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东方家庭教育
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爱大北京  ·  《哪吒》刷屏,其实46年前的这个“初代哪吒” ... ·  17 小时前  
北京本地宝  ·  北京5家好吃的天花板级麻辣烫! ·  3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非京籍领取失业金是否影响购房资格?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新东方家庭教育

5刷《哪吒2》,再看饺子导演看哭了:原生家庭的爱,是一个普通人成功的关键!原生家庭不好的我们,该怎么逆天改命?

新东方家庭教育  · 公众号  ·  · 2025-02-09 07:00

正文

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作者:粥左罗主创团

来源:粥左罗(ID:fangdushe520)

这篇文章,请安静下来看,因为并不热血,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一起聊聊 【原生家庭】 ,这是我看了五遍哪吒之后最想聊的一个话题。

你顶不顶得住我开篇问一句:

因为原生家庭,你有没有想过自杀?
在你的小时候,在你的青春期,在你长大的过程中,甚至你长大以后……有没有过自杀的念头。
就像曾经的哪吒一样。
曾经的哪吒为什么要自杀?
哪吒父亲说:父母骨肉养了你,你反而连累父母,留你何用?
哪吒:爹爹……
哪吒: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很多原生家庭不好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都曾幻想过,像哪吒一样自杀。
甚至还有一个扭曲的幻想:
我自杀后,
爸妈会不会跪在地上哭天喊地?
他们会不会后悔?会不会愧疚?
会不会觉得不应该那样打压我?
如果重新来过,他们会不会对我更好?
你知道可怕的是什么吗?
曾经哪吒已经告诉我们了,这个幻想的答案。
哪吒自刎之后,重塑肉身,父亲李靖再次见到哪吒,也不过是一句冷冷的:逆子!
而放在现实中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在长大的过程中,因为原生家庭不好想要反抗父母,说自己想自杀,那么你的父母一定会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杀的人都太自私了!
你想用自杀惩罚让自己伤心的大人,但你发现:生不是自己选择的,死也不行。

哪吒,拥有最让人羡慕的原生家庭。
我推荐所有的父母,都可以去看《哪吒 2》,包括《哪吒 1》, 因为饺子版本的《哪吒》里,原生家庭都变了,爸妈都变了,哪吒不是以前的哪吒,首先是因为哪吒的爸妈不是以前的爸妈。
哪吒逆天改命,
是因为哪吒现在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爸妈!
他有最让人羡慕的爸妈!
《哪吒 1 》里: 哪吒是魔丸转世的魔童,这一出身导致哪吒从小被倍受陈塘关百姓的冷眼,这让哪吒的内心越来越扭曲,但是哪吒的父母都没有放弃他,都想用爱和陪伴去改变他,父亲更是在关键时刻愿意一命抵一命,为哪吒承受天雷。哪吒慢慢地知道,自己原来被父母这么深深地爱着。
《哪吒 2》里: 哪吒从最初不好意思拥抱母亲,到结尾的时候抱着母亲大哭,是因为他真正被爱过,他脑海里闪现出小时候父母对自己一幕一幕的爱,无条件的爱,哭得稀里哗啦。哪吒在去玉虚宫参加考试临走之时,说自己好恨自己是魔丸出身,母亲殷夫人装作没听见,但是她听见了。所以最后她不顾疼痛,抱着浑身是刺的哪吒说:娘从来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
再回顾一下整部电影中最感人的这段对话:
无量仙翁: 哪吒呀,老夫看你是个孝子,不如给你个尽孝的机会,你若吞了它(灭魂丹),老夫便放了你父母,如何?老夫虽行事冷酷,但向来信守承诺,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妖族能人异士效忠老夫~只要你吞了它,老夫对天发誓,绝不为难你父母!
哪吒张嘴准备吞下灭魂丹……
殷夫人夺过灭魂丹扔掉说: 用父母的性命要挟孩子自杀,你算神仙吗?你连做人都不配!
李靖: 吒儿,不要管我们,你一定要活下去,撑到穿心咒解开,撑到两个哥哥找你!
无量仙翁: 真以为老夫奈何不了魔丸,只是多费些功夫罢了,等你们死了,我有100种方法整死他!
哪吒: 我只是最后想死得有点价值,你们为什么不让我死?
李靖: 如果用你的命,换爹娘的命,你以为爹娘会心安理得地活下去吗?
殷夫人: 吒儿……(拥抱)
哪吒: 不要啊娘,会扎着你!
殷夫人: 不要紧,最后了,娘只想再抱抱你。
哪吒: 娘!(大哭)
殷夫人: 娘不能陪你长大了,今后的路,你要自己走……
哪吒: (大哭,回忆自己长大过程中,爸妈对自己无条件的爱,一幕一幕……)
哪吒: 我没用,我好没用,我生来就是魔,一直都让你们受苦,我也好想,好像成为你们的骄傲,(大哭)是我连累了你们!对不起!娘!对不起!
殷夫人: 和你 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娘永远爱……
大家有没有发现,《哪吒 2》里,除了哪吒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爱,东海龙王敖光对儿子敖丙也是,申正道对申公豹和申小豹也是,哥哥申公豹对弟弟申小豹也是。
电影的开始:
为了取得玉液琼浆为敖丙重塑肉身,敖光说:求不到,那就抢!
申公豹:玉虚宫乃阐教核心,高手如云……
敖光:为了我儿,就是天庭我也照闯!
电影的结尾:
敖光: 父王知道,一旦决定的事,你始终会去做,儿啊,以前父王让你肩负了太多的期望,却不曾倾听你的想法,父王对不起你,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 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要你去闯,今后,忠于你自己内心的选择吧!
这种做父母的观念,领先我们当下几十年啊。
看看《哪吒2》里这些美好的原生家庭,多让人羡慕!

