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周进步
青年独立兴趣课堂,每周一场免费训练营。让年轻,轰炸你的每个兴趣点。Day Day Study , Week Week Up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成都武侯区一酒店起火24人送医、多方回应网传 ... ·  4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华夏基金“规模最大”宣传措辞被指误导性陈述 ... ·  4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实战化”应急演练 练就危机应对处置真本领 ·  4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招生倒计时3天!网络舆情分析师(高级)研修班 ... ·  1 周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警方通报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周进步

三个维度,告诉你面试官看重的到底是什么。

一周进步  · 公众号  ·  · 2017-05-15 07:14

正文

题图来自:unsplash.com





本文作者@陈龙老师,职场专栏作者,八年企业管理经验,现在是某500强的企业培训总监,他会给到你一些对青年人非常实用的职场经验。


喜欢文章的话可以关注他的微信公众号:演示之家(P-home)





前段时间,公司招聘。


面试的是一些基层间接岗位,比如助理工程师,营销助理这类。


我参与面试了一些人,整个面试结束后。


我们从几十人中录用了一位。我问主面试的部门负责人,为什么是他,一位学历上并不特别出彩的应届生。


这位负责人说,下面几个维度比较关键。



【1】逻辑思维能力


几乎逻辑思维这个词,我们时常可见。


具体在招聘面试时,逻辑思维也是在主考官最为看重的一个维度。我与这位面试负责人聊天,他一直倒苦水,因为很多问题答案并不是固定,是属于开放式谈自己的问题。


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背后其实是在考验逻辑思维能力。


一份好回答,总是围绕问题本身而言,条理清晰,逻辑严明,简短有料。而在大部分面试过程中,大部分应届生都会泛泛而谈。


比如,请用1分钟时间简短介绍下自己。


有人,大聊特聊的讲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如何奋发图强,挑灯夜读。大学生涯中,自己如何优秀卓越,获得了多少证书,而大部分证书含金量的确不高,有的还是来自自己的班级。


这里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在是不是有听明白问题。


问题是简短,1分钟时间,所以要控制在这个时间内的回答,才是好的回答。自我介绍不应该泛泛而谈,应该是对症下药。



自我介绍永远是个人价值的传递。


依据面试岗位的行业或者工作属性,来提前做好自我介绍的梳理。假如面试的是一个新媒体运营岗位。自我介绍的逻辑是个人信息加上闪光价值。


我叫陈嘉敏,大学所学课程为工商管理,毕业于重庆大学,大学四年我运营了演示之家公众号,通过赠送书籍,举办大学生最爱看书籍等活动,为公众号引流,月增长6000名用户。

类似上面这样的逻辑结构。


回答其他问题,也可以刻意的加上点缀。


比如首先,其次,再者;第一、第二、第三,这类体现逻辑分列的表述方式。回答问题千万别讲一大堆,不加任何的逻辑表述方式,面试官会晕。


自己也不知道讲了什么。



【2】小动作克制一点


我自己也面试过应届生。


说到这一点,面试负责人也非常认同。小动作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传递的感觉是这个人过于散漫,不重视这次面试。


或者,他的态度就是如此。


一个人的态度比起他的工作能力而言,很多公司可能会优先考虑态度。如果没有特别牛逼的工作经验与工作能力,我们应该将态度放在第一位。


然而,面试时大部分人都还不知道这个道理。


比如我所见过的,面试小动作:


回答问题为什么要转笔;别总是低着头来回答问题;能不能不要抖腿;请不要频繁的摸鼻子、掏耳朵;回答问题想好再说,不要呃…呃,少一点口水话。


诸如上面这些,都是一些面试现象。


面试时,自己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被面试官看在眼里。


小动作越多,可能暗示不够自律,不够自律的背后就是散漫。散漫的习惯一旦养成,工作上势必会受到影响。


面试时小动作,我们要克制一点。


【3】脱虚向实


脱虚向实,这个词很好。


除了概括经济活动,我也觉得职场中可以用这个词。


职场中,我们也应该脱虚,多一些务实。而在面试时更是。我们会遇见一些面试是大谈特谈自己的观点。


会上升到国家互联网,再到意识形态。口中充斥着抓手、背书、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无人机发展趋势、新媒体的洞见这类词。


会做PPT就是大神,运营公众号就是新媒体人,参与过几场活动就是组织策划主导。这样的面试群体我们都会时常遇到。


应届生也有,但是极其少数。而更多的是职场新人,工作了一年跳槽再求职,这类个体为了一份工作,可能会过于吹嘘。


无论是应届生,还是以后的职场人。


我们都应该务实和真诚些,求职过程中,少夸大口,多聊自己的成绩和收获,少一些所谓的大眼界和大格局、大判断。



新招的这位同事。


整个面试过程中,无论是回答问题的逻辑表达还是陈述自己的介绍,都严谨客观。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遇到一个专业问题,他当即思考后说,这个问题我的确不了解,我不能轻易回答,我回去了解后,给出我自己的答案。


当晚,凌晨邮件中收到了他的回答。



一场面试,遇到的考察不仅仅是文中的三点。


但的确是最容易犯错的三个细节,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这是一个专栏。


关乎《大学生不可不知的职场那些事儿》,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职场这些事儿太多了。


而这些事儿,的确与我们都有非常大的关系。


八年的职场经验,一句话一个观点,我都希望能带给你启发。


因为,我认真和真诚。




干货 | 那么多人想学OneNote,今天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们(推荐)

我去了锤子发布会现场,收获了这5条万人演讲经验。(推荐)

对不起,你交的人脉都没啥用。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论文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