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廉蓉城
宣传法纪、传播廉洁、沟通互动、激浊扬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廉蓉城  ·  镜头丨新春开工“纪”(一) ·  昨天  
成都本地宝  ·  免试入学,直升本科!2025想要提升学历的看 ... ·  2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约890元/月起,套一带阳台!成都531套保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廉蓉城

学好用好辩证法

清廉蓉城  · 公众号  · 成都  · 2025-02-12 14:01

正文



学好用好辩证法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讲究方式方法,闷头苦干、盲目蛮干,只会事倍功半,甚至“竹篮打水一场空”。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对我们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效有着重要实践意义。


一、深刻把握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双方相互作用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腐败和反腐败的斗争就是对毛泽东同志这个论断最生动的诠释。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是普遍的、无条件的、绝对的,它们统一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统一于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反腐败取得压倒性胜利,现实呈现出我们为之奋斗并期望的欣欣向荣的健康发展状态。但腐败是不甘心失败的,它们会在新的条件下、环境下变换出新的形态,在新的层面上负隅顽抗,试图制造出新的平衡。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不断将腐败生存的空间和条件予以打击、压缩、铲除,我们越主动、越努力,成果越多,效果就越好。因此,要做足准备,在更高层面、更深程度、更多维度上与腐败展开新的、更大的、持续的斗争。同时,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同领域、不同时间、不同事物和人物的腐败表现不一样,反腐败的策略和方法也自然不一样,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对立统一规律还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抓好“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既要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不忽略、不落下任何一项工作,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反腐败就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坚决整治金融、国企、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问题,深化治理“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乡村振兴资金、医保基金、养老服务、中介等领域突出问题,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以及审批、执法、后勤等基层关键岗位,确保秉公用权、履职尽责。


二、深刻把握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是事物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的增减或结构性变化到质的飞跃的过程。腐败的滋生蔓延体现了这一规律。从事物的数量变化看。党员领导干部“破法”无不始于“破纪”,长期对小事小节、小恩小惠不以为然,渐渐地也就由风及腐了。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把握规律、顺应规律,坚决驳斥将量变当作质变的“速胜论”、只见量变不待质变的“无望论”。坚持抓早抓小,持续开展普规普纪、推动查纠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严管厚爱、动辄得咎,有效中断负能量积累过程,防止小错到大错。清廉蓉城建设非一日之功,要深化运用行之有效的理念、思路和举措,一件件抓、一年年推,必将积小胜为大胜,实现“濯缨锦江、清流万里”的美好愿景。


从事物的结构变化看。恩格斯曾提到,法国兵骑术不精但纪律性强,马木留克兵善于单兵作战但纪律性差,三个法国兵连两个马木留克兵都打不过,但百人作战则势均力敌,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原子组成的,但一个坚硬无比,一个柔软无比,田忌赛马也是由结构性变化引起的质的变化案例。我们的队伍人还是那些人,但力量配置、组织架构、聚力方向等不一样,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当党组织与传统社会组织相结合,就使得传统社会组织发生结构性变化,从而产生出了“新质战斗力”。相当于“特殊材料”加进了原材料中,产生了“新材料”。支部建在连上造就的是一支新军队,使传统战斗组织“质变”“新生”,这就是党建工作的价值意义所在,也是我们事业长盛不衰的“密码”。而党员和党组织这种“特殊材料”是否合格,能否发挥作用,与纪律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密切相关。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守职责、练好内功、深化改革、实现新生。


三、深刻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中实现事物的科学发展。纪检监察工作本质上就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活动,问题的发生是低质量发展的表现、是负能量的爆发,就是对发展的否定,查办案件、巡察、监督检查等工作是对问题的批判和否定,正是典型的“否定之否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人更多做的是“仅否定”“伪否定”,是简单否定、粗暴否定,而不是辩证否定,所以很容易引发一些错误认识,认为纪检监察机关是“找茬”“找事”的,更像是一个破坏者而不是建设者。事实上,简单的、粗暴的否定的确伤害性强、可修复性差,不仅不能引导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和发展,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招人诟病。没有实现新的、质的变化和提升,在哲学意义上就没有完成“再肯定”。科学的、辩证的否定,其实又充分体现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原理,三大规律在此能实现完美结合。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纪检监察的每一个部门、每一条战线、每一名干部都要在“否定之否定”也即辩证否定上下更大功夫,立足工作实际提出更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推动行业顺治、制度健全、作风转变、环境优化。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考验我们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提炼能力。比如说,审调报告、监督调研报告、巡察报告、审理报告等,为完成“再肯定”也就是辩证否定,就不能写成传统的“党八股”、三段论,而要有更强的结合性、操作性、建设性。

(成纪轩)



编辑: 程廷静
校对: 陈艾 王雪钰
原创稿件 欢迎转载
更多精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