问题来了:

饺子导演版本的《哪吒》,提供了原生家庭最好的模板,为什么?

答案是:

饺子就拥有这样的原生家庭。
主持人问:大家对哪吒的故事非常熟悉,但是你的剧本好像完全改写了,哪吒的父亲母亲对他充满了包容和爱?
饺子导演大概意思是:
「自己没吃过原生家庭的苦,所以我的电影里,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
饺子导演的父母到底多爱他,多支持他?
他说: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觉得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这毫不夸张。
饺子导演,从小就有自己的梦想,但是为了生活,他选择了进入了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他说:我父母都在医院工作,对医生这行最熟悉,当医生至少是温饱不愁。名牌大学的医生,那工作一定不愁了!
但是进入大学后,手握“医生”这份就业保险单,并没有让饺子感觉到预期的安全感,反而经常隐隐感到憋闷:
“有东西在跳,有火在烧,仿佛一头猪在地震来临前想要拱圈。”
最终,他大三转行,放弃医学,自学动画。
成功转行一年多,饺子就想辞职,因为他有更大的梦想,但是需要他做出一些作品来证明自己。
但当时,也很困难: 父亲在他刚工作时就去世了,母亲已经退休,退休工资只有1000元/月,父母积蓄不多,饺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但他才工作一年多,其实也没什么积蓄。
那几年,饺子的父亲母亲就像李靖殷夫人对待哪吒一样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最初弃医转行,旁人冷嘲热讽,爸妈用爱支持,花了大钱给饺子买了高配置的电脑。
父亲去世了,饺子要辞职,母亲继续用爱支持,跟他住在一起,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母亲每个月1000元的退休金,用来支撑日常生活。
饺子回忆说: 消费方面,我们能省就省,“衣”服基本没有买过新的;“食”物上多亏有母亲打理,她经常去超市找特价,而且我们以素食为主,健康又经济;“住”宿靠父母的积蓄在成都买的二手房里;旅“行”那是富人们干的事儿,对我来说是天方夜谭……
充满偏见的世界里,哪吒有父母的爱做靠山,饺子就是那哪吒,他说: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没有他们的开明豁达,我不可能轻易转行,没有父母的无私支持,我不可能不放下梦想,为五斗米折腰,没有母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料,我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短片制作中。
整整三年多,饺子没有离开过家超过40公里,绝大部分日子就像生活在空间站一样,客厅、卧室、厕所三点一线,偶尔出去散散步锻炼下身体。
啃老三年多 , 2008年,《打,打个大西瓜》横空出世。
这部几乎零成本、仅靠饺子一人之力、一台电脑、耗时三年八个月打造出的16分钟短片,一经推出就口碑爆棚,震惊整个动画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拿奖拿到手软,国内外斩获30多个大奖。
饺子导演,命运的齿轮从此开始转动。
如果不是这样的父母,
没有这样的原生家庭,
饺子导演能逆天改命么?
能大三改行么?
能改行后一年又辞职么?
能辞职后啃老三年多么?
而且还是在父亲去世的情况下……
原生家庭的爱,才是普通人逆天改命的关键!
那么,核心问题来了:
原生家庭不好的,该怎么办?
我认真思考之后,其实只有两种选择:
A方案:介意的永远都会介意。
把原生家庭不好,当作一个理由,
当作自己不努力的理由,
当作自己不去改变的理由,
当作自己可以坦然躺平的理由,
当作自己命运已经被决定、
坦然的接受做一个无能的自己,
反正不是自己的错,
反正自己有正当的理由:
我原生家庭不好,我能怎么办?
B方案:
正确认知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原生家庭会影响你,
但不能决定你的一生。
爸妈是你的风险投资人。
你的一生就是一部创业史
首先:
父母是你的第一任老师,
但父母不是你唯一的老师;
家庭是你的第一个学校,
但家庭不是你唯一的学校。
换句话说,
原生家庭只能部分地影响你,
不能全部地决定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
但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
能从原生家庭的问题中走出来,
很多人不走出来,
其实是不愿意走出来,
他一直停留在那里,
产生一种既埋怨又依赖、
既想逃离又想逃避的心理。
其次:
