购富特科技的产品,推动了公司的业务增长和市场扩张。
长江蔚来产业基金持股 14.2% ,是富特科技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而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持股 4.58% ,是第五大股东。
这种多重角色的互动,不仅为富特科技带来了资金和资源,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基础。
富特科技的成功上市,不仅标志着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也是小米汽车供应链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隐忧浮现“软肋”
尽管富特科技在资本市场上备受追捧,但随着其业务模式的深入剖析,一些潜在的问题也逐渐浮现。
最显著的问题之一是客户集中度过高。
招股书显示, 富特科技的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均在 95% 以上,客户集中度之高 在行业中实属罕见。
其中, 广汽集团和蔚来汽车作为公司前两大客户,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对公司的业绩影响举足轻重。
这种客户集中度带来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在短期内为富特科技带来了 稳定的订单和收入 但它同时也埋下了隐患。 如果这些主要客户的需求发生波动,富特科技的经营状况可能会遭受重大打击。
事实上, 广汽集团等客户终端需求量的下降,已经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这表明富特科技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单一客户经营状况变化的影响。
此外,客户集中度高还意味着,富特科技 在价格谈判中可能缺乏足够的议价能力。 在高度依赖少数客户的情况下,公司 难以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和下游整车厂商的价格压力。
这种依赖关系,可能会限制富特科技在市场中的 自主性和灵活性,影响其长期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研发投入方面,富特科技的 研发费用率在 2020 年至 2023 年间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研发投入的不足,可能会影响其产品竞争力和技术领先优势,这对于一个技术驱动型企业来说是一大隐忧。
产能利用率方面, 2023 年富特科技的 产能利用率仅为 78.05% ,存在明显的产能闲置现象。
尽管公司计划通过上市募集资金进一步扩大产能, 但如何有效利用现有闲置产能,仍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凸显了富特科技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引发了业界对其可持续增长能力的关注。
市场需求的变化速度,往往快于产能调整的速度, 这对富特科技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在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富特科技在 2024 年前三季度的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下降 19.79% 16.45% ,这表明 即使有小米、蔚来等知名企业的支持,富特科技依然面临着巨大的业绩压力。
而且, 尽管成立了十多年,富特科技直到 2023 年末都未能实现累计盈利,今年上半年才勉强扭亏为盈。
这让人不禁质疑,富特科技的成功,是否仅仅因为站在了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口上。

智能驾驶领域再掀 IPO 热潮
在智能驾驶的赛道上, 2024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随着速腾聚创在港交所的成功上市,一场前所未有的 IPO 热潮正式拉开序幕。紧随其后,纵目科技、黑芝麻智能等企业相继提交上市申请, 紧接着,更多企业加入了 IPO 的行列。
此后, Momenta 、小马智行、地平线、文远知行等公司纷纷传出 IPO 消息,其中文远知行更是有望在美国纳斯达克进行规模最大的 IPO ,这无疑为智能驾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8 月份,黑芝麻智能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地平线也通过了 IPO 备案,文远知行的上市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这一切都预示着智能驾驶行业的快速发展。
有业内人士称, 2024 年是智驾企业的 IPO 之年。 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资本市场对这一领域潜力的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领域的企业纷纷加入到 IPO 的行列中, 从芯片制造商到激光雷达公司,再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它们都在寻求通过上市来加速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张。
这波 IPO 热潮,不仅反映了中国智能驾驶企业的强大实力,也显示了资本市场对这一领域的极大期待。
然而,在这一片看似繁荣的热闹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隐忧。
许多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追捧下,估值被推到了极高的水平,但实际业绩却并不匹配。
即使是成功上市的企业,也面临着破发、股价下跌、市值缩水等问题。 速腾聚创、如祺出行、黑芝麻智能等企业在上市后,市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企业们仍然热衷于上市。
有的企业在 IPO 的道路上屡败屡战,最终成功上市;有的则在首次尝试后便黯然退场;更有企业在上市后因各种原因选择退市。
这些企业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试图通过 IPO 这一跳板,实现从技术积累到商业化落地的转变。
IPO 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它并不是终点。
智能驾驶行业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不确定性。智能驾驶领域的商业化模式仍在探索中,没有哪个企业能够确保自己的模式一定能够成功。
企业们通过 IPO 来寻求发展, 但最终能否成功,还需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