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妇产科在线
面向妇产科医院、专家、医师,提供专业信息传播服务的专业学术门户网站。致力于为中国的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以推动我国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孟凡利走访驻深央企 全面对接 深化合作 ...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请看,今天的深圳特区报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哪吒闹海”一飞冲天,深圳特效再度封神!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刚刚!登顶!中国影史票房之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妇产科在线

专家访谈丨王智彪教授:聚焦超声治疗技术,中国智造领跑世界

妇产科在线  · 公众号  ·  · 2024-11-30 22:19

正文

编者按




重庆医科大学王智彪教授带领团队原创研发出的聚焦超声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治疗疾病,而且能够保留器官,避免手术创伤,是真正意义上的微无创治疗技术。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第四届“一带一路”区域妇产科医师大会暨中南儿科学术大会上,妇产科在线荣幸地采访到 王智彪教授 ,请他为大家讲述当初研发这项技术的初衷及其在临床上应用的进展。


△点击观看视频




妇产科在线: 您带领团队深耕聚焦超声领域三十余年,请您谈谈当初研发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技术的核心目的与初衷。



王智彪教授: 现在回忆起来,36年前我还是一名妇产科主治医师,每天都在做手术。那时我时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即切除器官会给患者带来什么。在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确实希望医学文明更进一步。在这种背景下,我常常在思考有没有一种治疗技术可以使患者受伤害更小,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以保留器官。例如,患者长了子宫肌瘤,我们可以切除子宫来治疗,也可以挖除肌瘤来治疗,但如果有一种新技术,既不用切除子宫,子宫上也没有刀痕,就能治疗子宫肌瘤,这样的想法很美好。


正是抱着这样美好的想法,我们成立了一个小团队,开始做这方面的研究,至今已经走过了30多年。今天,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把适应证选好,有一部分患者很适合这种体外对体内手术的治疗,同时子宫是完好的。即使她得了病,在这种手术治疗下她可以康复,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恢复。现在医疗模式正在改变,患者希望保留她的重要器官,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这同样是医生们所追求的目标。 总之,医学的发展必将越来越文明,其 模式也会悄然地发生改变。




妇产科在线: HIFU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局部治疗方法,具有无创、安全、无放射性损伤及恢复快等诸多优点。请您和大家介绍HIFU在临床的应用情况。



王智彪教授: 关于聚焦超声技术,中国在这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我国采用聚焦超声技术治疗的若干第一例患者,如妇产科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胎盘植入、剖宫产子宫切口疤痕等,都是世界上第一例,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保乳手术、保肢手术等治疗,也是世界首例。至今,全球聚焦超声治疗的大部分患者来自中国,积累的保留器官治疗已有30多万例。

聚焦超声作为一种能量,用它治疗疾病也会遇到并发症。我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使它的并发症大幅度减少,现在越来越少。虽然仍有并发症,但它比传统手术的并发症至少低了两个数量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医学越来越文明。

现在聚焦超声治疗领域刚刚开始,还需要更多的医生和患者参与进来。只有大家参与了,我们才能知道这种技术未来怎么发展会更好。虽然聚焦超声治疗的适应证已经进展到外科的很多方面,甚至应用到大脑病变的治疗,但我国的妇产科医生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开拓者的贡献,是先驱性的贡献。因此,此时此刻,非常感谢我国广大的妇产科医生。




妇产科在线: HIFU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妇科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智彪教授: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们的理念是治疗使患者受伤害更小。医生这双手要托起一个子宫,要让它是完好的。因此,聚焦超声,我们要研究它的“刀尖”,即它的能量点到底能够产生多少生物学效应,影响的范围有多大。这是这项关键核心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至于真正的临床治疗,第一点是适应证的选择,即选好适应证,不是每例患者都适合聚焦超声治疗。经常有患者说想要保住子宫,我会告诉她也许保不住,还是需要传统的手术把它切除,还需要柳叶刀来发挥作用。当然,可以把切除子宫放在最后一步。因此,选好适应证,确定哪些患者确实适合做,这是第一位的。

第二点是培训医生。医生学习聚焦超声技术,也并不容易,和学习柳叶刀或腔镜技术一样,要经过一两年甚至三年的培训这样一个艰辛的过程。当然以后引入智能化,可能会慢慢变得容易。现在中国已经有一大批年轻医生掌握了这项技术,也有很多科主任在学习这项技术。最重要的是,医生内在需要这种动力,即患者受伤害更小的治疗理念。





妇产科在线: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聚焦超声设备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请您谈谈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意义。



王智彪教授: 1999年,全世界第一台聚焦超声体外对体内进行治疗的设备,特别是用于良性及恶性肿瘤治疗的设备,诞生在中国。2005年,全球这一领域的首部临床指南也在中国问世,并以中文发布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大家知道,以前我国的很多临床指南是解读自国外。现在,从设备到指南,中国都实现了原创。这是一个诞生于中国的新“赛道”,它不是对已有“赛道”中产品的改良,或对已有方案的“添砖加瓦”,而是属于原创新“赛道”。像之前的B超、CT、磁共振、PET、质子和重离子治疗等技术,都没有诞生在中国。中国医生感到自豪的是聚焦超声技术诞生于中国,是中国医生的原创技术。


因此,尽管向多少个国家出口多少台设备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微无创的理念,使患者受伤害更小的理念,传播出去非常好。这并不是说国外没有,而是中国医生的需求更强烈,而且通过硬件软件的研究,让这种理念变成服务好患者的技术,这是最重要的。过去中国的原创技术很少,期待未来会越来越多。聚焦超声技术只是一个小样板,希望中国的医生、科学家和工程师通过智慧和发明创造,制造出更多的医疗装备,在服务更多患者的同时影响全世界。

在现代医学中,无论是理念、思想还是装备、技术,包括药品,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真正把中间的距离缩短。我们跟踪,然后在某些方面通过原创的技术实现超越。因此,我的期望是超越越来越多,中国原创走向世界的道路越来越宽广。例如,我国智造的聚焦超声设备现在出口到了32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覆盖了“一带一路”国家。

本次大会上来了两位越南的朋友,他们正是为了聚焦超声设备而来。越南两个月前安装了第一台设备,现在他们希望安装第二台、第三台。其他国家,像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菲律宾、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海上和陆上的很多国家已经安装了这种设备。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原创技术走进“一带一路”,走向全世界!


专家简介



王智彪 教授

(向上滑动查看全部介绍)

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国际微无创医学会理事
带领团队坚守原创之路36年,研制出全球首台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中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海扶刀®,该设备2020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由中国掌握核心技术的原创超声治疗设备已出口32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保器官治疗肿瘤30余万例。
先后荣获 国家 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