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声社区
跟随心声,自在沟通!欢迎下载心声移动app,http://xinsheng.huawei.com/cn/m/downloa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新加坡双彩虹刷屏!绝美画面惊艳全岛 ·  13 小时前  
新加坡眼  ·  新加坡大手笔发钱,到底哪些人能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心声社区

华为历险记

心声社区  · 公众号  ·  · 2018-01-08 18:31

正文

2011年底,这一年的初冬,老家树叶开始凋零,寒风正如约而至,我踏上开往南方的火车,开始迎接新的征程。


初到百草园,园内绿树成荫,小道蜿蜒曲折,在阳光的照射下,人们显得格外精神、有朝气。我拎着所有家当在此办理入职手续,一番咨询后,一位HR美女帮我核对名单,突然对我说:“名单上没有你的名字”,她那真诚的眼神让我顿时相信了她的说辞,我慌张到几乎忘记自己应该干什么,难道我这一路的征程还没开始就要夭折了?皱着眉头的我默默地思考着,然而,刚刚的那位HR却微微笑着、颇具成就感地解释道:“刚刚只是个小玩笑”。


初来乍到的小小插曲,掀开了自己的新征程的序幕。


一封投诉邮件“Duang”地砸过来


入职后不久,我便被安排至香港支持项目。2012年初,香港LTE商用网络的起步阶段,由于设备在产品初期的不稳定因素,时常影响到客户的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我作为一名技术支持,随时被派往各大站点和机房采集信令和测试数据,时刻保持和机关研发、GTAC沟通定位技术问题,以便及时向客户澄清问题根因和处理方案。这一支持,便是两年时间,在这座华灯璀璨、车水马龙的城市,我度过了自己初到华为后的“适应期”和“过渡期”。


印象中,自己就没听说过客户投诉的事件,总觉得这类事情即使有,也不应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然而,2014年初,就在自己从香港到菲律宾代表处出才不到一个月,客户的一封投诉邮件“Duang”的一声,砸到了我的头上。


我不知所措,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顿时束手无策。夜里十一点的马尼拉,我坐在赶回办公室的出租车上,感受到的只有凄凉和萧瑟。到了办公室,打开电脑仔细地阅读这封投诉邮件,努力回顾这段时期自己的工作,发现身为一名技术工程师,对于客户列举的几个问题,确实处理得不够及时,不够专业,甚至有些敷衍,而且,这段时间正是系统部的另一个无线项目的投标阶段,这类负面投诉很可能让自己立即被淘汰出菲律宾。


没想到的是,主管顶着压力给了我一次机会。我抓住机会,整理思绪,重头再来,如何建立互信互利的客户关系?说白了,还是得从业务的一点一滴开始,积跬步以至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


2014年初,正处于菲律宾MBB市场高速发展的时期,客户急切地希望在LTE网络新建上拔得头筹,要求华为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商用100个LTE-TDD站点,而此时影响商用的最大瓶颈是工程网优进度,毋庸置疑,压力全部落到了网优团队身上,而我则是被选中的迎接这轮挑战的人。


面对项目初期的流程不完善、资源不足、技能不具备、客户不信任等众多难题,我深入客户内部,与关键客户进行拉链式的沟通交流,剖析现状,对其目标,带着一票本地先锋队和分包商日夜奋战。离截止日期还差两周,部门主管被紧急安排去印尼出差,留下了一句鼓励:“相信你能搞定,还差82个。”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领着这票先锋队员们兵分三路,一路和客户联合办公,把握客户的每分每秒;另一路在站点现场配合分包商,将问题及时在前线解决;最后一路在办公室的临时作战室,和机关、IT部门协同运作,提升报告输出效率。


对于奋斗中的我们,时间就是最大的敌人,“要是我们能早点儿准备,早点儿重视,早点儿启动……该多好啊”,这些“早点儿”每天都定时敲击着我们,在两周的风雨同舟后,幸运之神最终还是眷顾我们,目标在最后一天的夜里十一点达成了,我心里收获了小小的欣慰,但带来的是客户W部门Director送来的是大大的惊喜——通过邮件方式点名表扬了自己,并一再要求我继续在菲律宾支持。

