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者生态现在还只是在生长,而且可能野蛮度还不够,还需要再疯狂一些。
阅文希望通过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的技术,不光让读者读书,也让我们能“读”读者。
我特别认同刚才范周老师的观点,对于今天这个报告,我刚才在朋友圈都发了,我觉得这个报告内容非常丰富,而且非常落地,就是很有可读性。
我自己也不是很认同“走出野蛮生长”。现在在我们阅文这里连载的作家,有内容出来的差不多400多万,作品有1000多万部作品,我们确实是全球最大的正版数字出品的基地。就我自己而言,创意者生态现在还只是在生长,而且可能野蛮度还不够,还需要再疯狂一些。我也很认同张老师上午说的,在唐代为什么能够涌出流传千古的内容。创意者生态就是要有这样的根基、自由的环境在,从而激发更多的创意者的创意生产。阅文其实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从前的出版要受到很多门槛的限制,比如苏老师成名之前退稿无数次,所有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互联网,特别是无线互联网的发展,对文创产业最大的革命就是缩短了整个创意的流程,缩短创意和最终消费者见面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历史性突破。从前要将作品邮到出版社,出版社邮回来说不行,再改,再邮寄,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邮寄。那你跟读者怎么沟通?没法沟通。从前出版社说,我有一个读者信箱,给我发信。但是互联网,特别是无线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的作者能时刻了解你的读者在做什么,你的读者在哪里。比如阅文不光给作者提供了写作平台,还给作者提供了收集读者信息的平台,甚至实时推送告知你,你的作品今天有多少人点赞、多少人回复、多少人给你打赏。我们是希望通过各种无线互联网的手段,拉近读者和作者的距离,让作者的思想能够更快、更便捷的到达读者的手机上并被读者读到。
对于阅文来讲,我们要做的事是希望通过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的技术(比如说直播技术、直播互动、实时推送),不光让读者读书,也让我们能“读”读者。在你在读书的时候,书也在读你。因为你拿着手机读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你在读什么书,你什么时间段读,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内容,你的好友在读什么书,这在从前是很难想象的。用过微信读书的人都知道,我的好友在读哪些书,可能对我能够产生共鸣,这些都是无线互联网的技术。我觉得我们更应该鼓励更多的公司利用无线互联网的技术,为读者和作者之间搭建这样的桥梁。《西游记》放到现在也是一本连载小说,也可能每天在连载,在更新。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文创产业新的模式,我们要抓住这个时代的特点。
对于整个文创产业来讲,特别是在新时代、新媒体下的文创产业,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意,鼓励更多的作者出来,我们也鼓励更多读者通过技术转化为作者。不可否认,这当中会产生很多噪音,但是你总有方法去屏蔽这些噪音,引导这些噪音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阅文集团当下在做的。
确实,我们之前也一直很惭愧,整个中国没有一部从互联网出来能走向全球的作品,而每年有大量的海外内容进来。但是就近一两年开始,我们也发现阅文的内容逐渐被海外的一些粉丝接受。有一些海外的粉丝自己建了网站,自己翻译,去年比较火的网站是《武侠世界》。跟中国现在看美剧一样,他们自发翻译我们很多的作品,发现很多美国用户喜欢,而且网站排名在美国也很靠前。他们年前也找我们谈了内容的授权。我们也希望通过正版的方式,把代表中国互联网新生代的文化创意的内容,通过这种自然的方式,传播到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