在原生家庭的问题上,
不要止于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更多的是直接去解决那个问题。
我现在已经不太在乎我的自卑是如何形成的,我想的都是直接去面对这个问题,以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成年之后,我们在面对原生家庭的问题时,不要过度纠结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不要永远都在分析问题或者抱怨问题,更多应该是直面问题,直接去解决问题。
假设你一直没有安全感,那你不要总是去分析为什么你会没有安全感,你更应该想的是如何能让自己越来越有安全感。
关于原生家庭,我有一个比喻: 爸妈是你的风险投资人,而你的一生是一部创业史,你是自己人生的创始人。
创业必须要有投资,你的风险投资人就是父母,幸运的是每个人都能拿到投资,但不公平的是每个人遇到的投资人是不同的。
有的父母是知名的投资大机构,比如红杉、高瓴,给钱多、投后服务好,不过多干涉。
有的父母更像一些小的投资机构,给钱不多、资源不好、投后服务也不好,有时候还各种折腾创始人。
在真实的商业世界里,一个创业者能否成功,其实关键在于自己,投资人很重要,但那不是成败的关键。
再强的投资人也救不了不争气的创始人,而牛逼的创始人,即使一开始投资人不好,融资不理想,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逆天改命。
这些年我们都见过很多创业者,他们出身好背景好,一轮一轮的融资非常顺利,结果最后还是做倒闭了,弄得一地鸡毛,什么也没有。
同时也有很多创业者从一开始不被看好,到最后活得让所有人不敢轻视。
比如张一鸣。
最初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做完尽调之后,认为张一鸣不行,没有投资他,结果后悔不已,后来只能在今日头条B轮的时候,花更多的钱去投资今日头条。
还有周鸿祎,他一开始投资了张一鸣,结果后面不相信张一鸣可以做得更大,就提前退出了,小赚了一点点,也后悔得不行。
回到我们身上也是这样,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创业史,家庭就是我们最初的投资机构,爸妈就是我们最初的投资人,但是他们绝对不能决定我们最终是否能“创业”成功。
有的人家里有钱,从小吃喝不愁,接受最好的教育,读名牌大学,出国留学,甚至爸妈还找关系调动家庭资源去帮助他,结局却不一定好。
有的人家庭条件不好,从小没吃过什么好吃的,没出过远门,上的是普通学校,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甚至创业成功。
还有的人可能连大学都没有机会读,但更早地进入社会之后没有放弃自己,一步一步地学习、积累资源,最后也混得不错。
在每个人的人生创业史上,有的人抓到了好牌,有的人没有抓到好牌,但幸运的是这次创业不是三年、五年,也不是十年,而是30年、50年、80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逆天改命,有足够的时间翻牌,把一副不好的牌越打越好。
这一生很长,父母只决定了前面的那一小段,后面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改变自己,去争取自己人生的成功。

可不可以尝试,
去爱不完美的原生家庭,
或者至少在内心接受、和解。
这是 高阶方案C: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够好,我们从这个视角尝试反驳一下:
真实现实中,极少很好的原生家庭,也极少绝对不好的原生家庭,为什么?
我们做很多事都可以迭代,但是做父母没法迭代,你们的爸妈生你的时候可能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当我们长大了我们生孩子的时候,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做父母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完美的打法,做父母这件事也不能每年迭代一次。
我个人觉得,生命的诞生本来就是一种祝福,你的生命能存在,你能看见太阳,你能看到花花草草,你能看到树,你能感受风,这就是一种幸福。
很多人在这件事上有极大的误解,你的父母得多优秀,他得把各个科目得学得多精通,才能在小时候既不打击你、不断鼓励你,又能把数学给你教好,又能让开拓眼界,又能保护你……怎么可能这么强?不可能,我觉得谁也做不到。
所以我觉得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大家都差不多。
我的原生家庭按照那种评价标准,按照物质方面,也不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