参加客户的圣诞晚会


一场被打断了4次的汇报


2015年,代表处领导建议我转作项目经理,担任V项目的PCM(项目控制经理)。此时,该项目仍有处于爬坡期,客户的蹂躏随时接踵而来,进度、质量、验收、经营各项指标齐刷刷不达标,各种质疑华为交付能力的言论已在客户内部开始蔓延。虽然当时我受宠若惊,但仍有些许顾虑和惶恐:一个网优工程师,有何能力承担这份工作?然而,详细听取了领导对项目经理岗位的一番赤裸裸的“炫耀”后,我心里的天平已经倾向了接受这份挑战。


既然接受了,就要履行好这份义务。然而,由于对自我角色认知不够全面,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多么痛的领悟”。


2015年9月24日,我第一次被安排在PCB高层会议上向客户汇报V项目整体进展,本来心情比较平静,然而那天的会议被安排在一个偌大的会场,入场乍一看,与会人的数量比之前多了近两倍,而且生面孔居多,我稍作寒暄后,找到一个靠前的、主讲人的位置坐下,开始翻阅一会儿要讲解的胶片。十分钟后,客户某部门主管入场,我心里一阵紧张,不禁发现胶片的逻辑漏洞太多,而且自己貌似也没有准备充分……


会议开始,我简单地陈述今天会议的目的,开始进入主题,没等我讲完第一页胶片,客户就已发起提问,要我解释为什么站点仍未按时实施的详细原因,我开始语塞;没等我磕磕绊绊地解释清楚,客户就顺着我的解释反驳,提出逻辑上的不合理,我又开始语塞;第三次,客户直接跳过刚刚的问题,质疑站点获取、铁塔加固等计划不合理,我环顾周围,还是勉强解释了一番,却没等我说完就又被客户打断了,我再一次语塞。


会议还未开始,我已经被客户三番四次的挑战,而迟迟给不出合理的解释,客户终于忍不住开始破口大骂,此时,我的脸一下煞白,强忍着不知如何面对,只想打个地洞让自己钻进去。这是自己角色转变后首次挫败,而且来得如此之快,败得如此体无完肤。


正午的马尼拉,烈日高照,酷暑难耐,我就像一名落榜生迈着沉重的步伐,委屈、无奈、不甘地行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

被“羞辱”之后


这是一次刻苦铭心的记忆,让我重新认知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我开始了艰难的“补课”:牵头梳理V项目整体的无线交付流程,细化站点实施作业工序,识别关键里程碑和关键控制点,对准客户目标,分解任务,确保每条任务都能解析出关键动作,做到有动作就得有管理,有管理就得有计划,有计划就得有监控。按责任体系分配任务,确保每个岗位都能分解出目标,包括站点工程师、分包商队伍、一线作业人员等,最终形成例行的管理要素,按项目颁布的规章制度实现落地。同时,基于海量的数据分析,归纳总结V项目站点交付的15大类作业场景,根据每个交付场景的相应基线以及假设条件输出交付计划,按不同假设条件呈现不同的计划版本,重点是能将责任界面分清,尤其在对客户高层,一定做到讲得清,理得明,说服客户接纳华为侧提出的求助和困难点,不断打破在客户侧“讲不清”的汇报现象。


那次被“羞辱”之后,虽说我有些懊恼,但要证明自己的信念更加强烈,与客户的对话越发频繁。2016年12月23日,因为客户CTA在第二天要离开菲律宾,因此,系统部和项目组必须把握这次机会,向客户阐述2017年的预算需求和交付计划,目的在于说服客户接受并采纳。然而,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只有一天。


此时,代表处正举行着盛大的年终晚会,项目PD和我却依然坚守在空荡的办公室,起草着第二天的汇报材料。第二天下午,我们早早来到客户办公室,在门外静静等候着,十五分钟后,客户处理完自己的事务便即刻知会我们进入会议室。会议开始,直入主题,我先是简单总结了一下2016年交付情况,概括了2016年交付遇到的几大困难点和问题点,客户仔细聆听着,时不时点头。当讲到2017年预算,PO下发需求及交付计划的时候,客户开始提出各种质疑,然而,经过这一年的接触和交流,我已经摸透了客户的逻辑和思路,“谋定而后动,知止而后得”,这次,没有了哽咽和哑口无言,有的只是合理的解答和共识。会议进行得十分顺利,几个关键Proposal都获得客户的采纳。


会议结束后,客户并未立即离开,而是在会议室和我们开始寒暄,回忆这一年的努力并肯定华给Globe运营商带来的价值和收益……此刻,气氛变得如此和谐,我们心里既开心又欣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