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彪教授:
1999年,全世界第一台聚焦超声体外对体内进行治疗的设备,特别是用于良性及恶性肿瘤治疗的设备,诞生在中国。2005年,全球这一领域的首部临床指南也在中国问世,并以中文发布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大家知道,以前我国的很多临床指南是解读自国外。现在,从设备到指南,中国都实现了原创。这是一个诞生于中国的新“赛道”,它不是对已有“赛道”中产品的改良,或对已有方案的“添砖加瓦”,而是属于原创新“赛道”。像之前的B超、CT、磁共振、PET、质子和重离子治疗等技术,都没有诞生在中国。中国医生感到自豪的是聚焦超声技术诞生于中国,是中国医生的原创技术。
因此,尽管向多少个国家出口多少台设备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微无创的理念,使患者受伤害更小的理念,传播出去非常好。这并不是说国外没有,而是中国医生的需求更强烈,而且通过硬件软件的研究,让这种理念变成服务好患者的技术,这是最重要的。过去中国的原创技术很少,期待未来会越来越多。聚焦超声技术只是一个小样板,希望中国的医生、科学家和工程师通过智慧和发明创造,制造出更多的医疗装备,在服务更多患者的同时影响全世界。
在现代医学中,无论是理念、思想还是装备、技术,包括药品,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真正把中间的距离缩短。我们跟踪,然后在某些方面通过原创的技术实现超越。因此,我的期望是超越越来越多,中国原创走向世界的道路越来越宽广。例如,我国智造的聚焦超声设备现在出口到了32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覆盖了“一带一路”国家。
本次大会上来了两位越南的朋友,他们正是为了聚焦超声设备而来。越南两个月前安装了第一台设备,现在他们希望安装第二台、第三台。其他国家,像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菲律宾、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海上和陆上的很多国家已经安装了这种设备。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原创技术走进“一带一路”,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