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3岁的钟南山院士是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在非典防治、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等领域都是领军人物,对整个人类作出突出贡献。
钟南山曾表示,多项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寿命能达到100岁以上,但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数人都活不到,其实寿命长短,不取决于衰老和疾病,而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钟南山
现在的人,正是因为没有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身体才会出现各种疾病,器官才衰老的更快。
相关科学研究证明,影响健康的五大因素:父母遗传占15%,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
而生活方式占到了60%,几乎起了决定作用。
那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算是正确和健康的呢?
首先,要生活作息规律。
尽可能不熬夜,晚上11:00之前一定要睡觉,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时。
其次,饮食要健康规律。
要做到“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切不可以颠倒顺序,早上不吃,中午少吃,晚上猛吃。另外,少抽烟,适量饮酒等等,都会大大降低我们患病的风险。
此外,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乐观、豁达、开朗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要做到凡事都要看得开,遇到事情不焦虑、不抑郁,不与人斤斤计较,不与自己较劲儿,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选择一种的积极向上的爱好,则更加有助于我们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
书画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刘新作品《枫桥夜泊》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书画适用于任何人、任何年龄段的养生。纵观历史上,但凡是搞艺术创作的,大都是长寿之人。黄宾虹活了90岁,齐白石活了93岁,刘海粟活了98岁,张大千的好友晏济元,活了110岁,被誉为了画仙……
刘新作品《游洞庭湖》
宋
代诗人陆游曾说过:
“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
”是说练习书法,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强体健身。
古往今来,人们把用毛笔作画与健康长寿联系在一起。创作书法绘画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在创作的时候,创作者往往要绝虑凝神、心正气和、身安意闲、血脉通畅,完全进入一种“练功”的境界。长此以往,周身的活动可以增加身体气血的运行,进一步代谢身体的毒素废物,身心可以得到适当的调养。
刘新作品《寻隐者不遇》
当然,这也并非艺术家的独有的生活方式,普通人一样可以借助艺术来修身养性。
收藏鉴赏艺术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眼下正值新型肺炎疫情高峰时期,人们都需要宅在家中防疫。长时间居家生活可能一下子让大家感到无聊烦闷、无所适从。而对于那些经常收藏书画艺术的人就不同了。他们可以在家中静静地欣赏自己多年积攒的书画艺术品,欣赏作品的色彩变化,感受每一种意境带给自己的无限遐想,如果有足够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修养,还可以走进作品,与历史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获得一种物外的超脱。
刘新作品《牧童》
的确,当我们走进书画艺术,寂寞的时候,会多了一个精神伴侣;烦闷的时候,可以为我们化解心结;无聊的时候,还能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它真正为我们开启了一种正确、高雅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个人以及整个家庭的健康生活品质。
刘新作品《赠汪伦》
在举国上下居家隔离的这段日子,有了书画陪伴的宝宝们,或许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不再过度关注疫情感染的上升人数,不再过分恐惧病毒,当然我们依然需要做好严格的防护工作,时刻保持一颗乐观平常之心,积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健康快乐地活着,为了家人和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