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会
十点读书会,遇见一群爱读书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会

你花钱的水平,暴露了你的层次

十点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8-17 21: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 | 夏穆

来源丨精读(ID:jingdu999)


十点君说:

有时候,学会怎么花钱比怎么赚钱还重要。不会花钱的人,往往也不怎么能赚钱。


花钱也是一门艺术,而会花钱则是一种优秀的思维。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以后的花钱方式有所帮助。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穷人和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有人说,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穷人就算是拿到了一笔不菲的金钱,也不见得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富有。


看完这个回答,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报道“一些彩票大奖获得者疯狂买买买,几年之内就让自己濒临破产或已经破产”。


瞬间不禁感慨, 花钱绝对是一门艺术,而会花钱则是一种优秀的思维。


怎样才算会花钱?


许多自诩“会花钱”的人大都这样:


换季打折抢购款式颜色早就OUT的衣服;


双十一狂囤那些将要侵占四万一平方的卫生纸;


为了明年也能穿上的“划算”,让熊孩子们穿的都是宽松不合体的衣服......


但这真的是所谓的“会花钱”吗?


英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他们调查了2000位受访者,在花钱的计划性、目标性、规划性、投资性做了大量的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论: 76.7%的受访者都不会正确的花钱



想要“会花钱”,日本MBA导师野口真人提出你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花钱行为。一般而言,我们无非三种花法:


消费钱包 指为了满足欲望而进行花钱的行为,比如买衣服、食物等;


投机钱包: 指花钱做撞大运的事情,比如买彩票、赌博等;


投资钱包: 指花钱买未来可能会赚到更多钱的机会,比如投资创业、买理财产品等。


生活中,我们很少会意识到三者的区别,只是一直从一个钱包里支出金钱。


但是为了更明智地花钱,野口真人认为,我们需要意识到消费、投机、投资之间的差别。


对于投机钱包,我们无法掌控它的风险,依靠它来赚钱则可以血本无归;对于消费钱包,如果过度消费,则会阻碍我们赚钱的能力。


所以, 真正的“会花钱”,是要多用投资钱包,适度用消费钱包,避免用投机钱包

怎样才能越花越有钱?


沃伦•巴菲特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他能够赚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他如何投资理财,人找钱不如钱找钱,要知道让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想要多赚钱,就要投入更多的钱用于投资。


那么,怎样花钱投资呢?


野口真人提出了一个投资的原则,也就是让钱越花越多的原则: 只买以后会更值钱的东西。


如何知道你买的东西在未来值多少钱?


这里有一个概念,叫“ 现金流量 ”,即“ 将来产生的金钱 ”。


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某同学打算报名英语培训课程,正在犹豫选择哪一家。


A培训学校的课程是一对一教学,商务英语课程学费为2万元;B校是集体教学,日常会话课程学费是5千元。


大多数人面对这样的选择时,主要是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能够负担的起哪个课程。


但从花钱投资的角度,你则要计算你花出去的钱以后能给你带来多少的回报。


也就是说,这时候你就需要考虑A、B两所学校将会为这位同学带来怎样的现金流量。


如果这位同学就职于拥有国际业务的著名公司,通过掌握商务英语,可以预计到将来自己在职场上会更有前途,收入也会翻倍,那么他应该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校;


如果这位同学就职的公司主要业务在国内,他学英语是为了公司内部的升职考试,中等程度的英语水平就足够应付了,那么他应该会选择学费相对便宜的B校。


简而言之, 某项投资能带来多少价值,一般就基于其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数额


对于会花钱的人来说,将更多的钱投入到将来能带来更多现金流量的项目上,钱则会越花越多。


让钱越花越多,你需要注意什么?


概率的错觉


记得小时候放学,和同学经过校门口的小卖铺。小卖铺经常会卖一种零食,每包0.5元,零食袋里还会有一种奖券,奖品是当时很火的动画角色的小玩偶。


同学特别想要那个玩偶,于是问店铺的老板:“这些奖券里大约有多少个奖品?”


老板回答说:“大概100张奖券里有一张会中奖。”


虽然无法确定老板的话是否正确,但同学当年心里就盘算着:“如果买100包零食,里面就有100张奖券,那就一定可以抽中玩偶。”


考虑了一晚上,第二天同学抱着她的小金库,花50元买了100包零食,获得了100张奖券。


然而结果非常残酷,同学最后只抱回了一堆零食。


这就是概率的错觉。


中奖率为50%的奖券,即使抽两张,中奖率也不会变成100%,而只有75%。



我们之所以不习惯用概率思维进行思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概率分析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不符。


概率思维像是一个全局的视角,把每个事件的结果当作众多可能结果之一来对待;可是我们的生活不是这么认为,觉得结果就是结果,它不是众多可能之一。


换句话说,人的大脑虽然可以推倒出合理的概率,但最终还是会相信自己的直觉,落入他人的圈套。


想要让钱越花越多,花钱时你就需要更多的应用概率思维。


计算更理性的概率,才能增加赚钱的机会。


错误判断的习惯


有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


前几年受到经济萧条的影响。人们用于参与赌博的花销下降了许多。


但也有个别赌博活动几乎没有受到经济萧条的影响,那就是彩票。


日本有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彩票的年销售额,还是在彩票的参与人数方面,彩票都保住了日本国民博彩活动的地位。


事实上,我们明明知道购买彩票并不划算,但为什么还是有许多人持续不断的购买呢?


行为经济学鼻祖丹尼尔•卡尼曼说过一句话: 人们对于较低的概率会反应过度,对于较高的概率则会反应不足。


按照这个说话,人们会高估“彩票一等奖中奖率”这个几乎为0的概率,同时低估“彩票不中奖”这个很高的概率。


这就是人们错误的判断习惯。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许多人都知道,飞机事故的发生率要远远低于机动车事故。


但是人们一旦听到飞机事故的新闻,乘坐飞机的人数就大幅度减少。这时明明知道乘坐汽车更危险,可人们却偏偏选择坐汽车。


美国911事件后,许多美国人出行时,不选择乘坐民航飞机,而选择自驾。


结果相关统计显示:2001年10月至12月期间,美国全境因机动车事故死亡的人数,与前一年相比约增加了1000人。


这1000人就死在了更高概率的事故上。


当然,影响人们判断习惯的因素有许多,例如“沉没成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等。


想要让钱越花越多,花钱时你就需要审视自己的行为,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


比尔盖茨说过 “巧妙地花一笔钱和挣到这笔钱一样困难”。


一个人花钱的能力,藏着他见过的智慧。


省吃俭用过日子,那只能叫生存;既会花钱,又会攒钱,还会挣钱的人,才是真正把日子过好的人。



-作者-

夏穆,精读主创。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众号(ID:jingdu999)。


实习编辑:小二黑



关注公众号 "十点读书会"

170万 小伙伴,10天共读1本好书

后台回复关键字 “领读包”

查看 52本 十点共读书目合辑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共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